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饶节
古涧灵苗不易遭,寸根拳石著身牢。齐如秧稻刺春水,小似神龟负绿毛。
未与幽人供寿考,曾随迁客赋离骚。阿师垂手入廛去,应许珍奇付我曹。
答惇上人七首 其四
少矜平子四愁诗,晚学赵州十二时。千里故人不解事,书来犹寄竹枝辞。
改德士颂五首 其四
衲子纷纷恼不禁,倚松传与法安心。瓶盘钗钏形虽异,还我从来一色金。
送故人
秋风夜作万马声,草木自有离别情。君行胡不卜春夏,况我抱病方竛竮。
我生不祥忧患并,行李四方影随形。少年之气追琢尽,胸中独抱渭与泾。
世人纷纷水火争,我欲从之惫不能。骑马时寻故人舍,掀髯抵掌意自倾。
图书万卷相将迎,座无凡儿眼更明。惟酒无量与兴会,我醉未去君经营。
不用赐金为解酲,一月何必一日醒。此中万事气自宁,勿语世人人不听。
君今胡为忽戒行,使我此计堕杳冥。君行潇湘绝洞庭,沙头水落鼍夜鸣。
想君抱恨寐辄惊,起吊湘累涕泪横。顾我胡为世网婴,前行霜露后榛荆。
谁为传之凤凰翎,与君方驾寻此盟。
次韵答周提刑二首 其二
神游曾已遍岩峦,占吉当知便赐环。值遇贵人真有意,伫看腾跃起鲵桓。
阿智歌
吕卿诸子森如猬,不作世间儿女气。封胡羯末自行列,麟凤龟龙各异致。
小儿阿智甫七龄,衮衮似欲无诸兄。疏眉秀目澹玉雪,覆肝立壁开天庭。
自从诸兄授孝经,淋漓笔墨有典刑。客来推席俨在庭,举头揖客客为惊。
吾知吕卿大源委,黄河昆崙千万里。政令凡儿出其中,不扶而直麻生蓬。
况如此雏落落自奇伟,出门汗血当追风。
曲留仲高
倚松卧病林下寺,想望朋友如天人。况公座有千里骏,为我少留君勿嗔。
山居杂颂七首 其三
禅堂茶退卷残经,竹杖芒鞋信脚行。山尽路回人迹绝,竹鸡时作两三声。
法门复故圣恩深厚矣自此恐云巢不能久栖当为众一起承示佳句因用韵 ...
佛日光芒忽再悬,欢呼万国戴尧天。不须菩萨行求钵,自是如来许覆肩。
云汉飞腾新放鹤,江湖游泳不烹鲜。云巢从此栖难稳,圭玉今逢丰富年。
次韵孙向仲自灵隐归馀杭二首 其一
淡月晴风奏晓凉,春回草木被馀香。溪桥村落牛羊散,竹坞人家桑柘忙。
大树稍疑经枥社,群鸡端恐过尸乡。年来课最何须问,翁媪茅檐话短长。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 其九
三世如旦暮,四大转风火。傥能了无生,如观掌中果。
寄曾伯容
岂是从前踪迹疏,三年不送一行书。襄山傥有陪邻地,为问洲中种木奴。
快目亭
文字遮人窗闭蝇,无人传与卫生经。我愁烂漫不可写,须上君家快目亭。
上竺知客肇师示苏仲豫参寥唱和韫秀堂二绝句求和因追次其韵二首 ...
休话纷纷故恼渠,似持钟鼓乐爰居。西来未欲深藏迹,人境聊须暂结庐。
赠陈成季
两公待我以国士,是时公亦同在门。今日江头看使节,令人泪湿汉江云。
闰老求席因以戏之
百丈曾于堂上卷,赵州只向日中铺。赠师七尺高低具,尚打当年鼓笛无。
久雨偶晴见日
浓阴百日漫西东,汹汹隋河夜欲洪。但得望尧常拜手,谁能畏盾辄逃空。
秋日游城南展氏园登阁
金灯奋髯阶砌宽,杨柳缓带楼阁闲。我来不为春事促,西风斜日面前山。
戏乞石菖蒲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 其五
百年固多变,深谷或高岸。要知悟破迷,大似理易乱。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 其四
松毛巧妇禽,螺壳寄居虫。二物自广大,那知十方空。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220篇诗文
山居杂颂七首 其六
次韵周提刑出邓鄙五首 其四 枣阳值雨
和不愚兄庵颂三首 其三
赠祝大夫令人
寄夏思道惠示缣帛
乞石菖蒲
灌兰一首
送以照上人
蔡伯世吕隆礼敦智李肃老求颂二首 其一
汉上示众
用韵奉赠巢云兄
山居杂颂七首 其一
次韵湛老菖蒲二首 其二
次韵赠高致虚四首 其二
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 其二
德云庵诗
再次韵且召游山
得交行赠王立之
答惇上人七首 其五
次韵吕原明侍讲欢喜四绝句 其三 蚕熟
次韵吕原明侍讲欢喜四绝句 其四 盗获
复用韵自咏倚松一首
霸王城
答惇上人七首 其一
比复僧相不愚戏作三颂恐傍观以谓吾徒实有喜愠故复次来韵不免道破 ...
送同舍葛茂达还浙东二首 其二
次韵镜上人三首 其三
龟山戏赠谐文章
山居杂颂七首 其二
赠毛雍玉县丞谢到山中
访韬光庵主不遇
次韵春日寄山中故友二首 其二
送浃上座如馀杭刻慈觉老人语录五首 其四
次韵护公首座赞广德磨衲升座五首 其五
待不愚入山未至
次韵刘时可刘将赴宣州幕
张师哲求袜样
次韵吕居仁送李商老兼简李去言兄弟诸同参五首 其五
和不愚兄庵颂三首 其二
次韵彭圣从秋兴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 其二
赋刘仲高高斋诗
和曾伯容梅诗二首 其二
蜜蜂颂四首 其三
祝大夫解房州印过山有颂次韵
赠熊正臣
长老欲敲去竹枝透风作凉以颂止之
用前韵答湛长老
和愚和尚梅颂
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 其一
山间
石鱼行赠灵壁张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