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同诸子纳凉于饮虹涧

同诸子纳凉于饮虹涧

明代 区怀年

浅碧照苍颜,幽盟片石间。瀑悬争险落,禽语入秋闲。

古木稠能荫,欹崖叠可攀。晚酣清啸翕,馀响际空山。

诗人区怀年的古诗

秋夜陪诸公宿镇海楼

明代 区怀年

北城轩盖动高秋,万井疏烟暝不收。木落远村微见水,山空凉月正当楼。

清砧漫续蛩声溺,丽藻閒舒客思悠。松露满栏沾几席,梦魂容易到沧州。

北郊行

明代 区怀年

直于弦,空如捣,三城迤北呼鸾道。酒旗风里送征鞍,十里寒烟没衰草。

马鬣荒碑阅岁年,青霜剥落松杉老。旧冢累累新冢逼,牛羊閒行眠不得。

肖形翁仲默为情,山鸟山花怨何极。莫诧任嚣土一丘,紫云天远夕阳收。

朅来井邑多横死,暴骨何曾到冢头。

述感

明代 区怀年

束发尚誇迈,通显非所谋。秉衷霄汉非,落落难为俦。

侵寻迨中岁,百虑纷相投。生事日以亏,窘逼内自尤。

露肘方捉襟,狐死宁首丘。垂老为贫役,冲寒走道周。

骨肉任睽离,乡国阻且修。抱牍惭匪躬,溲勃幸见收。

顾此猥孱资,驱策将安求。守拙亦云美,素业空千秋。

咏十锦花 其二

明代 区怀年

绡纻歌翻郁水滨,月罗湘縠委红尘。樽前若问花消息,步障还邀十里春。

初度述怀 其二

明代 区怀年

兰阪秋风倦钓纶,片云轻护竹溪身。窗依鹤垤情多暇,室掩鱼编价自珍。

衣茹私非难老术,凿耕原是太平人。黄尘碧海三山远,锐屐修筇畎亩春。

赴都别伯兄启图

明代 区怀年

严冬戒原野,群动咸休栖。胡我事行迈,而乃轻别离。

别离讵云苦,所虞旷庭闱。林萱有馀芳,明发殷中怀。

分情变寒律,埙篪声凄凄。系恋不忍前,涕泗沾人衣。

出户三太息,仰见浮云驰。

春日长安道上

明代 区怀年

无处春风不蹋莎,锦鞯华毂费征歌。西院缟带邀云集,北里香尘蔽日过。

避马敢争官路壅,典衣终觉子钱多。蒯缑零落弹何事,漫倚青帘醉叵罗。

游丝曲 其一

明代 区怀年

无限晴光春可怜,几堪萦日复萦烟。碧桃红杏休相妒,留与封家作锦缠。

秣陵秋况 其四

明代 区怀年

白门书剑误凭淩,拟向龙天结小乘。拟寐故山惟粤秀,过从高士半吴兴。

拈花短偈閒相赏,挂席长风病未能。蔬具茗炉朝夕课,不妨人唤在家僧。

阮溪杂咏 其三

明代 区怀年

沧桑回首刹那间,长日能消绮季闲。歌罢紫芝人寂寞,坐娱枰局对空山。

示禧禋二儿励学

明代 区怀年

学问正何取,奥义涵其中。微言迪英哲,典论开颛蒙。

苟非先圣训,酝酿于心胸。虽复美衣食,将与鹿豕同。

君子务进修,曲士徇穷通。识力贵超迈,器宇羞凡庸。

盛年不我再,鬓发如霜蓬。勉矣恒咨求,谅无旦夕功。

阮溪杂咏 其四

明代 区怀年

丘壑忘机道亦存,石函书罢偶窥园。鸦啼古木炊烟起,卧听南庄刈稻喧。

立夏前一宵溪上待月

明代 区怀年

溪烟如缕散斜曛,度口渔歌隔浦闻。甫醉欲留春不住,微吟胥警夜初分。

虚甔偃蹇愁逋客,野角牢骚懈戍军。蟾魄似知风候转,独迟清梦溯鸥群。

中秋前一夕月下剧谈感赋

明代 区怀年

海天华月散微凉,门倚霜皋芡芰香。觱篥远愁虚枕簟,蒹葭离思满溪塘。

风惊野鹜秋将半,木落栖乌夜未央。迢递蒋陵烽火隔,斗城宫树郁苍苍。

朱隐君漱流石

明代 区怀年

束水生烟满中宿,轩辕吹断昆崙竹。猿归峡里不闻声,一片云根压飞瀑。

中有幽人恣遐躅,坐破苍苔弄澄绿。掀云浣翠苦不足,梦入层峦泻金粟。

乖龙抉山巨灵肃,生忧坏此混沌玉。贮得清泠千万斛,畀尔来昆畅心曲。

我生见石不轻爱,今来已作南宫拜。非关磊砢标天奇,远意却在嶙峋外。

西樵

明代 区怀年

朝望樵山巅,暮止樵山麓。路回苍蔼樵,天外散鸣玉。

谷口绚秋霞,半是经霜簌。坐此清冷中,顾见毛发绿。

峭壁有奇文,目瞑不敢读。此意无人知,藜床了心曲。

中秋夜半溪上对月

明代 区怀年

何许西风掠钓竿,满溪蟾魄籅香残。凉生几席三更展,情溢关山几处看。

兰桨箨冠分野趣,绮窗瑶瑟阙清欢。玉绳高际怜孤影,莫遣微霜到广寒。

月夜闻雁

明代 区怀年

客梦浑疑朔气侵,朅来谁忆动秋砧。半天清响数行字,万里寒光此夜心。

望断玉关迷薄暮,惊回珠树发幽吟。长风羡尔悠然去,踪迹冥冥何处寻。

寿李伯襄大宗伯

明代 区怀年

视草声华满阙廷,垂天修翮振南溟。文章班马归毫管,礼乐夔龙有典型。

一味咀兰胸是锦,双貂悬珥鬓俱青。诙谐不用推方朔,调鼎人今俟岁星。

区怀年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14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