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邹光懋

赠邹光懋

明代 邵宝

五月蠡溪新水生,菰蒲出水与堤平。望亭南望太湖白,溪上诗人无限情。

诗人邵宝的古诗

为俞立夫题秦务本小画

明代 邵宝

诗兴逢秋日渐深,相知独寄画中琴。青山影照斜桥水,时往时来共赏音。

舟中和唐诗五首 其四 经废宝庆寺

明代 邵宝

山中留古寺,门对夕阳开。苓露松春长,鸦风鹤夜回。

佛龛尘伏鼠,僧榻雨封苔。解得真空意,荒凉未足哀。

酷热

明代 邵宝

晚来坐爱一轩空,酷热偏教苦病翁。酷影空怜花里月,秋声安得树间风。

耳闻暑雨咨方切,指计炎蒸伏正中。柳岸阴多舟似屋,共谁长啸五湖东。

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其三

明代 邵宝

才怪多言言已多,风来水面便生波。不如跳出樊笼去,独和尧夫击壤歌。

种蒲于稿菌之上

明代 邵宝

山中有野人,故出三秀族。胡然朝暮姿,乃梦长生箓。

涧边有仙灵,九节碧如玉。偶就山人居,清贞两无歇。

久要见平生,虚心愿为谷。匪石良自知,馀子真碌碌。

薰风梅雨馀,仙衣动新绿。浮游水中央,千春隔尘俗。

寄孙九峰司徒

明代 邵宝

九峰山里寄书来,珍重司徒手自裁。出处四朝今旧德,沈酣三礼古遗材。

爱公欲徒吟诗社,老我时登点易台。喜接贤郎难答拜,愁看江上雁飞回。

素翁诗来内改一联乃复次韵以答

明代 邵宝

赏罢松庵二老松,山灵应识古仪容。徐行日转池边树,静对云生江上峰。

宪节秋风伤旧别,郊坛春雨忆初逢。年来谢病沧洲远,只有怀贤意未慵。

寄浦进士文玉用其韵

明代 邵宝

长安为客一年多,喜听明良和舜歌。风海稍纡仙足骥,云山微露佛头螺。

两都赋在名为累,三策文成病作魔。独有知音隔江左,蓉湖秋晚水增波。

奉寄东山公 其一

明代 邵宝

不见东山公,已历两冰雪。江远天与俱,山深地尤绝。

吾道付閒云,苍生望终觖。月明千里心,相望独纠结。

将至安仁秦择之来迓

明代 邵宝

沧浪水清濯我缨,隔江如听棹歌声。故人相见笑相问,一夜月明三载情。

以蜜术问南沙

明代 邵宝

医家白术重天台,郡守曾将蜜浸来。嚼罢不知香满室,桃花流水梦瑶台。

赠徐岳峰少邃用邃翁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邵宝

伊昔相知自浙中,百年心事一经同。百人海岳真钟秀,何处江湖不效忠。

严濑水声风激烈,钱塘山色雨空濛。北堂莱舞从容地,识破人间道与功。

许道宁秋山晴岚图

明代 邵宝

春山岚重秋山少,宿雾浮烟亦昏晓。千峰万峰爽气生,望入虚无俱缥缈。

画图到此须写真,许君笔力真能神。丹丘博士有巨眼,谓是晚年尤可人。

题诗更得鹿场子,万里秋旻双决眦。本来面目见苍厓,笼罩谁加青与紫。

乾坤无心四时改,万变消沉一真在。古人观物复今人,秋色无端几千载。

君不见邹君得此爱如玉,长卷装潢更犀轴。何当携上九龙巅,南望湖天送孤鹜。

山中送春三绝 其三

明代 邵宝

苦雨却怜新水涨,喜晴还怪野花开。野花径畔春将去,新水桥边晚未回。

试曲水

明代 邵宝

正月已尽二月来,梅花半落杏初开。山中新作兰亭水,明日同人试一杯。

奉怀素翁先生

明代 邵宝

旧隐归来长薜萝,江湖风雨两秋过。山中岁月空閒在,天下经纶奈老何。

酒熟漫邀邻叟饮,诗成还对社翁歌。二泉病客怀思渴,安得南飞酌海波。

煨橘次匏翁

明代 邵宝

长安冰雪里,金橘讶团团。有味须凭火,多情自弄丸。

消融何处妙,分剖个中难。香似风前采,色非霜后看。

侑觞真胜蜜,出鼎或疑丹。题数曾书寄,盟功及燧钻。

未论生与熟,独爱苦兼酸。明日春阳动,烦君别荐盘。

得兰畹和章再用前韵

明代 邵宝

画里巾曾见大苏,短檐高桶旧相呼。直须唤醒千年梦,赤壁舟中认故吾。

寄钱子推是日子推宿山中

明代 邵宝

病不登山梦到山,也知高兴在松关。云随社老看碑去,风送邻僧供茗还。

无石似龙还画葛,有崖如玉合书颜。更烦题我新精舍,脩竹千竿屋数间。

邃庵诗

明代 邵宝

长安陌上结书屋,庭院沈沈几纡曲。最深者号文密房,如度层云入幽谷。

主人峨冠讲且读,上溯虞唐犹未足。手探元化玄更玄,诸生拱侍森如玉。

原泉滔滔放四隩,始知大雅歌穆穆。声宏以实理则然,陋彼寻常事边幅。

陵莪菁菁时雨沐,不出户庭人望属。乍闻俎豆复军旅,平视边隅如辇毂。

隐微知谨公所独,至虚生白能旁烛。苏公漫说风水涣,邵子閒吟地雷复。

我曹浅薄徒有目,辱许升堂载瞻肃。行行深入得大观,何处湘南还岳麓。

邵宝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