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黎伯雍报最

黎伯雍报最

明代 申佳允

才子专符捧御除,循良今上雒阳书。循城花绣潘安宅,万树棠甘召伯闾。

丹凤诏来云作锦,双凫舄下雨随车。长安近日虚铨席,翘首新纶出帝居。

诗人申佳允的古诗

课士

明代 申佳允

落落文星璧水清,中原牛耳怅寒盟。草玄乍厂谈经席,问字偏含下榻情。

剑合虹霓成五色,赋裁珠玉动连城。春林载酒听黄鸟,遮莫嘤嘤唤友声。

宿普惠禅舍张太史如盘来晤

明代 申佳允

群峰乱石踏青霜,骀宕秦淮水一方。骀国烟花容我辈,东篱风雨过重阳。

寺衔野树窥青霭,杯落藤花问旧狂。寒夜霜钟惊旅梦,乾坤漠漠塞云荒。

同熊辉玉苏石公渡河感赋

明代 申佳允

檄传东海又横戈,浩浩洪流感慨多。我辈为情原似水,此心不共有如河。

悬旌一扫欃枪气,击剑争闻欸乃歌。无恙布帆春色老,扁舟酾酒问重过。

王给谏之晋

明代 申佳允

氤氲积河雒,荡宕水瀰瀰。高慧追前水,秀挺产灵姿。

三辅汉循良,梧垣振风规。抗笔摇青霄,折槛鸣赤墀。

劲骨激高倡,素气敛冲夷。焚香而隐几,悠悠證退思。

羡门子何人,仰止是吾师。

赠郭子 其一

明代 申佳允

下榻留征骑,烧灯共客吟。万金烽火信,一夜故园心。

韵骨风尘老,交情契阔深。行行须郑重,兵气满山岑。

搏云吟 其十一

明代 申佳允

摩天霹雳石尤风,鱼静蛟潜澹碧空。脉脉净香焚柏叶,五湖烟雨恰相容。

题卢邻虚别业 其一

明代 申佳允

东坰亭傍横塘水,霞浸波痕影借莲。载酒日来聊漱石,凉阴偏趁片云天。

怀卢邻虚

明代 申佳允

南浦春深汎鹢舟,烟光树色午桥头。吟魂幻作清漳梦,舄影双飞刻凤楼。

甲申元旦

明代 申佳允

澄襟危坐认元正,隐隐钟声入曙更。烽火梦馀天欲旦,霰霜阴尽日为明。

千官袍笏春烟合,一夜屠苏旅炊清。滏水石桥残雪绽,紫筠绿树忆峥嵘。

壬午九日口占

明代 申佳允

去年今日到滁州,太仆先生折柬留。太乐亭前苍树直,阳明祠上晓霜稠。

烟云天纵双眸入,风日山容二客游。荻港未荒三径在,黄花一笑故园秋。

闻广文贾襄一被劾

明代 申佳允

弹章何事到寒毡,归路萧萧侠骨坚。道巳将穷文未丧,世皆欲杀我犹怜。

青山白社囊新草,赤水丹炉谱大还。荒芜故园松菊老,一犁春雨汶阳田。

传胪日马上口占

明代 申佳允

马逐香尘走帝邦,雪霜十载破萤窗。沙堤揽辔频回想,敢竞看花汎曲江。

秋夜宴集

明代 申佳允

苔痕树影鹿床凉,冰雪相怜万感忘。暑逼疏藤云濯濯,雨回寒篴月苍苍。

半歌半啸新诗侠,非谑非骚旧酒狂。宦海天涯青眼合,春华偏艳柳渔乡。

吊刘烈妇

明代 申佳允

卫国有烈女,高风俗可维。形骸委土木,巾帼傲须眉。

冰雪霏烟树,松筠覆野碑。三年官愧我,为补柏舟诗。

余侍御随车雨

明代 申佳允

骢马南行豸绣香,如焚天气忽生凉。随车喜洒平原雨,驱魃惊回御史霜。

灵贶有权何杲日,麦秋无恙即甘棠。商霖遍慰瞻霓处,岂独流膏在滏阳。

冉子祠

明代 申佳允

烟火寥寥瓜井村,秋风落日伯牛坟。岿然老树碑阴矗,岚影波光拂垄云。

仰止斯人名不腐,科悬德行书悬谱。平原宾客气如虹,沙草榛芜何处土。

半世车尘历落中,九京赢得郓侯封。一抔伏腊惊樵牧,灵雨春滋卉木秾。

传浴温泉事恍忽,石青篆碧探残碣。闻风兴起古今情,何问衣冠何问骨。

赠别驾王仁之

明代 申佳允

藜光照映极星高,白社青山醉浊醪。白水盈盈悬剑履,浚郊孑孑愧旌旄。

骚坛久竖中原帜,宝气常涵别驾刀。何李沦亡春雪黯,乾坤同调属吾曹。

搏云吟 其五

明代 申佳允

琥珀光莹绿雪烹,漱松嚼石咀霜英。凌空缥缈群岩静,谱尽千春海岳程。

王祁连先生书荐相士

明代 申佳允

有客楚中来,叩门投双鲤。为谁寄书邮,云是王夫子。

夫子令邯郸,四野歌乐只。风尘髫稚中,期予天下士。

发祥扁敝庐,母节扬闾里。感此覆载恩,而敢忘没齿。

凫飞入长安,天涯真尺咫。今春解组归,扼腕遭谗毁。

梦魂楚山遥,捧读胡不喜。大业勖千秋,低眉欲愧死。

叮咛寄书人,相士莫踰此。惭予骨气酸,握手怜相视。

贫更苦赠贻,无计充行李。东郭一相招,浊酒淡于水。

尺素悬斋头,如坐春风里。

观麦

明代 申佳允

雨霁新晴湿野田,花城十里麦秋天。微官羞列循良传,大有应书太史篇。

申佳允

申佳允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15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