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十六日悔未及月华呈同赏诸君子

十六日悔未及月华呈同赏诸君子

明代 邵宝

睡魔酣处月曾华,向我翻嫌见者誇。地下不知光是日,天边空指色如霞。

晚来真合归谁咎,老去犹将拜此嘉。何许广寒堪问信,冰轮冉冉海东涯。

诗人邵宝的古诗

与成与与新复至

明代 邵宝

今辰复何辰,二妙来不独。短刺方在门,清风已深竹。

袖中有珠玑,投我忽盈匊。伯仲皆文星,胡不照天禄。

城居自山林,足音喜空谷。相送冉泾涯,云洲起双鹜。

回首见游鱼,寒潭净如漉。

盛别驾还自叙州

明代 邵宝

蜀道归与鬓未皤,叙州功比汉州多。金鱼初拜明廷赐,彤管还收野老歌。

嘉客可人来只尺,大夫能赋兴如何。相逢且问东皋子,泽被横江尚有波。

寄谢陈中丞

明代 邵宝

御河流水逐潮回,南去风帆不用催。千里驱驰劳远计,百年经略见雄才。

地当海浦非他镇,城倚天津复此台。病眼临分重回首,拱辰楼迥晓烟开。

答如山

明代 邵宝

南沙亭上有书来,安得新晴月满台。赋罢豳诗对风雨,江天漠漠鸟双回。

怀管司训

明代 邵宝

履违公府十年多,门刺因君两度过。门母寿能成旷典,郎君政不负高科。

晚风海上吹寒菊,秋雨江南熟早禾。更爱儒官成绩远,手栽桃李听弦歌。

两节妇诗

明代 邵宝

姑哭良人十载前,妇哭良人十载后。夜深星月入空帷,一盏青灯两相守。

姑前孀居二十四,妇后孀居一十八。谁言人事有易难,两节相成竟颃颉。

姑心竹有节,妇心井无波。文章师傅史迁笔,姑兮妇兮千载名不磨。

煨橘次匏翁

明代 邵宝

长安冰雪里,金橘讶团团。有味须凭火,多情自弄丸。

消融何处妙,分剖个中难。香似风前采,色非霜后看。

侑觞真胜蜜,出鼎或疑丹。题数曾书寄,盟功及燧钻。

未论生与熟,独爱苦兼酸。明日春阳动,烦君别荐盘。

赠郴阳何都宪子元巡抚云南 其二 述职方事

明代 邵宝

疆圉萧条轸帝心,职方使者奉纶音。西关不杖张骞节,北野真赍郭隗金。

秋水骅骝千里近,春风苜蓿四郊深。燕云一望连秦树,剩许山川入壮吟。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 其五 全真馆

明代 邵宝

何处适馀兴,寻师谈道经。隔桥云满屋,钟磬晚泠泠。

寄周都宪文化

明代 邵宝

病馀思见故人难,东浙山川入画看。风雨百年多幻景,江湖万里几惊湍。

尊前每进新鸠杖,箧里还看旧豸冠。尚忆虔州同驻节,郁孤台上望长安。

宿池江 其二

明代 邵宝

放船泊中洲,不住亦不流。爱风当南港,畏日背西邱。

浩歌待明月,解带倚柁楼。水花向我笑,我意方悠悠。

怀山中草堂

明代 邵宝

十日不到超然堂,泉声隔竹高云凉。山中本爱白日静,台下已谢青春忙。

行支削棘立高处,坐隐槁梧穷大方。祇须假我三伏尽,沧浪歌里棹相将。

赠惠训术秋山

明代 邵宝

甲子须臾信矣无,人间元亦有蓬壶。等閒悟得循环理,坐倚高松看海枯。

十四夜观冯佥宪大父戒轩公手制灯屏

明代 邵宝

尊壶左右鼎当中,上有灯屏出祖翁。政爱千缸光映月,更闻双管韵乘风。

一时文字饮方洽,四世姻亲讲未穷。忽报山人折梅至,风雩还忆二泉东。

屯田二首寄胡用晦 其二

明代 邵宝

边塞少雨雪,岁丰亦如荒。相逢莫相问,丰荒两无望。

荒岁固饥饿,一死足以当。幸哉遇丰年,诛求益遑遑。

有生不如死,长恸天苍茫。

虚庵陈郡公建道南书院

明代 邵宝

书堂新建古城阴,巨榜高题属意深。吾道北南还一脉,斯人今古本同心。

妙从活水生时得,乐向光风起处寻。教思无穷归有道,朱弦休叹少知音。

得月为星士作

明代 邵宝

与客讲虚中,明月照我怀。怀中亦有月,元从天上来。

送陈都宪赴南台

明代 邵宝

雄都镇南服,江流走其隈。惊风鼓高走,驾御须公才。

公船树双帜,令重御史台。轻裘兀中坐,一鼓千艘开。

江灵戒百神,前驱步浮埃。有陈既如云,有声复如雷。

见将不见水,颓波为之回。周流有馀暇,独起吊古怀。

汉功陋昆明,天堑胡为哉。巍巍皇祖业,万载恒规恢。

安危系所修,愿见封章来。

素翁诗来内改一联乃复次韵以答

明代 邵宝

赏罢松庵二老松,山灵应识古仪容。徐行日转池边树,静对云生江上峰。

宪节秋风伤旧别,郊坛春雨忆初逢。年来谢病沧洲远,只有怀贤意未慵。

正月二日避客山中遇雪

明代 邵宝

绮塍得雪净无尘,指点蓉湖别有津。北墅愿为西道久,青山争爱白头新。

出城避客事非急,入寺逢僧意却真。梅花折来放且未,东风吹手正频频。

邵宝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