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叶子新疗涞之有效谢之

叶子新疗涞之有效谢之

明代 湛若水

吾儿病且懒,懒故志不立。身病尚可疗,志病药难及。

下体发虚浮,诊者云热温。旬月再加医,如水投之石。

叶生一二剂,病已去六七。再加三五之,根株拔且悉。

惟有心志病,懒惰尚如昔。奄奄若懦夫,邪魔作蟊贼。

子能为药之,赠子以百镒。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赠和州同知前秋官胡君

明代 湛若水

和州贯城彦,旷别语合意。因语知同心,又知理无二。

慨共唐虞天,君相都俞事。敬哉达上下,民与诚和治。

谢南崖陈光禄寄年谱镌金绝句

明代 湛若水

浮生三万有奇日,年谱篇章亦已多。刻付他年堪覆酱,观生真谱又如何。

诰封刘母孙太淑人七十寿诗

明代 湛若水

何物女之贤?生两文武姿。伯也提干戈,仲也习书诗。

遥闻蟠桃宴,正是春花时。綵服两阶舞,天姥千年辉。

伯氏为吹埙,仲氏为吹篪。王母开颜笑,礼乐母亦知。

送吴北川学士召还翰林重脩大明会典

明代 湛若水

天与锦绣心,岂无锦绣口。既有锦绣口,岂无锦绣手。

信手摘星辰,开襟见珠斗。重登白玉堂,经纬罗户牖。

上天抉云汉,五色天章就。愿开广大胸,点缀周官后。

谒徐高士墓二章章十句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严陵卧扶汉,段生偃藩魏。古来素业偃,沮溺乃救世。

我拜墓中人,伊人骨已蜕。我拜墓前木,此木栋梁器。

载感厦木言,时之用大矣。

访庐山白鹿洞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如何瀑布不飞津,秋后山枯山亦贫。纵有真龙能作雨,真龙亦自解全身。

题自师堂二首 其二 润崖

明代 湛若水

山泽形相隔,一气本相通。若识山崖体,方知泽润功。

贺中丞半洲蔡公平二南诗

明代 湛若水

楼台斧钺临边城,神武不杀称天兵。潢池弄兵非赤子,生黎熟黎皆苍生。

安南甫下下海南,一岁两鼓鲸波清。功成徒闻万骨朽,轮台诸将同留名。

侍御林君钺乃尊紫霞先生寿

明代 湛若水

有子骑青骢,青骢何桓桓。我马愧不如,谁马气如云。

下马为拜之,因以知其人。若人抱忠孝,君家有严君。

再试乃卷怀,临世濯垢氛。我欲从紫霞,遨游于无垠。

聊用谢短世,永以寿千春。

腊望送南京王大理汝温升北少司马

明代 湛若水

羲和驭短景,昏中正昴星。修途翳积雪,长河合层冰。

客行焉汲汲,召命有严程。旧握棘寺符,今摇司马旌。

明皇重孝理,兵刑亦匪轻。折冲在尊俎,万里有长城。

寓楚云台赠汤民悦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驻马梅村坞,何心问钓船。别来浑梦寐,那更此延缘。

伯氏论知己,孤灯记昔年。白龙秋望里,还约酒杯传。

题都督马君望云思亲图

明代 湛若水

望云复望云,少间云无存。云化心不化,如将见其亲。

移忠本在孝,五云扶至尊。伏波尔世业,狄公为后身。

上唐庄旧名盘龙山村老云崔丞相有碑一通喜而赋此

明代 湛若水

丞相龙山片石悬,偶来卜筑定前缘。云卿千里从徐孺,旷世相知五百年。

湛泉为张天叙

明代 湛若水

谁为开湛泉,先得吾姓号。知是爱泉人,可与结心素。

移居近泉头,对之心益幽。因达虚明体,于以长泳游。

美邑尹文侯诗

明代 湛若水

尝闻恺悌人,刚柔靡茹舍。厥德用允修,是为循良者。

吾增今文翁,纯然用德化。莅顽有笑谈,琴堂无叱吒。

发摘钩筒外,挞辱莆鞭下。游息吏治馀,燕喜乐育暇。

开我莲洞堂,定我赡田价。诸生日云集,斯道亦风播。

以仁化不仁,不仁当避舍。泉叟敬作诗,循良绩以大。

纪梦诗

明代 湛若水

倏林入我梦,万里倏感通。即此可悟倏,羚羊有何踪。

饮酒非譬倏,酒醉庶形容。予曰然非欤,犹堕声臭中。

一唯谅非难,得之安由从。悠悠千载下,对尔心融融。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我或抱荆璞,人或誇燕石。非不诬此石,向人难历历。

历历恐伤明,明者当自识。

送总督宋中丞南塘公入坐院诗

明代 湛若水

同年宦中外,于今馀十人。揆之三百中,三十能一存。

其馀未可计,零星与飞烟。倦鸟思白云,健鹗翀青天。

云散何时合?高歌开别尊。

汶上县作

明代 湛若水

沿流及汶上,问是古中都。宣尼有流化,男女别行途。

有堂表思圣,遗准存圣模。治者平偏党,学以平卑高。

扩之遂相鲁,东周其庶乎。水也未升堂,入室安可图。

寄语都人士,希圣无自诬。

过飞来

明代 湛若水

秋半飞云西驰,中冬过此题诗。九十时光峡水,飞来寺下蹰踟。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