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元夕雨雪戏占 其二

元夕雨雪戏占 其二

明代 申佳允

元夕燃灯阴亦暖,红裙谁耐坐深闺。只因笙管吹心去,新著春鞋不怕泥。

诗人申佳允的古诗

观麦

明代 申佳允

雨霁新晴湿野田,花城十里麦秋天。微官羞列循良传,大有应书太史篇。

赠姬太仆太仆旧滕令也滕陷太仆死之赠今官子琨为户部郎乞诗赠焉

明代 申佳允

天荒尘日霾,谷撼沙风谡。寒戍吹悲笳,严城拂迅镞。

群甝积野丛,万狸窜厓渎。妖虹繁炎飙,兵焰毒龟麓。

纠桓鸟兽讧,刀戟烟云缩。三日黯琴凫,孤军惨髅髑。

楼橹横危埤,韔弓悬磬婺。嚼龈喷雪寒,渍血溅霜肃。

紫电气阴森,青史星光昱。强哉昔常山,岿然今太仆。

赠李聪峦 其二

明代 申佳允

孝廉船泊藕华滨,醉眼横看捧檄人。醉色虹霓龙剑气,十年风雨建章春。

浮云碣石金茎瑞,池草寒塘玉树新。落落中原吾辈在,花砖睥睨绿莎茵。

同熊辉玉苏石公渡河感赋

明代 申佳允

檄传东海又横戈,浩浩洪流感慨多。我辈为情原似水,此心不共有如河。

悬旌一扫欃枪气,击剑争闻欸乃歌。无恙布帆春色老,扁舟酾酒问重过。

过大廷尉张浒东先生故居 其一

明代 申佳允

勋庸那复怅夷陵,春敞龙门喜乍登。春以素盟知世胄,事从父老问中丞。

恒山犹借甘棠荫,浚水应腾桂玉称。回首午桥开府墅,松楸似此郁葱曾。

甲申元旦

明代 申佳允

澄襟危坐认元正,隐隐钟声入曙更。烽火梦馀天欲旦,霰霜阴尽日为明。

千官袍笏春烟合,一夜屠苏旅炊清。滏水石桥残雪绽,紫筠绿树忆峥嵘。

秋兴集古 其八

明代 申佳允

天际秋云薄,床前明月光。无由一化羽,回立白苍苍。

赠李聪峦 其一

明代 申佳允

赤羽朱旗映翠銮,风尘落魄旅情难。云霄敢负山涛鉴,霜雪休弹贡禹冠。

高馆疏灯悬夜雨,春沟红叶拂晴澜。青湘片玉千秋合,桂树怀人慰瘦栾。

怀归 其二十

明代 申佳允

非不春明恋,其如风雨何。孤烟归大麓,晓日渡滹沱。

缥缈空声相,鸿蒙发啸歌。佛楼霄汉迥,醉眼碧嵯峨。

三月十一日宿天宁寺

明代 申佳允

妙香疏磬宕新烟,花雨霏微一澹然。餐素相人犹相马,泪馀忧国更忧天。

村帘寒食悬千里,竹院浮生悟小年。鸟静孤云衔塔影,青岚窈窕夕阳还。

登刻凤楼怀李小有

明代 申佳允

仙李当年寓此楼,下楼倏忽已三秋。每于棋罢閒登眺,搔首浑如天际头。

刻凤主人曾到鲁,邸逢小有话离苦。重来楼上问何期,日选十三月选五。

五月明朝恰十三,计程三日至清源。先期不见飞鸿信,予怀渺渺默无言。

安得翩然蚤握手,楼头十日留小有。如云楼下订前盟,一曲长歌百斗酒。

炼城口阅工

明代 申佳允

水来天上险黄河,牛马风烟日日过。雁落长堤寒杵动,鸿飞中泽夕阳多。

荆隆一夜桃花发,练苑三秋瓠子歌。收得安澜碑勒绩,禹功楼上望仙舸。

雪霁登谢公墩

明代 申佳允

苍茫俯眺冶城横,洒酒凌虚醉晓晴。洒寺烟斜林影澹,钟山瑞霭雪花明。

风流点缀围棋事,凭吊霏微蜡屐情。缥缈谪仙诗句老,荒台古树自峥嵘。

过大廷尉张浒东先生故居 其四

明代 申佳允

十年南北渺双鱼,浚水新除六月书。浚芾棠阴留召泽,缤纷玉树拂潘舆。

两河声著鸣珂巷,四壁诗留退食居。公子风期殊落落,懒于官舍曳长裾。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二

明代 申佳允

金谷春光烂锦丝,和风吹拂万年枝。碧云名谪青云里,玉液恩浓太液池。

怀归 其十三

明代 申佳允

黄沙村坞合,层树数衡门。灵雨浸畬径,麦秋灌菉园。

烽烟客梦绕,鸡黍古风存。半隐双扉寂,栖迟问主恩。

哭贾襄一

明代 申佳允

三载惭无赫赫名,去时赢得士民情。相思一夜并州梦,月色秋声满故城。

自序

明代 申佳允

凄凄风雨夕,俯仰更谁论。束带趋承更,惕惕戒晨昏。

爰览山川胜,春晴照白门。荡然天地在,庶几吾道存。

睥睨浮云意,啸歌金石文。慷慨随所如,形骸若为珍。

此行殊寥廓,玉汝以渊源。

赠熊辉玉广文

明代 申佳允

南州高士久驰声,载酒玄亭韵骨清。虹气一天龙剑合,祥光百里德星明。

文章君岂青毡老,肝胆吾将白水盟。落莫相看交道古,纷纷轻薄自人情。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其四

明代 申佳允

行行古道问仙踪,驴背驮来睡眼矇。莫道仙缘非易结,仙乡今在睡乡中。

申佳允

申佳允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15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