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有石兮应星,万古兮北向。夕下拜兮老臣,有天临兮在上。
送陈都宪赴南台
雄都镇南服,江流走其隈。惊风鼓高走,驾御须公才。
公船树双帜,令重御史台。轻裘兀中坐,一鼓千艘开。
江灵戒百神,前驱步浮埃。有陈既如云,有声复如雷。
见将不见水,颓波为之回。周流有馀暇,独起吊古怀。
汉功陋昆明,天堑胡为哉。巍巍皇祖业,万载恒规恢。
安危系所修,愿见封章来。
与王山长行精舍中
閒从山长到山中,独上高台眼欲空。独未出岩声在石,云初落沼影随风。
退藏自得衰年计,游息何妨静坐功。莫道堂前无长物,数峰青点海天东。
戏荅许东庐 其一
春晚天涯有所思,诗来刚值落花时。青青竹笋真如玉,珍重还教棘护篱。
西轩子岁暮东还
铁岸帆开忆去年,今年仍发冉泾船。閒来为客真知我,老去逢灾不怨天。
嘉树半枯犹翠叶,清渠无恙自寒泉。有诗已寄儒台使,还许携儿了旧编。
荅朱廷补 其一
春风三月动新袍,泉上归来兴颇豪。流水有情双涧远,浮云无数九峰高。
醉颜不是烧丹苦,病骨犹堪艺圃劳。日夕怀人何处是,草亭烟水注离骚。
宿梅洲
秋水清如雪下船,黄花半委月犹悬。枕当星剑看牛斗,鹤下云汀流石泉。
观锡山塔基寄顾少参与成
东峰石塔对西峰,云去云来俯仰中。万古不磨铭地语,百年谁试补天功。
雷将化雨春回蛰,斗避文星夜起虹。何日落成须我报,望湖亭上一樽同。
新泉杂诗 其四
清看滴滴松梢露,静爱源源石罅泉。滴滴休誇天上水,源源须识地中天。
雨中柬文玉 其二
梅天散帙动芸香,谁信閒人尽日忙。不见青藜照清夜,欲将遗事问东皇。
挽李封君
嘉定功馀泮水波,华阳规诲复谁多。承休合有台衡者,节惠其如窀穸何。
江树影连巴国字,澧兰香入楚人歌。司空勋业旂常在,应与先生永不磨。
赠惠训术秋山
甲子须臾信矣无,人间元亦有蓬壶。等閒悟得循环理,坐倚高松看海枯。
荅南沙用前韵
红梅又发旧年枝,多事相寻酒与诗。草木欲蕃先喜色,冰霜虽老独贞姿。
君歌已到能言地,我赏偏于半醉时。谁道忘忧但萱草,北堂移此亦应宜。
山居秋日用杜韵八首 其五
不观泉水即登山,诗卷长携木石间。江逆海潮穷地脉,峰参星斗入天关。
风回碧涧千川象,霜落丹厓万古颜。闻道瑶台在霄汉,野人何意问仙班。
山中访王校书 其二
连阴晓为北风开,春入山中第一回。亭上远天须捲幔,槛前新水欲浮杯。
校书客避参军辟,问字人传别驾来。明日更邀朱趣玉,黄公涧畔踏苍苔。
点易台右得泉
点易台南忽有泉,原来石窦始涓涓。气蒸碧雾絪缊合,声入青云迤逦传。
洞里乾坤双滴露,山中日月一流川。谁将千古方塘句,歌向吾亭翠壁前。
望云庵为林提学题用素翁韵 其一
白石山前云气深,有时飞起有时沈。太行顶上南回首,千里慈闱隔岁心。
奉次涯翁先生写真 其一
万古勋名百岁身,古人风采在今人。丹青纵有如神笔,难写胸中一点春。
舟中和唐诗五首 其一 游少林寺
西出登封县,来寻古少林。幢开青嶂近,钟隐白云深。
雨积溪初霁,峰遮日早阴。长廊诗刻满,拂拭倩僧吟。
怀山中草堂
十日不到超然堂,泉声隔竹高云凉。山中本爱白日静,台下已谢青春忙。
行支削棘立高处,坐隐槁梧穷大方。祇须假我三伏尽,沧浪歌里棹相将。
邻竹
万玉栽非易,千金买更难。题诗问东老,须向岁寒看。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喜晴二首 其一
次见素翁送子 其七
江上瞻云为夏少参赋次涯翁先生韵
登锡山退饮惠山方丈示同游诸君子
吴太史画册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二 鸡冠
有客赠传神张泽民
再荅王郡公
为华汝德题画二首 其二
疏山寺
寄顾大参华玉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五 静清深处
春日怀僧知微
龚守诚为山于水北庄诗以讯之用玉林韵
为葛元兆题扇
萍乡虎
和丁仁夫梦中忆涣然亭
赠刘用熙次白岩 其二
奉和西涯先生春日书怀二绝 其二
元夕过吴永年茗坐其孙某侍而弹琴
舟中和唐诗五首 其三 岳阳晚景
庐山谣用李韵
新泉杂诗 其二
分题黄鹤楼送少参丁元德赴湖南
作诗后圆金来报车从临我绣岭草堂欲追候之已无及矣复次韵以谢不敏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十三 钓矶
山中答乔司马用前韵
戏荅许东庐 其二
无鱼
得兰畹和章再用前韵
夜坐怀刘用熙
海棠 其三
答如山
寄复张提学用旧韵
西庵
赠徐东之
邃庵诗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五 观耕台
春日奉次涯翁老师 其一
奉怀素翁先生
杭太仆东卿自滁阳以诗来慰次韵答之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荅
寄湖南赈使吴中丞兼柬秦中丞凤山
答周作之
闻贺黄门讣
庐山览秀四咏 其二 怀鹿
山中感事 其一
送朱都事相之云南
游山不果用前韵自解兼寄宁庵
李车驾行
春庭八绝句 其二
送潘平阳
云庄十石辞 其一 仰高
斸笋
八月二十九日门人华云来自汪司成器之所致吾师少师西涯先生之讣哭 ...
夏夜足成春日之句
秋日山中听泉
戏赠秦国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