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佘翔
沽来浊酒意如何,半醉当筵一放歌。江上千条彭泽柳,不知曾似客愁多。
魏贞女诗
烛烛空中月,没且含光辉。猗猗谷中兰,芬馨死不移。
温温魏氏女,皎皎琼树姿。既娴内则训,亦诵柏舟诗。
伊昔聘林家,皓首以为期。君子溘朝露,吁天涕涟洏。
匍匐奔其丧,相殉分所宜。高堂未展谒,况在天一涯。
罗帷为谁设,膏沭为谁施。妯娌纷喋喋,宁知我心悲。
水浆不入口,焉问渴与饥。一朝复一夕,视死甘如饴。
从容下九原,岂曰生结缡。但作连理树,一抔土相依。
百卉媚春阳,霜露且先萎。何如松与柏,郁郁岁寒时。
嗟嗟魏氏女,贞心迈等夷。共姜千载后,芳名史并垂。
寄沈灵翊
片月亭亭挂碧霄,扁舟夜趁海门潮。风流何处思公子,寒倚花前斗柳腰。
朝云墓
为雨阳台去不还,孤坟寂寞委空山。禅林舞袖当年事,啼鸟春风一梦间。
催牡丹
春色已平分,名花犹未吐。把酒一酬之,我歌花且舞。
题霞林林氏别业 其一
南华读罢倚雕阑,十八娘家荔子丹。玛瑙盘中珠错落,文园消渴好加餐。
送了义上人还普陀
云中开宝刹,碧海信浮槎。一火空尘劫,诸天护法华。
随缘飞片锡,发愿礼三花。从此皈依处,禅心定洛迦。
春日卢封君招游南郊
杨柳青青桃李花,逍遥仙杖属君家。南山松柏歌春酒,北阙鹓鸾宠岁华。
书报瑶池迎载胜,诀传勾漏旧丹砂。安期来进如瓜枣,笑指扶桑五色霞。
寿林母
彩婺辉辉映北堂,承欢戏舞日初长。文章五色联华萼,环佩千年集凤凰。
果献蟠桃堆玉案,香飘丛桂袭霓裳。翩翩青鸟前为寿,春酒瑶池乐未央。
重阳前一日送周元孚还楚 其二
篱下菊盈把,尊前客尽欢。讵容风雨妒,新月满长安。
雨中溪亭即事
一溪春水绿平桥,野老临流酒一瓢。多少新诗吟不就,东风吹雨滴芭蕉。
题姚明府亭 其二
光禄池亭向水开,郎官青鬓赋归来。桑田沧海须臾事,竹下何妨数举杯。
春日送立雨叔读书赤桥四首 其三
一瓢春酒听流莺,花外停桡见友生。醉藉阶前书带草,几回仙掌梦金茎。
赠周服卿花竹图
兴来濡墨据胡床,花竹丛生百和香。若使临妆窥彩笔,乔家能不妒周郎。
题南郭别业 其一
一气散鸿濛,万汇纷天壤。局促辕下驹,无乃婴世网。
所以古达人,翛然濠濮想。鱼鸟日相亲,林木耽苍莽。
子也乐郊居,白云缔幽赏。昏日憺忘归,超然神自爽。
仰眺烟峦姿,俯聆溪濑响。衡门足栖迟,无劳歌独往。
上赵王 其一
朱邸如云王气中,邺都形胜万年雄。自从汉室分茅后,带砺山河誓始终。
秋日閒居和张隆甫韵 其三
地僻人稀到,清秋昼掩关。世随沧海变,心与白云閒。
烟淡萦长薄,林疏出远山。忽闻樵唱起,鸦带夕阳还。
春日送立雨叔读书赤桥四首 其二
柳色阴阴映白塘,沧浪万顷浣花香。试看刘向传经处,夜夜青藜照草堂。
秋日游山
天马西来接九华,楼台十二俯人家。东邻酒熟南山近,可许柴桑醉菊花。
黄山七景 其五 丹洞
石洞云深白日寒,鼎中砂熟跨飞鸾。若教解得刀圭诀,何处烟霞不可餐。
春日集郑仲蔚环翠亭拈四支韵
荣阳谁似郑当时,爱客开尊花满枝。槛外翩翩穿蛱蝶,檐前恰恰啭黄鹂。
谈深挥麈供茶椀,兴剧呼卢覆酒卮。风送香炉烟袅袅,春生书带草离离。
游鱼出水争相沫,归燕寻巢定不移。李郭神仙元我辈,应刘词赋总吾师。
藉兰欲待城头月,刻竹还敲谷口诗。弹铗歌来狂态发,唾壶击罢壮心悲。
留连醉后忘归路,倚杖柴门倒接䍦。
佘翔
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609篇诗文
西湖同蔡幼公马从甫冯咸甫作
题元妙观五松
秣陵逢孙子真感其先酒楼事赋而赠之
赠别吴文中 其一
槜李舟中题扇头梅花寄程君衡
寄吴山人
题姚明府亭 其一
寿郑雪窗九帙诗
西亭宗正挽诗
山行有怀
题小山宗侯狎鸥汀 其一
赠别陈本容 其三
送李孝甫太仆还明州兼报沈嘉则
赠道昭荣膺冠带
西岩杂咏 其十一 翠云台
题武彝 其四
林草亭北郭别业同石陈诸君子作 其三
登喝水岩同郑文蔚赋
三洲十景 其二 海寺疏钟
赠别陈本容 其五
寄重甫
龙泉歌赠黄尧衢
酬杨伯海见赠
象教精舍为孔阳宗作
别林及甫 其一
题林德夫东山别墅 其十
兰溪舟中怀吴元瑞
挽果轩叔 其一
赠袁伯益
赋得东山屐
挽徐子瞻明府 其四
喜杨道行徵会濮上呈李伯承穆敬甫陈翼甫
题九鲤湖九首 其八 棋枰
寿许隐君为希旦尊人作
泊槜李呈方廷对
题沈纯甫绿萝庄 其三
雨夜宿文蔚斋中
送友人下第归新安
送李太守归乡 其七
答程慧父
和陈尧勋游赤壁
壶庄八咏 其八 双鹤飞翀
赠别陈本容 其四
寄游宗谦
许由墓
李伯承西园催菊
送郑士亮游吴 其三
题林德夫乐丘 其八 春草池塘
题隆甫小像
赠郑观察
郑观察茂
登香山寺
赠吴应祈 其二
吴伯时招游北郭同方嗣宗作
舟中寄别诸同社 其四
武陵别诸君子余戊子春客武陵时与诸君子作湖山游甚适天涯春尽忽尔 ...
赋得春深五凤城送方伯文之京
夏日馆张以正以济餐秀园留题兼呈吴宗甫 其二
壶庄八咏 其七 一峰中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