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拈六言代简蒋道林未尽之意三首 其一

再拈六言代简蒋道林未尽之意三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俯仰寥寥宇宙,白云抱膝长吟。六载星源雁渺,德山遗我好音。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书扇寄严东楼司空年侄

明代 湛若水

子能干父父恭君,圣谕江湖亦远闻。忠孝一门须刻骨,老夫题箑播清芬。

访庐山白鹿洞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如何瀑布不飞津,秋后山枯山亦贫。纵有真龙能作雨,真龙亦自解全身。

访刘秋卿梅国书院

明代 湛若水

楼外堂前沼引溪,楼中充栋青云齐。半年恭默开群藉,学礼无穷但学诗。

奉和琴冈黄大巡次韵石翁钓台之作因送还朝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也须插柳记巡年,东巡西民望眼穿。丹心自照清江水,却笑山阴爱一钱。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五

明代 湛若水

行行复行行,行行入星源。到岸不用船,拍手飞青天。

归来闭关坐,默成在无言。无言天至教,四时以行焉。

赠寇子之南都三首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形下下影响,形上上神奇。智愚一以远,慎哉此毫釐。

上下匪一体,何由知彰微。修之在敬义,人力非天机。

请勿信我语,亲见乃不疑。

弘治壬戌仲冬六日予与丹山赵元默归自罗浮复有西云之行予方有事于 ...

明代 湛若水

吾山虽小从吾爱,不向罗浮更乞灵。信息朝来先到洞,山灵拍手笑相迎。

题扇寄严介翁阁老

明代 湛若水

把柄入手便生风,一面摇时面面同。感应有如躬握吐,翁今握吐即周公。

九思九歌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我所思兮在清溪,潮水山泉天下奇。倏忽雷鸣忽龙蛰,变化大小无常时。

予欲再往观化机,精舍作者谁朝仪。

凝道之什

明代 湛若水

坎坎击鼓,于樵之巅。乃荐乃献,尹公之贤。于贤维何,德义迁迁。

坎坎击鼓,烟霞之下。乃咏乃歌,饯尹公者。于咏维何,德音雅雅。

亦既击鼓,亦既考钟。以宴以乐,公坐于宫。维公在宫,威仪颙颙。

击鼓喤喤,考钟锵锵。以乐以宴,公坐于堂。维公在堂,德容不忘。

维钟维鼓,维瑟维琴。何以假之,嗣此德音。维此德音,维樵之岑。

维琴维瑟,维钟维鼓。维以足蹈,维以手舞。其乐未央,公晏灵府。

作乐歌舞,出饯尹公。声影悬矣,送之九龙。九龙跃跃,导之以樵风。

谁其主之,兀厓来同。

游罗浮怀诸贤与钟叔辉宝潭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福山觉山来信稀,鹤园鹤岑血沾衣。宝潭宝潭无愆期,予登飞云从予谁。

寿宝安任君砚斋先生华诞诗

明代 湛若水

我怀铁江,宝安之阳,隔水汤汤。有美阳人,水中之央。

水中之奇,中气粹之。何彼德星,生宁馨儿。其馨维谁,柱也之材。

黄堂之祯,邦家之维。亦治九华,寿祝无涯。维以大耋,维德之遐。

维神斯听,竹实是徵。颍川之治,凤凰来鸣。遐以寿昌,遐以显扬。

寿斯永斯,君子之光。

贺魁峰曹先生七十七寿诞诗

明代 湛若水

九月秋高天气清,云烟飞尽天宇澄。云家寿筵开广庭?

丈人独得金天精。显受天箓葆长生,试问丈人何为者?

魁翁坦坦心地平。试问何以为长生?通格三极维性灵。

始知天地在平格,天地得之乃清宁。圣王得之当永贞,丈人富寿多男子。

燕山五桂皆贤名,震器致身衣豸绣。青衿蓝绶膝边盈,五郎前进五福觥。

一家起止为休徵,待将人瑞瑞皇明。

送杨上舍相甫之京

明代 湛若水

昔日千金求骏骨,而今骏骨满郊坰。金台若见终军辈,盍系倭头请万缨。

答陈瑞山大巡书来仁面已见种子之喻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瑞山有好音,仁面见真种。不须门花实,参天由把拱。

送总运李挥使还维扬诗

明代 湛若水

维扬李挥将,从我甘泉山。暂尔脱介胄,求闻俎豆间。

文武非二道,折冲即周旋。今将韬略技,化为转运贤。

异用本同体,君行宜勉旃。

宿瑞岩道院

明代 湛若水

悬榻第一山,况在最高峰。淮流转地轴,高木摇峰风。

云卧秋气肃,冥栖晓露浓。洒落群物表,如身在虚空。

虚空复何有,扰扰将奚从。鸟欣暂止木,久在樊笼中。

赠唐京兆得命送母还乡

明代 湛若水

翩翩一朱鸟,毓德祝融丘。羽映五云色,将母来丘州。

亦有游子衣,慈母手中线。何如京兆君,日日侍亲膳。

天子至仁孝,诏许扶亲归。亲欢日不足,皇命有程期。

直知归荣欢,勿言别时苦。我歌北山诗,子为彩衣舞。

丁千兵忍庵七十寿诗

明代 湛若水

淮水出自桐柏山,黄河沧海汇勾连。黄人义士生其间,不然往往多长年,刘安鸡犬皆成仙。

又闻丁家有高士,令威野鹤相后先。只今共爨过五世,宅里已表兴让仁。

今年阳月跻古稀,天高海阔闻华筵,高士高义不谢年。

无疆万寿无穷传,我歌寿歌歌寿筵。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五 无相寺心期亭

明代 湛若水

无相心期期亦无,此心直与天为徒。从前欲问天何似,无相参前即是吾。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