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申佳允
空斋不耐寂,乘兴数登楼。问月敲棋夜,翻书下榻秋。
烟光四野合,云树一天浮。吟眺浑忘去,凭栏豁醉眸。
独酌闻蛙
风散浓云月色开,柴扉半掩独衔杯。休嫌幽士贪岑寂,鼓吹城南远送来。
怀归 其十六
荒冢荆榛里,溪桥细雨天。浮名销白日,流水托朱弦。
尘满横戈地,云生落照边。猿鸣空谷外,凭吊亦跫然。
赠张通政重光
霏微雪径掩莓苔,绿野烟花炤紫杯。皎月双枝今玉树,春风八座大银台。
赢输弈局青山老,醒醉禅锋白社开。泉石依然蓬岛在,蒲轮天上问盐梅。
赠熊辉玉广文
南州高士久驰声,载酒玄亭韵骨清。虹气一天龙剑合,祥光百里德星明。
文章君岂青毡老,肝胆吾将白水盟。落莫相看交道古,纷纷轻薄自人情。
登卢见白新楼 其二
王祁连先生书荐相士
有客楚中来,叩门投双鲤。为谁寄书邮,云是王夫子。
夫子令邯郸,四野歌乐只。风尘髫稚中,期予天下士。
发祥扁敝庐,母节扬闾里。感此覆载恩,而敢忘没齿。
凫飞入长安,天涯真尺咫。今春解组归,扼腕遭谗毁。
梦魂楚山遥,捧读胡不喜。大业勖千秋,低眉欲愧死。
叮咛寄书人,相士莫踰此。惭予骨气酸,握手怜相视。
贫更苦赠贻,无计充行李。东郭一相招,浊酒淡于水。
尺素悬斋头,如坐春风里。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二
不献蟠桃唱竹枝,愿君富寿更多儿。明春再祝长安道,同上红楼续旧词。
宿小宋
一带河流抱浚城,寒烟野杵古林平。依稀渡蚁桥头月,照破尘颜一榻清。
壬申初度
崧高惟岳愧生申,狗马微辰又值春。萤火十年孤子泪,风尘初度宰官身。
衣冠客集称觞满,玳瑁筵开戏綵新。去岁草堂今日宴,泥金声到滏阳滨。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七
何姑曾共泛螺舟,咫尺相思天际悠。恨杀青鸾无处觅,春风醉过岳阳楼。
课士
落落文星璧水清,中原牛耳怅寒盟。草玄乍厂谈经席,问字偏含下榻情。
剑合虹霓成五色,赋裁珠玉动连城。春林载酒听黄鸟,遮莫嘤嘤唤友声。
季夏仝李郁林卢省潜卢静虚刘建侯郊外泛舟归饮贾襄一书舍
乘兴飘摇一叶舟,阆仙许我过斋头。青毡趺坐翻书帙,白眼斜看醉酒瓯。
树隐蝉声方噪暑,风生羽扇忽惊秋。归来不尽登临意,何日联翩续壮游。
题卢邻虚别业 其四
螺舟只欲汎霞觞,一镜盈盈望欲狂。归去溪云飞入梦,吟魂日绕藕花香。
搏云吟 其二
冶岚浓澹竹风閒,万派红光迸火然。惊眼怒涛声触树,千层旭霭一晴川。
赠李聪峦 其二
孝廉船泊藕华滨,醉眼横看捧檄人。醉色虹霓龙剑气,十年风雨建章春。
浮云碣石金茎瑞,池草寒塘玉树新。落落中原吾辈在,花砖睥睨绿莎茵。
秋夜宴集
苔痕树影鹿床凉,冰雪相怜万感忘。暑逼疏藤云濯濯,雨回寒篴月苍苍。
半歌半啸新诗侠,非谑非骚旧酒狂。宦海天涯青眼合,春华偏艳柳渔乡。
炼城口阅工
水来天上险黄河,牛马风烟日日过。雁落长堤寒杵动,鸿飞中泽夕阳多。
荆隆一夜桃花发,练苑三秋瓠子歌。收得安澜碑勒绩,禹功楼上望仙舸。
师张检讨居
上谷郁英蔚,灏气涵渊穆。峭石逼嶙峋,孤烟浮大陆。
冠笏玉阶升,簪珥金瓯卜。红药雾霏霏,瑶草风谡谡。
霄汉翔凤鸾,霜雨凌鸿鹜。倚徙钟簴间,苍莽崧衡矗。
搏云吟 其十一
摩天霹雳石尤风,鱼静蛟潜澹碧空。脉脉净香焚柏叶,五湖烟雨恰相容。
渡河阅兵
春风百里大河清,酾酒临流欲洗兵。帆影低垂迷野渡,浪花高溅射霓旌。
登舟气夺萑苻魄,鸣镝音连欸乃声。青野尘恬烟火寂,桑麻踏遍话阴晴。
申佳允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150篇诗文
河上 其二
赠别徐纮亭
秋兴集古 其七
搏云吟 其十二
见圣堂感赋
赠别卢省潜
秦淮夜泛
壬午除夕
余侍御随车雨
搏云吟 其七
搏云吟 其八
赠建德徐君显
怀卢邻虚
吊刘烈妇
三月十一日宿天宁寺
元夕雨雪戏占 其四
临淮道中
于蕃侄备兵颖上过仪信宿
自序
水平感赋
赠李台臣 其一
刘仪部士琏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其二
搏云吟 其九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四
观麦
宿普惠禅舍张太史如盘来晤
怀归 其三十
王给谏之晋
鸡笼山晚眺
夜泛
赠姬太仆太仆旧滕令也滕陷太仆死之赠今官子琨为户部郎乞诗赠焉
秋兴集古 其二
甲申元旦
河上 其一
怀归 其二十八
怀归 其三
春兴 其八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八
登刻凤楼怀李小有
赈饥
雪霁登谢公墩
帝京乐
黎含中招饮双㙮寺
读王肃敏公集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其三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一
重阳前五日买菊数本招苏进士张中翰张户部小饮
白下再归倦焉卧病郡公枉顾衡门率尔赋谢 其一
怀归 其二十一
闻广文贾襄一被劾
游黄梁祠即景杂咏 其四
搏云吟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