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申佳允
箫鼓花城处处声,衙斋命酒牍尘清。踏歌断续屏音乱,烛焰参差火树明。
香入诗脾梅问约,寒侵韵骨雪寻盟。春风淡宕弦笙沸,卧理閒舒乐只情。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其四
行行古道问仙踪,驴背驮来睡眼矇。莫道仙缘非易结,仙乡今在睡乡中。
春兴 其八
春明愁绪倚青柯,细雨孤尊此啸歌。细事物华馀汗马,朔云边月悟烟萝。
浮丘山畔悬丹灶,菡萏池台挂碧蓑。矫首看天天远近,吟髭如雪夜来多。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二
金谷春光烂锦丝,和风吹拂万年枝。碧云名谪青云里,玉液恩浓太液池。
王给谏之晋
氤氲积河雒,荡宕水瀰瀰。高慧追前水,秀挺产灵姿。
三辅汉循良,梧垣振风规。抗笔摇青霄,折槛鸣赤墀。
劲骨激高倡,素气敛冲夷。焚香而隐几,悠悠證退思。
羡门子何人,仰止是吾师。
寄祝杨春台同年
吾郡同年十七人,惟君与我情更亲。地分百里虽悬隔,梦寐周旋笑语频。
一日君来谒太守,留连萧寺三更酒。约予共作清源游,鸡黍相邀不置口。
长至才过践素盟,奚囊驴背到甘陵。款扉倒屣欢迎入,下榻挑灯意气横。
畅饮高歌几日夜,忽闻兵逼遵阳下。匆匆分袂整归鞭,半扰离忧半恐怕。
冬尽都门报解围,春光倏忽柳花飞。小窗偶坐翻年谱,二月知君诞降时。
不谓同年尔我独,同年同月伊为熟。只兹明媚仲春天,廿九为予君廿六。
选箑题诗代举觞,维祺首为祝高堂。兰芽蚤接琼林瑞,棣萼平分桂树香。
大物明年知唾手,南宫奋发仍黄耇。同飞愿得附青云,予亦因之而不朽。
临淮道中
驱车巉石路,日暮倦高翰。山郁衔青霭,星微澹野澜。
敲诗灯焰逼,拂剑旅魂安。名胜乾坤在,霜风木榻寒。
搏云吟 其四
波纹苔绣艳高春,青枣黄芽混沌人。笑破莲花踏秋雨,白茅双屐紫阳巾。
怀归 其三十
桑乾河水白,无恙挂秋帆。雪满高人屧,风吹隐士衫。
论交俱六吉,阅世欲三缄。苍莽恒阳树,天风振石巉。
怀归 其三
滏水午桥曲,遨游即锦江。鸥盟依雪棹,渔酤泛春缸。
仕迹惭冰镜,乡心傲碧幢。入林甘自矢,漫隐学南淙。
搏云吟 其六
山阁高严带雨眠,鹿踪鸥迹伴壶天。茫茫大地炎云毒,抱影萧疏玉麈寒。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一
白玉仙童吹紫鸾,飞来次第落洺干。他年乱舞琼筵上,赢得吴姬笑眼看。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八
云隔巫山十二峰,玄霜独酌醉思浓。莫愁应早归金屋,织女何须七夕逢。
赠郭子 其一
下榻留征骑,烧灯共客吟。万金烽火信,一夜故园心。
韵骨风尘老,交情契阔深。行行须郑重,兵气满山岑。
同熊辉玉苏石公渡河感赋
檄传东海又横戈,浩浩洪流感慨多。我辈为情原似水,此心不共有如河。
悬旌一扫欃枪气,击剑争闻欸乃歌。无恙布帆春色老,扁舟酾酒问重过。
赠别卢省潜
寒衙月霁客星悬,握手重期下榻缘。握火十年风雨夜,渔村一棹孝廉船。
烧灯醉拂青萍剑,击筑高吟白雪篇。魂逐笋舆飞梦绕,相思遮莫滏阳川。
金选部郎丽兼
大雅推前辈,领袖群采先。翩翩皇华节,蹀
搏云吟 其十一
摩天霹雳石尤风,鱼静蛟潜澹碧空。脉脉净香焚柏叶,五湖烟雨恰相容。
秋兴集古 其二
明月高秋迥,徘徊祗自知。凉风吹夜雨,摇荡菊花期。
闻邹县大兄谪官
风尘潦倒折腰难,回首浮云问鹖冠。梦入寒庐惊夜雨,池塘诗思落河干。
壬申初度
崧高惟岳愧生申,狗马微辰又值春。萤火十年孤子泪,风尘初度宰官身。
衣冠客集称觞满,玳瑁筵开戏綵新。去岁草堂今日宴,泥金声到滏阳滨。
申佳允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150篇诗文
登刻凤楼怀李小有
搏云吟 其九
河上 其二
刘仪部士琏
元夕雨雪戏占 其四
上范质公先生 其二
过大廷尉张浒东先生故居 其三
赠别李非熊侍御
怀归 其十
帝京乐
宿普惠禅舍张太史如盘来晤
秋兴集古 其八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九
河上 其一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二
搏云吟 其三
元宵夜酌
吊刘烈妇
连白石前辈赠鹁鸽翁诗一章后学申子偶读而壮之次其韵
黎伯雍报最
搏云吟 其十二
于蕃侄备兵颖上过仪信宿
余侍御随车雨
咏汝南先祖姑太宜人
重阳前五日买菊数本招苏进士张中翰张户部小饮
独酌闻蛙
游清凉寺登江山一览亭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赠李聪峦 其二
怀归 其二十三
宿小宋
元夕雨雪戏占 其二
昼寝 其三
赠建德徐君显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五
李映碧给谏谪归 其二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七
黄粱祠
题卢邻虚别业 其三
读王肃敏公集
师张检讨居
赠郭子 其三
秋日有怀 其一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其一
怀归 其二十
白下再归倦焉卧病郡公枉顾衡门率尔赋谢 其一
搏云吟 其十
白下再归倦焉卧病郡公枉顾衡门率尔赋谢 其二
壬午除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