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蛋子

蛋子

明代 湛若水

蛋子何眇眇,自得同水族。缓桨荡朝暄,落日依阴谷。

将舟无远梦,下上清溪曲。得失在一鱼,岂识荣与辱。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怀古三叹 其一 吊屈原

明代 湛若水

龙舟与角黍,天下吊屈原。不知自沉吊,能使君心悛。

徒以扬之过,离骚为世传。宣圣昔去鲁,微罪兆其端。

贵戚不易位,龙蛇洞庭渊。老死需追召,仁义为两全。

予友方子思道弃湖广宪佥逃归三衢山筑室以居号逋吏窝寄题数语

明代 湛若水

逋吏不逋吏,逋吏莫逋心。逋吏吏身洁,逋心心不神。

不神乃滞物,天理自微灭。兀兀此窝中,无言自超越。

我则何所逋,八方皆我闼。

送大司成陈琴溪之南雍

明代 湛若水

忆昔与君尸璧水,东厢南厢只尺耳。东予有行君不疑,德业相成同一致。

琴溪溪上风泠泠,君归予南旋北征。诗歌钟鼓停夜月,观光庭草待君青。

戊子三月二日取道毗陵同梁壶山携葛涧周卫诸生游张公洞遂憩茂潭别 ...

明代 湛若水

乐事分行役,矧兹及暮春。携我诸友生,沿流问真源。

独行罨溪渚,澄心茂潭渊。举袂引天风,飘忽扫浮云。

窈窕访名洞,怪石罗前陈。苟非有自胜,谁能不伤神。

鬼幻亦云凿,天工何太勤。顾谓二三子,反观而自然。

前行诣虚敞,高明生冥玄。入室贵三昧,升堂庶有闻。

市桥道中四首 其四

明代 湛若水

断桥两涯流水,孤村一带平芜。乡梦初惊唤渡,每怀想见乘桴。

赠人游南雍

明代 湛若水

游子涉江去,采采南涧芹。采之欲何为,岁暮寄怀人。

怀人自不远,岁暮行当返。

春情将至贵县有感而作

明代 湛若水

青青江蓠草,茫茫隔周道。有女携倾筐,采采忽道暮。

道暮把不盈,持此感春情。自君之戍矣,江草八九荣。

草荣他人赏,孤居益惆怅。王孙归不归,春草飞蛾长。

甲戍正月十七日潘仲鲁黄门诸友游金华双龙赤松诸洞二首 山一

明代 湛若水

晓出兰溪门,逍遥望名山。望之已可爱,而况游山间。

窈窕藏境胜,夷旷令心閒。白云昼冥冥,溪流日珊珊。

不见牧羊子,化石只依然。心迹俱寂寞,怅望未能还。

饮南雄张太守忠爱堂即席赋

明代 湛若水

置酒高堂上,广乐陈前墀。清风迎度曲,白云生舞衣。

俳优虽云假,情至感欢悲。使君播惠和,千里同谐嬉。

乃可乐斯堂,乐之无忸怩。

赠谢生显归祁门

明代 湛若水

吾闻谢上蔡,克己最精明。自谓知本体,主翁长惺惺。

如何习危阶,未去十年矜。忘助两勿间,天理已自呈。

真机一入手,骄吝何由生。归哉谢氏子,九万慎途程。

与秦幼贞

明代 湛若水

吾闻有神马,一日能千里。历块以过都,追风飙忽耳。

秦子千里驹,龙胎忽堕地。简易受道资,无言自超诣。

诸侯不能友,天使不能致。卜筑从云谷,终始以为志。

陪祭皇陵有述

明代 湛若水

下马东陵道,北风漫浩浩。举手拂尘翳,超然见穹昊。

极目望泱茫,王气郁苍苍。地高逼象纬,彩云浮建章。

群后圣以神,穆穆格明禋。虎豹开九关,六龙驭众真。

衣冠翕然会,小臣亦骏奔。皇图愿永固,天寿同无垠。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三 化城寺

明代 湛若水

山绕如城是化城,城中佛子但知耕。高低心地田塍在,未许町畦起妄争。

承广西大巡东逵陈侍御下车之初即致书来问盖公学出于蒋道林有渊源 ...

明代 湛若水

下车谁问百年人,定过桃源一问津。无侮老成存古训,扬清激浊道之神。

弘治壬戌仲冬六日予与丹山赵元默归自罗浮复有西云之行予方有事于 ...

明代 湛若水

吾山虽小从吾爱,不向罗浮更乞灵。信息朝来先到洞,山灵拍手笑相迎。

贺中丞半洲蔡公平二南诗

明代 湛若水

楼台斧钺临边城,神武不杀称天兵。潢池弄兵非赤子,生黎熟黎皆苍生。

安南甫下下海南,一岁两鼓鲸波清。功成徒闻万骨朽,轮台诸将同留名。

怀古三叹 其二 岳武穆

明代 湛若水

和议总国命,诸公与长舌。颇憾岳武穆,推毂义未彻。

在军不受命,金牌何叠叠。迅雷比席捲,封章拜望阙。

成功乃归死,义命两无缺。

东牧为同年王君坊外舅翁题

明代 湛若水

牧牛四方亦无着,牧牛东原爱朝暾。牧北幽昧不可居,南方离火残牛群。

善牧牛者随牛意,牛不能言臆自申。手攀扶叶折牛箠,蹊人之田即鞭之。

若然不蹊亦不鞭,此牛与我同无为。丈人牧牛从养性,行往坐卧吾无疑。

驯致白牛露迥迥,勿令斗伤扶桑枝。扶桑枝伤亦未恶,扶桑日出无光辉。

严州诗三首 其二 大阳

明代 湛若水

弭棹大阳头,大有藏春坞。深林隔尘寰,苍石辨太古。

岩岫千千重,重重起烟雨。疑有蛟龙居,全身应九五。

候官黄孝子兰坡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猗乎兰之旎旎,于以采之,九畹之际。匪臭之旎,维德馨不匮。

何其遗之,于昭孝思。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