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蓑笠赠洪方二子侑以小诗

蓑笠赠洪方二子侑以小诗

明代 湛若水

赠蓑护子身,赠笠护子首。自馀身首外,长物亦何取。

大雨与大旱,槁坐不出门。蓑笠时置之,所性有不存。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九章赠别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黄鸟亦有友,空谷遗之音。相呼上乔木,意气感人深。

君今脱网罟,遗我在远林。自我初识君,道义日与寻。

一身当三益,誓死以同襟。生别各万里,言之伤我心。

赠何道亨转北工部侍郎理易州厂

明代 湛若水

宇宙何寥邈,造化苦长勤。绵绵初生条,倏忽摧为薪。

采薪须采枝,采薪休采根。枝伤可复生,根蹶难为春。

牛山既濯矣,乃尚寻斧斤。斧斤亦易缺,生理亦易灭。

畴若予草木,帝咨益重烈。往谐周虞衡,咸若夏鱼鳖。

尽物斯尽人,性分在调燮。

题扇寄严介翁阁老

明代 湛若水

把柄入手便生风,一面摇时面面同。感应有如躬握吐,翁今握吐即周公。

虚山公追咏丁香桂洲公约赏碧桃次韵奉答二公

明代 湛若水

自爱丁香自在香,碧桃国色艳新妆。碧惊夏事怜春事,倚过南廊又北廊。

万劫尘氛愁汨没,三春花鸟废篇章。明朝约共花前醉,放手犹堪累十觞。

北京吕舍人万乐子世宽明坤病目四十不肯娶遨游四方来访西樵将之藩 ...

明代 湛若水

岩中自有一乾坤,云作衣衾山作垣。况有天花来作供,长裾何必曳王门。

游南岳途中晚枕念丹山少汾六朔至今六日渺无来耗作歌迟之二章 其 ...

明代 湛若水

六之朔,明复生,日六更矣升复升,日六逾迈无留情。

我怀伊人,渺不与我,寄声长江,风雨何溟溟,君来不来我西行。

赠马溪田纳言归陕右

明代 湛若水

圣途日芜秽,宇宙何寥焉。天下皆尚同,人人信其贤。

自我抱兹独,世贤多烦冤。蔼蔼溪田子,倾盖独相怜。

见嗟大科训,交契十年前。邂逅金陵游,载歌伐木篇。

岂伊人事乖,聚散如云烟。风云安可期,见月忆同天。

九思九歌 其八

明代 湛若水

我所思兮在维阳,弘开书院葛氏倡。甘泉山麓江湖缃,楼栖云汉摘星象。

恭书敬一维天章,杏树坛前柳道长,执经诸子还相将。

我欲一往亮非难,锡飞瞬息无长江。

于何柏斋奉常宅修会得牛首秋云

明代 湛若水

主人且莫言,听我歌秋云。逍遥望牛首,神爽已翛然。

牛首夫何如,我尝造其区。坐小西南峰,蒸郁浮翠虚。

人言秋云薄,我爱秋云淡。淡以明我心,薄以忘世念。

白衣与苍狗,变态竟何有。此山长尊居,万化有形后。

山高有大云,云大能施雨。若待春阳时,万物皆煦煦。

回龙阁落成宴坐志喜

明代 湛若水

黄冠归去心能了,还向君王乞鉴湖。无限光风偕众乐,蓬湖花鸟择人无。

寿少司空姚先生

明代 湛若水

东泉先生吾低头,去岁倾盖公生秋。造父轻车仍熟路,庖丁芒釰不全牛。

早将文苑开闽桂,每见先声遁虏酋。方驾清流欺逝水,欲从高步陟尼丘。

司空简在咨畴若,报政应同府事修。骥子超先空北冀,凤雏联翼瑞西周。

喜逢初度春方半,遥想华晨乐未休。试问当筵谁戏彩,贤郎系藉在瀛洲。

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往还等妄虑,谁能不同天。天枢寂不动,万事如云烟。

异哉狂驰子,乃欲出人寰。垂涎探宝藏,脱迹蓬莱山。

耳能听丝竹,目能辨蚩妍。天灵参我前,宇宙相周旋。

送林君信节推之台州

明代 湛若水

秋高天宇空,河汉净如澄。月华皓无际,亭亭照澄行。

凉风起天末,金石为之鸣。回薄西山岑,摇摇吹客旌。

风以比君清,月以比君明。清飙频远播,明照无遗情。

宿瑞岩道院

明代 湛若水

悬榻第一山,况在最高峰。淮流转地轴,高木摇峰风。

云卧秋气肃,冥栖晓露浓。洒落群物表,如身在虚空。

虚空复何有,扰扰将奚从。鸟欣暂止木,久在樊笼中。

云中人三章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云中人兮云为幕,终日蒙头兮白云漠漠。鸡空闻声兮犬吠叶落。

云关闭兮谢游客,中思无为兮永与世隔。

访刘秋卿梅国书院

明代 湛若水

楼外堂前沼引溪,楼中充栋青云齐。半年恭默开群藉,学礼无穷但学诗。

送长泰尹郑明府赴任便道归省诗

明代 湛若水

渊明令彭泽,百里去柴桑。心为醉秫田,折腰乡里郎。

何如郑长泰,违家五日强。起居可迎养,甘旨得相将。

况有好兄弟,孝友溢庭堂。由家达之政,一邑见循良。

行行念赤子,竹马迎道旁。

寄何艮所明府

明代 湛若水

颇忆风流何水部,钓台把酒听沧浪。不知风韵今何似,台自山高水自长。

喜梁宪甫黄肖甫从游白云

明代 湛若水

郭尾潭头我旧游,高原禄岭接潭头。两甫白云供几杖,悄翁一笑破群忧。

题衡岳奇游卷赠何生于逵

明代 湛若水

吾闻衡岳有五峰,十年磊磈吾胸中。去春春风送我游,梯上云雨迷行踪。

回车神游十一拍,一拍缥缈鞭苍龙。何生仙骨何神通,先我飞锡驻祝融。

祝融君须我问讯,朱明小憩待秋风。何生毛骨本仙侣,许执几杖还相从,吾将拉子游无穷。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