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湛若水
何使君,何使君,人称有脚之阳春。阳春到处物皆欣,二方遗爱六碑存。
按辔骢马无生尘,剖符帝命乘朱轮。德安用德不用罚,千里牧刍无斗群。
坐使闾阎风俗淳,循良之政为一新。尔时德民吁叹哉,何父何母使君仁。
瑞鹅诗 其一
天飞地畜类同殊,感应神通岂谓无。妙阁鹅飞鸣奋翅,穿云度玉过银湖。
登琴台
陟登千仞冈,超然坐琴台。长倚青琅玕,举手望蓬莱。
不见瑶台月,但见青鸟来。弱水几清浅,念之令人哀。
仰宸楼
仰宸在何处,缥缈奎壁间。阳山以为奎,长江为之权。
奎纬应天象,上侵霄汉端。楼中何所有,天章耀奎文。
回飙吹天花,五色成锦云。俯首读宸翰,仰面瞻紫宸。
紫宸不可见,心同珠斗旋。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二 将入九华
九山翠色入云齐,一角青天为尔低。即欲拨云问天路,云深天路恐无蹊。
送南道宋侍御升真定太守之任
行迈何于于,专城新剖符。昔骑青骢马,今乘朱轮车。
问是谁刺史,唐时宋大夫。若人秉明德,福星辉上都。
所重在畿辅,圣主今唐虞。
石潭
水行石上,用柔破刚。涓涓成渊,蛟龙是藏。
晓如惠化洞会送吕汝德书怀兼似刘子实
晨出安德门,超遥度长林。恰恰闻鸟声,欣然得林心。
此鸟意何切?有如求友生。千载望三益,异道故相嗔。
感彼谷风篇,再拜谢义禽。
戊辰腊廿七日夜梦王伯安兄
四时有去来,逐客久不至。天运尚可量,人事谁能计。
昨夜梦见之,仿佛精神契。语久声弥低,画地示予字。
灭没不可辩,了了得其意。言别何匆匆,路远会难继。
合欢讵知梦,是梦聊足慰。借如平生魂,亢爽不可致。
念之生悲凄,达旦不能寐。
访庐山白鹿洞 其一
如何瀑布不飞津,秋后山枯山亦贫。纵有真龙能作雨,真龙亦自解全身。
衡山不远
尧舜应不远,羹墙即躬逢。宇宙应不远,万里方寸同。
衡山应不远,见之悠然中。即此不远心,大道立可通。
八极周瞬息,何必骑苍龙。
送符生士亨还南昌三章 其二
出门多路岐,行行慎所之。古人千里谬,所差在毫釐。
答陈瑞山大巡书来仁面已见种子之喻二首 其二
枝叶非外来,特达自本根。善乎程伯子,谷种以言仁。
明月吟三章
举首望明月,明月沉海中。举手招白云,白云游太空。
白云不可结,明月不可缝。揽袂长叹息,星火忽已终。
安得飞仙子,借我一苍龙。
自龙州至凭祥道中
癸酉王正月,望舒忽已圆。登望凭祥陆,暂辞龙州船。
杭苇始断港,前旌出回峦。隐见万山中,初翳疑无门。
转忽或有通,上与青空连。洒落观群山,芙蓉秀晴烟。
烟与山俱淡,心与境相关。倏然若有得,殊土元同天。
题自师堂二首 其二 润崖
山泽形相隔,一气本相通。若识山崖体,方知泽润功。
至桂阳州作
风驭云车天与游,天风吹过桂阳州。未知城郭人文别,分付诗囊一并收。
奉和琴冈黄大巡次韵石翁钓台之作因送还朝 其一
钓石不知游客老,人人过此一登吟。江门风月江门水,那似琴冈得意深。
送陈海山节推池州
坐进金台同太仆,掘符天遣下池州。我心欲托禺山月,送到中华最上头。
访刘秋卿梅国书院
楼外堂前沼引溪,楼中充栋青云齐。半年恭默开群藉,学礼无穷但学诗。
送葛两溪大理赴北
两溪似溪水,澄然清且平。扬历遍中外,上应执法星。
素手持三尺,五月霜风冷。若人怀明德,惨舒无容情。
行将是非鉴,努力事廷争。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赠侍御沈君南湖佥宪之山东诗
友兰为张伯彦题
凝道之什
赠春官许仲颐之京
题易吉甫观心卷
答李鳌峰别驾二首 其一 答白云
九思九歌 其五
寄何艮所明府
送林寺丞升大理寺少卿名有孚
壬子七月十五日夜同黄慎斋司训周启政上舍宿白云御书阁作
北都自严寄阳明子
夜泊嘉会楼
为黄理夫寿亲
偶书送李生白父下第归蜀
过滁州感旧作奉胡时振崔来凤二太仆田叔禾太守兼示二孟生
丁未七月二日云路七父老携酒过予水帘洞共语甚适
答陈瑞山大巡书来仁面已见种子之喻二首 其一
赠易栗夫归安成
严陈生叔莘
谗谮二章
赠林美中司教之漳浦美中昔相从于大科今相见于南宫
寄题陈朗溪诗
感忠楼诗 其五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其一
侄沾甫送游舫于三岛谢之
诰封刘母孙太淑人七十寿诗
汶上县作
题西溪卷为俞进士宪乃祖
过飞来
湛泉为张天叙
赠邓生君恪二首 其二
送少司徒王公鹤亭先生考蒲之京
再拈六言代简蒋道林未尽之意三首 其一
于李蒲汀少宰宅修会得巽字
题橘园野仙卷
送谢考功显之任福建少参
赴毅斋光禄招游东山翼善寺即席赋此
九思九歌 其四
泛太湖访九和侍讲聚坞别业
有怀南岳之约作诗酬觉山侍御
走笔送刑部谢主事少南改官北上
候官黄孝子兰坡 其一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其二
信果吟
作首尾三叠送朱则之还郴阳兼似诸同志 其二
西征凯旋雅
和吴藤川再至天关用旧韵三首因示诸生 其二
贺诰封廖五洪学士配江安人双寿歌
过东义庄感旧而作
罗浮四诗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一
送汤刘二阴阳领职还乡
赠地官副郎赵丹山考绩取道南归诗三十四韵
游罗浮怀诸贤与钟叔辉宝潭 其一
题郑表弟秋月号
题趣菊
自挽诗
题席光亭
贺周崦山中丞擢司寇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