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暮于中和桥玄真观访太行钱采之坐话不觉城门已闭回驾宿玄房得会吴秋官仲敬携酌赋此

暮于中和桥玄真观访太行钱采之坐话不觉城门已闭回驾宿玄房得会吴秋官仲敬携酌赋此

明代 湛若水

阮生泣途穷,不知有回驾。易贵穷则变,变通道乃大。

达处岂无塞,塞处达斯得。达塞一以观,何必妄欣戚。

回飙吹我裳,超然坐玄房。胡为得良友,共此灯烛光。

灯烛同心光,觞酌三相忘。诣道亦如是,何用而不臧。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放歌赠颜吏目

明代 湛若水

乘田委吏大圣人,抱关击柝非为贫,封人木铎犹知天,高车驷马何臣邻。

●清好浊觳觫君,颜子之后多遗仁,卫幕曾游泮水滨。

送黄小江佥宪进表毕还广州四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凤鸟旷世出,一鸣三千年。寥寥抱真士,韬光自委身。

我慕牛医子,沈冥以不言。之子小江秀,翩翩五陵间。

家学存令德,发愤追前贤。夙昔游文艺,于今溯真源。

努力同爱日,日月如奔川。

过柯双华侍御山居

明代 湛若水

如我爱双峰,到眼心会景。爱此峰下人,苗秀方实颖。

云开山露光,云合山色屏。开合如我心,对之心数省。

九月廿日白云遣兴二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乌飞兔走尚牢笼,暑往寒来秋已穷。何妨去访无□伴,左拉安期右赤松。

新春写怀三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促促笼中鸟,脉脉念远林。远林在何许,乃在增城阴。

增城云九重,结巢最高岑。自罹尘网内,胡乃独伤心。

仰见云间翼,窅然遗我音。愿言养奇翅,高举待秋深。

赠苏仁伯何于逵霍勉衷三进士之京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赠君六字风霆咒,更割罗浮一片云。肤寸不能生万汇,雷雨之动何欣欣。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十一 彭泽谒靖节先生祠

明代 湛若水

彭泽如何是屈身,折腰不为督邮人。区区刘宋皆邮吏,松雪茆庐恨未论。

新春写怀三首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黄鹂出幽谷,款款闻新音。感我伐木篇,长言被弦琴。

小弦意迫切,大弦纡思深。馀韵托南风,翻作龙场吟。

上以期琢玉,下以期断金。

有客过西樵烟霞洞有作答之

明代 湛若水

我庐在烟霞,逍遥出云端。天空鸟道绝,江迥柴门閒。

翩翩者谁子,放歌来叩关。昔为青衿彦,今为入幕贤。

手持纲成策,爽气淩高寒。

送严介溪冢宰考满上京便道归钤山

明代 湛若水

龙江江上有龙眠,溪翁鞭龙上九天。腾踏白日何飘然,倏忽变态生云烟。

须臾飞去玉皇前,玉皇为之开天颜。周旋唯诺于其间,留与云鸟司千官。

慎莫贪看钤山云,钤山云起龙俱神。

吴举人简斋高士也乃郎进甫应阳庠生相送数十里赠之归呈其大人

明代 湛若水

白面青巾拉马随,数程情义自相依。而翁高士髻年契,不受人间爵禄縻。

笔峰山

明代 湛若水

万里历危途,芙蓉是小歇。幸逢地主是,庶燕开漻泬。

拍手仪凤来,高歌韶石裂。九鱼人馔筵,两溪尊俎列。

乐矣忘主宾,天籁天际发。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五

明代 湛若水

行行复行行,行行入星源。到岸不用船,拍手飞青天。

归来闭关坐,默成在无言。无言天至教,四时以行焉。

董东湖道卿如挽

明代 湛若水

道义骨肉爱,异姓如周亲。而如亦吾如,一体同戚忻。

尊慈享善养,况乃及百春。即化何遗憾,而令吾戚焉。

子爱本罔极,吾如仅八旬。哀哀蓼莪篇,吾宁为子陈。

显扬乃不朽,相期未死前。

大行人柯子归寿其大人云门先生七十华诞

明代 湛若水

丈人九华秀,曳裾自王门。归来遂云月,壁立华山尊。

有子恭皇命,适逢岳降辰。天寿祝平格,百龄安足论。

送李希孟掌教安义

明代 湛若水

希孟问我言,我言然不然。语贤以希孟,希圣以希天。

天岂外此哉,万性同一原。送子去安义,安义斯安仁。

仁义已皆得,遐以不作人。

忆旧寄戴亚卿酬麦饭豆粥厚意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能忘安道十年情,方刻新题光欲生。二叟生生如见访,水迎山送到增城。

甘泉山诗

明代 湛若水

是山皆我乐,何必吾家山。此山非我有,胡乃名甘泉。

而我有行窝,适在泉山前。始知天所作,意或遗斯人。

我来陟山巘,翕然集群贤。谁为引天瓢,谁为酌天泉。

一歃尘虑散,再歃澄心魂。岂止澄心魂,毛骨皆通神。

安得将此泽,普为天下春。

赠钟君斑田宪副之广右

明代 湛若水

海内几家三世好,广文令祖况同年。叔参蓄木不肯用,历扬中外发斑田。

题石泉精舍图

明代 湛若水

紫云在云外,幽居紫云里。空谷烟萝深,深藏配君子。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