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石缝汩汩池泠泠,下池声似上池听。天一生生今若此,八峰云雾一峰青。
感兴和李懋卿 其三
我行汝颍间,陶穴犹太古。譬如观鼎彝,令人变闻睹。
岂无好楼居,巧极易摧腐。回首太室山,一望高万武。
雨霁和文玉 其三
连日愁多雨,还谁歌雨灵。已看船入市,安用驾冲星。
葵掩庭中赤,蒲添石上青。何时步新月,策杖过沙汀。
春日奉次涯翁老师 其一
独坐心情病后长,已教童子任耕桑。采新时为高堂献,西自山乡东水乡。
雪中题陈工部画用苏韵
马蹄踏遍秋风叶,客怀还赏长安雪。客香小院对此图,此人此景俱清绝。
恍然不识是何方,冻云压峰峰欲折。草亭孤坐非君谁,閒从水泡观生灭。
秋林老笔逼夏圭,千载风神一挥掣。得来价直奚可论,万镒黄金千綵缬。
羡君平生有高趣,下视尘寰真不屑。明朝持此归江南,小舸乘风去如瞥。
也知象意君自得,我为题诗皆赘说。欲分半幅遮眼前,剪刀安得并州铁。
九今赠冯地官
东曹故人东道主,今雨相逢如旧雨。今边新阁速我登,坐阅千帆集烟渚。
百年榷政如今风,倏平忽险胡能同。平涵云日浴凫鹭,险鼓雷雨腾蛟龙。
我行观风四经此,野有歌谣民有史。燕南楚北天茫茫,青眼高歌对吾子。
山中访王校书 其二
连阴晓为北风开,春入山中第一回。亭上远天须捲幔,槛前新水欲浮杯。
校书客避参军辟,问字人传别驾来。明日更邀朱趣玉,黄公涧畔踏苍苔。
警斋
林居事幽讨,长诵敬斋箴。客至论今古,时兴策励心。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七 超然堂
梦中得嘉名,卅载乃斯宇。珍重病馀身,优游荷天予。
再荅王郡公
太守诗来老衲收,清风长满听松楼。清山坐雨谁三日,嗟我怀人又一秋。
对酒且须诸客赋,省耕还及早春游。最怜多稼亭前月,夜夜光明照远洲。
王中书画菊
石庵画竹妙古今,菊也亦复钩其深。相逢莫认花颜面,同是岁寒君子心。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八 留月峰
月明兮峰景,既东兮复西指。佳期兮夕骋,扣环窦兮栖栖。
送过钲用夏方伯韵
七月潮江接淼茫,送君孤棹过闽阳。送天奇石高堪仰,载道清风暑不伤。
藩省右枢还左辖,弟兄秋酌似春觞。月明夜夜看南斗,下有文星对远望。
新泉杂诗 其一
瘗卷碑边泉水生,一泓环绕似多情。文章本是乾坤秀,光上星辰润下行。
奉寄东山公 其一
不见东山公,已历两冰雪。江远天与俱,山深地尤绝。
吾道付閒云,苍生望终觖。月明千里心,相望独纠结。
于烈妇辞
贼来贼来,贼来辱我。辱我不可,不如杀我。我身有如玉,可杀不可辱。
仓卒无所逃,一死万事足。君不见邻家有妇,忍辱随贼上马行,风尘历尽终无生。
题余立夫扇次企斋
乞得尘途未老閒,却因多病负看山。春来拟作吟诗社,一月同君十往还。
有客赠传神张泽民
有客来从东海湄,笔弄丹青自得师。笔中二像示我亦草草,我于斯人如见之。
溪翁本丰颔,匏翁故多髭。有神乃在髭颔外,予尝得之朝省委蛇时,客之此艺何太奇。
客言我先祖,曾荷文皇知。百年貌得几名士,至今海内声犹驰,不才方愧裘与箕。
今予为亲归,早卧江南野。有形未能图,有影何须写。
君今传我神,谁谓非我者。君归海上超世尘,应将此纸持示人。
寻常倘有知我者,谓我今吾真未真。
云庄十石辞 其二 一快
左予顾兮骋怀,下方忽兮云开。坐商谣兮击石,见双鹤兮飞来。
文山为程达赋
两厓中有一峰悬,孤凤衔书下九天。万古文章真显设,百年风气正回旋。
晋唐第宅瞻依外,吴越江山指点前。倾盖惠泉谈未了,晋陵回首思悠然。
两节妇诗
姑哭良人十载前,妇哭良人十载后。夜深星月入空帷,一盏青灯两相守。
姑前孀居二十四,妇后孀居一十八。谁言人事有易难,两节相成竟颃颉。
姑心竹有节,妇心井无波。文章师傅史迁笔,姑兮妇兮千载名不磨。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蜂冢叹
送陈都宪赴南台
送潘之达之遂安
题竹送李司训
拟谒李旴江祠
金山行送林提学之山西
思萱为吴太学辂作
题扇赠赵宅之
送秦国瞻赴应天判
屯田二首寄胡用晦 其二
超然堂成二首 其二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二 水鉴楼
留别娄诚善
海棠 其四
山中送春三绝 其二
将至广信寄娄诚善 其二
施克咨友石竹枝扇面
秀江舟中
有怀彭司马
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其一
送黄梦弼还江阴
雨中柬文玉 其一
送王朝言
屯田二首寄胡用晦 其一
题邹氏恒贞卷
林泉家庆歌
春庭八绝句 其一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九 通泠桥
无鱼
偶闻书香
望云卷
雨中柬文玉 其二
送顾台州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六 秋海棠
盛别驾还自叙州
上巳日私试诸生于二泉精舍
次卢师陈感事一绝
为李惟诚题画
貘皮行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 其三 南港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三 燕居亭
轩辕冢
过昌山用欧阳圭斋韵
赠董道卿三绝 其二
怡琴图为唐勉之赋 其一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一 慕歌
两精舍
陆全卿夜过锡代东 其二
洗石 其一
陶节妇
送秦思鲁
雨中在堠阳闻徐东之讣垂涕对客情见乎辞
宜黄秋日用韩韵
荅南沙用前韵
卧龙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