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乞得尘途未老閒,却因多病负看山。春来拟作吟诗社,一月同君十往还。
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其三
才怪多言言已多,风来水面便生波。不如跳出樊笼去,独和尧夫击壤歌。
雨中次文玉
庭下双松相对清,东风吹花松子生。四檐飞雨葛衣薄,一径带云藜杖轻。
课诗未足销多暇,戒酒非关爱独醒。何处沧洲堪一眺,已知吾道负冠缨。
和荅乔司马
参赞堂高倚碧天,旧章新贺又今年。野情不问山深浅,春色争看雨后前。
梅柳云霞俱物候,江湖廊庙各诗篇。江南二月多游兴,独放清溪爱我船。
题扇赠赵宅之
苦热思高眺,王孙胜有楼。城阴连塔影,山月入溪流。
赠传神吴芳远
谁家阿堵点能真,四十馀年不数人。临颖笔端饶气槩,泰和象外妙精神。
閒留我在心千古,老遇君来貌一新。骨相山林今已定,不劳物色向风尘。
奉次涯翁先生写真 其一
万古勋名百岁身,古人风采在今人。丹青纵有如神笔,难写胸中一点春。
白莲小画
新雨池塘透晚凉,蜻蜓飞处白莲香。江南风景堪图画,怪得龙皋欲断肠。
新泉杂诗 其四
清看滴滴松梢露,静爱源源石罅泉。滴滴休誇天上水,源源须识地中天。
两知亭
我歌泉和两知音,此是涯翁赠别心。吾道在山还在水,斯人如玉复如金。
高邱远海天无际,旧树新亭日有阴。一曲雅歌千古意,欲调宫羽入瑶琴。
蜂冢叹
一蜂存,众蜂止。一蜂亡,众蜂死。冢累然,胡有此。一蜂君,众蜂臣。
谁谓蜂,不如人。
与孔半痴观予公服小像
野人不是庙廊人,袍笏他年偶在身。昨夜山中看画本,半痴偏说以吾真。
剑江道中
我携数卷书,歌诵剑江上。书中何所言,一一超形象。
我心会其神,源泉莫知乡。中有几微存,欲语恐添障。
安得凌长风,趋拜濂溪丈。
山中看梅简如山襄甫 其二
墙角疏花两树香,春风滋味已先尝。便教万树连山谷,不似冲寒意更长。
钱元抑春日过访用文内翰韵 其二
记得湖南节偶停,曾将新政问朝廷。草蔬解后衡山子,相对琅函眼共青。
王宣溪先世铁拄杖歌奉次西涯先生韵
采诗先生笔如铁,铁作拄杖如持节。楚江东西往复还,老兴相追几年月。
击之不折镕不流,化为何物今何州。上摩星辰下入水,未到周南应未休。
遗名在世收不去,时复精光照烟雾。宣溪笑和涯翁歌,歌向庐山最高处。
我来为尔意独存,行歌再过宣溪门。杖兮杖兮谁可问,望断天涯云满身。
哭节庵归有作
髯翁哭罢正愁眠,问我铭旌倍黯然。万事百年君子论,一行数字路人传。
登廷奉对皆才选,行省参知有政权。指日生辰期不到,古稀真信杜陵篇。
山中访王校书 其一
閒看书法到山中,骑从多烦两县公。骑鼎润生移竹雨,墨池清起落梅风。
闭门谢客精庐右,扫榻劳僧丈室东。只恐春深游客到,青松林外万花红。
擒虎行
一日擒一豹,两日擒两虎。绣衣使者到荆溪,三日尽知民病苦。
使君诏县令,县令召猎户。赏格高悬网新补,尽道使君仁且武。
使君谓父老,汝邑昔有周处公。力与蛟虎争长雄,不知名落三害中。
斩蛟杀虎翻然改行收奇功,今人古人性本同。彼哉名在丹书欲焚者,能言擒虎自效吾其从。
甲能独当乙并力,所不汝贷有如此溪石。一鼓再作,声如风雷。
山谷响应林木摧,丑类欲逃安往哉。一虎复一虎,一豹复一豹,从今日日闻飞报。
君不见山南山北行人多,争和使君擒虎歌,何处乡村愁政苛。
绣岭寿藏四景 其二 右松
松兮离立,兄及弟矣。二龙乘云,独未离乎地也。古亦有言,维德不孤。
贤哉大夫,我作寿域,宜有此夫。
与客谈竹茶炉二首 其一
松下煎茶试古垆,涛声隐隐起风湖。老僧妙思禅机外,烧尽山泉竹未枯。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与如山诸友避暑山中
雨中柬文玉 其一
九月八日足许州旧句
寄浦进士文玉用其韵
夜热
怀管司训
红梅一首用涯翁壬申岁韵
送黄司训致政还广西
戴文进春山叠翠图
李尚宝寄文正公遗书至
甥孙弥月忽人送方竹至遂以名之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七 兰畹在
云溪卷
天津舟中夜坐观水
奉和西涯先生春日书怀二绝 其二
春日怀僧知微
赤壁图歌次西涯先生韵为华生云作
古琴为外舅题
用前韵寄秦中丞
邹光懋为我复先世所藏画诗代简谢
望云卷
云庄十石辞 其二 一快
为邹文谟题画赠刘古田
湖口阻风书所见
寄王推府
山中遇静我
松下作二首 其一
吴太史画册
为葛元兆题扇
松风阁追次秦中斋韵
怡琴图为唐勉之赋 其一
两节妇诗
寿九十翁杨守愚
秦氏山庄用慰国英韵
邻竹
王山长归越灯前酌别 其一
题黄明甫扇
静怀
精舍奉安忠定祠
山中感事 其二
雨中归自惠山得见素和我点易台诗用前韵
雨中自堠阳还冉泾
和丁仁夫梦中忆涣然亭
与王德华别
鹤饥
云庄十石辞 其五 见素洞
钱元抑专使来唁用前韵
素翁诗来内改一联乃复次韵以答
张山扫墓归途有作
书姚雪窗扇
钱元抑春日过访用文内翰韵 其四
疏山寺
渊明图为邃庵先生题
奉寄东山先生
山中感事 其一
怀山中草堂
寿毛都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