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天机感应卷为刘秋官子中

题天机感应卷为刘秋官子中

明代 湛若水

生道以杀人,虽死亦不怨。因知感应理,不以幽明闻。

为君大书之,用为王道劝。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甲午元宵予奉会于池亭承诸公乘雪见过分得五言绝句体四首因以奉谢 ...

明代 湛若水

主办逡巡酒,天开顷刻花。雪光瑶海月,灯映赤城霞。

奉贺沈太夫人上寿华诞

明代 湛若水

绣衣乘青骢,铁面飞霜风。试问谁氏子,圣善高门中。

何以谓圣善,慈巽与贞俭。母范成子贤,子贤母益显。

紫诰映春晖,珠翟明霞帔。子进寿觞为万舞,我歌万寿寿无涯。

太湖二章 其一 东洙

明代 湛若水

刺船过东洙,东洙风景奇。莫打东洙水,惊我白鸥飞。

白鸥飞尚可,翠柳鸣黄鹂。

赠人出守严州

明代 湛若水

五马何跄跄,朱轮何喤喤。青天曜白日,送子之大邦。

钓台有清风,世远道弥光。为我一再拜,山高流水长。

吴举人简斋高士也乃郎进甫应阳庠生相送数十里赠之归呈其大人

明代 湛若水

白面青巾拉马随,数程情义自相依。而翁高士髻年契,不受人间爵禄縻。

题克斋为王奉常炜

明代 湛若水

奉常有清卿,斋居名曰克。顾名以思义,思之吾未得。

得非孔颜徒,为仁在一日。夫克亦何名?精军以胜敌。

虎贲三千人,一心同一德。所向尽披靡,不追亡逐北。

何名为精军?天理乃天则。颜氏事斯语,养锐有馀力。

至明且至健,勿之不容息。中军如不精,空拳控勍贼。

天定人亦泯,吾语克斋克。或言道何克?能事非持国。

天理天所为,自然本无作。

代简寄扬州杨孝子锜

明代 湛若水

维扬过客已知名,孝子旧为族党称。便合首科逑闵冉,闭门闹市坐懵腾。

送何古林出洞

明代 湛若水

送君出洞去,信手闭三关。君有阳和约,一阳来复还。

三水候送郭总戎不至二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厥明泊水涯,楼船来未来。舍舟步曲岸,登高望所怀。

所怀久不至,渺渺令人猜。自古难前期,人事多好乖。

送胡樾冈少司徒六载考绩之京

明代 湛若水

见君廿载前,倾盖湖西东。重逢每追湖,惚惚如梦中。

君才本明哲,所志在事功。足迹亘南北,威声动虏戎。

功成尚久次,六七阅春冬。手持经济策,于以献重瞳。

赠增城学李东川迁大姚掌教

明代 湛若水

桂阳因忆何明府,临武明师迁大姚。舜日高悬万里照,沙溪复起云南谣。

东溪辞四章

明代 湛若水

怀若人兮溪之东,纷多脩兮服美且荣。纵烟艇兮攀芙蓉,攀芙蓉兮入无穷,来无期兮去无踪。

赠侍御洪峻之巡鹾竣事还婺源诗

明代 湛若水

有美一人兮,在福山之冈。爰服四美兮,两淮之光。

淮之清深兮,流之洋洋。维扬之士民兮,念与之长。

念之长兮何如?靴不可兮得脱。民之口碑兮,若何可忘归途?

会化兮三山之阳,同志翕聚兮天日。堂堂大道如砥兮,孰示周行?

岂伊人之岐径兮,无然伥伥。

南岳访胡致堂五峰兄弟故居

明代 湛若水

不见李泌居,懒残煨芋处。五峰旧址存,问讯祠前树。

优游南山下,寒暑三十度。玩心何神明,玩者是谁作。

请君一转语,吾当执杖屦。

蛇虎颂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猗灵乎虎,无争幽人之所。虎也不争,夫何世之情,不如彼虎之灵。

题扇寄端溪彭太守兼呈王端溪宗伯

明代 湛若水

一握清风弥六合,此风传播到端溪。无中生有如神速,勿以炎凉间弃携。

阅顾新山司徒考绩卷歌

明代 湛若水

群公赠公上考功,我来后公颂公功。赠公颂公似不异,彼功此功元不同。

会计勤劳国计外,爱公真朴回浇风。近来士风愁倒澜,谁立砥柱中流中。

安得如公千万辈,遍化天下为淳庞。

暮于中和桥玄真观访太行钱采之坐话不觉城门已闭回驾宿玄房得会吴 ...

明代 湛若水

阮生泣途穷,不知有回驾。易贵穷则变,变通道乃大。

达处岂无塞,塞处达斯得。达塞一以观,何必妄欣戚。

回飙吹我裳,超然坐玄房。胡为得良友,共此灯烛光。

灯烛同心光,觞酌三相忘。诣道亦如是,何用而不臧。

游罗浮怀诸贤与钟叔辉宝潭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朝发铁江暮铁桥,铁桥铁江同一流。蓬莱一股谁云遥,群仙排云出相邀。

我所思三章

明代 湛若水

我所思兮在河西。一人独往何人迷。天寒古道行人稀。

我若言之天亦悲。江流东去西日微。愿回中天照我私。

朝宗日夜无停时。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