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申佳允
落日陟高原,台城秋树存。客劳湖影静,佛古塔光尊。
山宕僧能睡,竹深鸟不言。空虚皈片石,把臂欲探论。
雪霁登谢公墩
苍茫俯眺冶城横,洒酒凌虚醉晓晴。洒寺烟斜林影澹,钟山瑞霭雪花明。
风流点缀围棋事,凭吊霏微蜡屐情。缥缈谪仙诗句老,荒台古树自峥嵘。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九
章台柳色应知改,回首青青可奈何。莫恨瑶台无尔伴,云中好去觅仙娥。
秋兴集古 其六
野树苍烟断,人閒月影清。山空松子落,淅沥度秋声。
观麦
雨霁新晴湿野田,花城十里麦秋天。微官羞列循良传,大有应书太史篇。
生子回文
明月映弧桑,凤麟钟气香。擎杯喜夜永,熳烂启祯祥。
搏云吟 其十一
摩天霹雳石尤风,鱼静蛟潜澹碧空。脉脉净香焚柏叶,五湖烟雨恰相容。
于蕃侄备兵颖上过仪信宿
丝纶新下五云间,剑佩翩翩侍从班。屐踏衙斋惊齿折,铙歌吹送八公山。
寄祝杨春台同年
吾郡同年十七人,惟君与我情更亲。地分百里虽悬隔,梦寐周旋笑语频。
一日君来谒太守,留连萧寺三更酒。约予共作清源游,鸡黍相邀不置口。
长至才过践素盟,奚囊驴背到甘陵。款扉倒屣欢迎入,下榻挑灯意气横。
畅饮高歌几日夜,忽闻兵逼遵阳下。匆匆分袂整归鞭,半扰离忧半恐怕。
冬尽都门报解围,春光倏忽柳花飞。小窗偶坐翻年谱,二月知君诞降时。
不谓同年尔我独,同年同月伊为熟。只兹明媚仲春天,廿九为予君廿六。
选箑题诗代举觞,维祺首为祝高堂。兰芽蚤接琼林瑞,棣萼平分桂树香。
大物明年知唾手,南宫奋发仍黄耇。同飞愿得附青云,予亦因之而不朽。
登刻凤楼怀李小有
仙李当年寓此楼,下楼倏忽已三秋。每于棋罢閒登眺,搔首浑如天际头。
刻凤主人曾到鲁,邸逢小有话离苦。重来楼上问何期,日选十三月选五。
五月明朝恰十三,计程三日至清源。先期不见飞鸿信,予怀渺渺默无言。
安得翩然蚤握手,楼头十日留小有。如云楼下订前盟,一曲长歌百斗酒。
赠别卢省潜
寒衙月霁客星悬,握手重期下榻缘。握火十年风雨夜,渔村一棹孝廉船。
烧灯醉拂青萍剑,击筑高吟白雪篇。魂逐笋舆飞梦绕,相思遮莫滏阳川。
鸡笼山晚眺
师张检讨居
上谷郁英蔚,灏气涵渊穆。峭石逼嶙峋,孤烟浮大陆。
冠笏玉阶升,簪珥金瓯卜。红药雾霏霏,瑶草风谡谡。
霄汉翔凤鸾,霜雨凌鸿鹜。倚徙钟簴间,苍莽崧衡矗。
咏汝南先祖姑太宜人
月旦高悬画荻堂,神从地下欲相将。婺星久照宜人传,皎日长垂太史章。
有子能存千载祀,此身不死百年康。于公驷马临祠宇,彤管香留郁秀芳。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六
潇洒卢生意自如,樽前今日问何吁。想因素室传书后,天半飞来素女无。
昼寝 其四
奔走以劳而倦,栖迟惟静则清。閒窗再寻午梦,奚奴莫下棋声。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一
白玉仙童吹紫鸾,飞来次第落洺干。他年乱舞琼筵上,赢得吴姬笑眼看。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八
云隔巫山十二峰,玄霜独酌醉思浓。莫愁应早归金屋,织女何须七夕逢。
怀归 其二十五
蓬荜临寒井,春栏忆共凭。一行膺绂组,十载隔晨兴。
罗雀堪题署,冥鸿亦避缯。春阴临大伾,矫首欲飘凌。
怀归 其二十一
秣马晨征意,心旌乱晓衙。低回怜鹤影,消息问藤花。
紫藓春前绿,娄山雨后霞。丰林千里梦,渺渺落天涯。
搏云吟 其二
冶岚浓澹竹风閒,万派红光迸火然。惊眼怒涛声触树,千层旭霭一晴川。
申佳允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150篇诗文
闻广文贾襄一被劾
赠李台臣 其一
搏云吟
李侍御谟
怀归 其十一
读王肃敏公集
河上 其一
壬午除夕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其四
怀归 其十六
季夏仝李郁林卢省潜卢静虚刘建侯郊外泛舟归饮贾襄一书舍
宿小宋
秦淮夜泛
题瀛国太夫人寿册
三月十一日宿天宁寺
搏云吟 其十二
怀归 其十
元夕雨雪戏占 其一
余侍御如车雨
秋兴集古 其二
炼城口阅工
赠建德徐君显
怀归 其三十
怀归 其二十八
秋夜宴集
赈饥
壬申初度
怀归 其三
怀卢邻虚
元宵萧雨寄怀小有
传胪日马上口占
元夕雨雪戏占 其二
怀归 其十九
搏云吟 其五
赠别李非熊侍御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五
赠别卢邻虚
寓清河闻警
帝京乐
秋兴集古 其八
春兴 其八
王给谏之晋
上范质公先生 其二
赠郭子 其一
清狱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二
重阳前五日买菊数本招苏进士张中翰张户部小饮
赠姬太仆太仆旧滕令也滕陷太仆死之赠今官子琨为户部郎乞诗赠焉
自序
过大廷尉张浒东先生故居 其四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赠别徐纮亭
白下再归倦焉卧病郡公枉顾衡门率尔赋谢 其一
杨椒山先生祠
黎伯雍报最
怀归 其十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