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仆山驿道中

仆山驿道中

明代 湛若水

侧径通幽崖,淩风放高躅。下有百尺放,上荫千寻木。

冷泉漱溪毛,回飙动脩竹。超然生奇怀,情结清溪曲。

中有无名禽,于兹媚幽独。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赠邓生君恪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邓生或清者,爱我泉边石。若无愧此泉,许尔坐泉侧。

卜石翁改葬皂帽峰柬仲采

明代 湛若水

皂帽何处峰,青天敛芙蓉。屼峍昆仑顶,窈窕蓬莱宫。

本自同大块,精气有所钟。洒落看诸山,诸山赴海同。

群峰与万壑,拱揖如朝宗。壁立千万仞,凤凰翔高风。

于兹拟埋玉,可以配我公。二纪犹此劫,五百隐奇踪。

一朝迥神异,冀北马群空。

于盛符台宅会郑君邦教语及畏暴求为藩僚赠此

明代 湛若水

潮客金陵游,邂逅谈暴虎。南山有白额,白日食人脑。

嗟予几不免,藏身入藩府。非爱曳长裾,惴惴戒馀暴。

地虎尚可撄,飞虎谁能捕。寄语虐政人,归来学周处。

吾增令尹盛剑崖回道少孤感严东溪翁教载成之而无矜伐之意也吾又感 ...

明代 湛若水

东溪溪上隐君平,济弱恩波及相城。思报感恩生我等,我歌聊为寿先生。

陪诸公瀛洲胜会 其五 呈何柏斋太常

明代 湛若水

太常抱荆璞,肮脏尝遗荣。拜诏感明主,买舟扬越行。

虚疑是何逊,吟笑春风生。寄怀托秋奕,远心在沉溟。

清修我所师,维以咏周行。今夕同嘉宴,欲子子心明。

时有冯甥仕卿同游白云因为首尾吟以足其胜

明代 湛若水

悄翁一笑破群忧,况有冯甥与共游。三生一派增江水,一幅青天无限秋。

寄贺太仆吕巾石疏乞得归

明代 湛若水

浮云过目勋华尽,下惠三公定有无。巾石乞归对怀玉,也应多谢左偏枯。

钟石诗

明代 湛若水

钟石似钟石,实心历霜星。鸿钧太古色,直截幽人贞。

幽贞之所庐,钟立四无欹。怀玉为之纽,玉流为之椎。

君子曷似之?实以比其德。特立砺坚操,磨磷终不易。

至乐若无声,一鸣天下惊。小大随所扣,宰公在司成。

万石之洪钟,维以警聩聋。夜半攒眉起,昊天日升中。

宿斗山书院诗

明代 湛若水

频年瞻北极,今夜宿斗山。缥缈入飞磴,超然出人环。

群峰绕列宿,宛在天中间。居中以应外,比如我心然。

经纬皆文章,后地与先天。山鸟不尽宣,山花不尽妍。

惟以友求心,圣功妆大全。

饮南雄张太守忠爱堂即席赋

明代 湛若水

置酒高堂上,广乐陈前墀。清风迎度曲,白云生舞衣。

俳优虽云假,情至感欢悲。使君播惠和,千里同谐嬉。

乃可乐斯堂,乐之无忸怩。

吊伏波将军辞

明代 湛若水

承哲皇之嘉命兮,恭秉节于南荒。浔横之修阻兮,敬奠先生。

昔炎祚之中熄兮,纷名号于嚣融。识帝王之有真兮,初岸帻于相逢。

建大勋于汉鼎兮,扬炎焰而重征,光南交以甸荒服兮,侯臣服于天王。

彼圣哲之谟训兮,罔宠利于成功。监四序之代谢兮,恒伏辱于显荣。

矧鱼目之混珍兮,玉亦污夫苍蝇。夫何薏苡之贱微兮,俾胶漆之弗终。

慨伊义之自古兮,奚悄悄而内忡。繄客星之辉煌兮,渺江湖之高踪。

矫鸿飞之冥冥兮,弋虽巧奚施工。岂经济之或歉兮,谅主器之不同。

予有事于兹土兮,仰先哲之遗风。匪神武之威远兮,遏四海以攸同。

撷江蓠与芳芷兮,跽虔荐以予衷。

中秋感兴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明月当中天,逍遥步前庭。问是此何时,昏中正虚星。

嗟叹良独久,化机倏流行。白鸟会中昃,海蟾岂常盈。

粲粲彼姮娥,皎洁含天灵。长风扫云翳,率土仰贞明。

所嗟时不待,几见天河清。

病中次九山韵

明代 湛若水

公歌歌罢听吾歌,意了彭殇岂在多。颜氏不违三月后,也须岁月得消磨。

题吴颐山大参蠡南精舍图

明代 湛若水

精舍生吾兴,披图不自堪。回辔上船去,长留忆蠡南。

赠唐西洲司徒转北部

明代 湛若水

君居西洲西,我居东洲东。东西永相望,中有一水通。

君行北极北,我将南极南。南北本同天,何用悲商参?

行矣怅予望,望绝继以音。音书宜慰我,慰我停云吟。

将至佛山念二贤怀冼少汾

明代 湛若水

吾念九曲好,似我九回肠。怀人隔九曲,念之非他乡。

有时正远念,神游遍八荒。中思如中天,美人在中央。

嗟哉乎美人,美人安可忘。

晓枕偶成六言六首 其五

明代 湛若水

云谷依稀南亩,乐尧执穗北庄。怅想助耕诸弟,屈指大半云亡。

登小金山有感用苏东坡韵

明代 湛若水

轮回莫是窥天窄,苏子德云之再来。二老只随归大化,空留渣滓妙高台。

题自师堂二首 其一 处静

明代 湛若水

在静而无静,在动而无动。试问动静神,处者谁人用。

过飞来

明代 湛若水

秋半飞云西驰,中冬过此题诗。九十时光峡水,飞来寺下蹰踟。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