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沈守正
卷舌唾东海,扬裾蹴塔巅。云争生客坐,日隔下方烟。
问水来何远,乘潮不辨天。孤城千百户,广野一蜗蜒。
听行春伎歌
听惯吴娃似发歌,妖喉越调恣情吪。傍人道我桓子野,拍拍惟闻唤柰何。
饮涧西桥同谷王贞伯子山闻持树
石桥碧涧又斜晖,人有高情寄翠微。入坐秋声催叶下,当杯宿鸟乱云归。
僧无俗韵供排笑,酒散凉风恣指挥。昏赤穿林灯影细,草头零露遍濡衣。
山阴逢朱晋明
山阴十月政秋冬,短鬓萧萧叹尔同。詶对三人俱苜蓿,别离八载总飘蓬。
禹陵突兀名山古,大海苍茫灏气通。鸿雁两行俱旧好,可怜踪迹亦西东。
送畲伯生归新安
落叶如朝雨,鸟栖寒复惊。奈何当此日,又送故人行。
江月船头酒,松风梦里声。迟君烹雪水,莫待柳条更。
秋日山居 其一
何以散廓落,下山复上山。白云怀袖里,红树有无间。
赠柴云倩 其三
鲲翅日图南,江花笔阵酣。胸涵秋涧水,眉带夕峰岚。
我有难堪七,君期不朽三。连舟复连骑,似蔗嚼逾甘。
秋送吴景先归休阳 其一
桐庐秋色老,水浅石棱寒。无复江陵快,应如瞿峡难。
缆人惊鸟起,客子倚樯看。廓落何须叹,还家菊未残。
秋日感怀 其八
半生落落负贫豪,万事如空问浊醪。纵使西风吹败叶,不教独奏郁轮袍。
赠巨先用长蘅画上限韵
谁能书杮叶,有客字符征。长驭韶可羡,秋云气欲凌。
烟霞三径僻,楼阁四时凭。吾愧扶风帐,栖迟尔代兴。
署中怀人十绝 其二 编修钱受之谦益虞山人迹潜誉远是将出矣
破龙山下惜居诸,子厌承明退著书。莫似茂陵常病渴,明光视草待相如。
辛亥中秋
今夕复何夕,兴怀有万端。山中连夜雨,客岁一人看。
桂湿飘无迹,林昏影独寒。浮生多舛错,应比月华难。
赠柴云倩 其一
三世托通家,从来见赤騧。稍能露头角,不喜醉琵琶。
日照琳琅树,风回锦绣霞。清芬一以接,捉手冂人夸。
题画怀柴式谷
万株古树万重烟,万仞波涛万顷田。极望平沙云影薄,不知何处是淄川。
秋日山居 其六
一片三生石,圆公不复来。行人寻古迹,野菊满山开。
灯夜咏所见 其一
小术接高衢,星河缀火珠。沿门看舞马,人□必神鱼。
燕燕莺莺者,三三五五俱。微闻红袖底,啧啧使君殊。
寄哭赵文度 其一
梦也连宵见,何期叹逝川。浮生悭六十,纸力定三千。
故友珍残墨,孤儿泣砚田。江南江北页,一展一汪然。
杨明府两湖德咏 其一
孝女祠边望锦舟,弦歌忽送武林秋。一江南北如衣带,今日讴歌昔日愁。
同罗玄甫章廷纶龚华茂集张石宗竹香斋时华茂将之练水
竹下频留客,尊前且纵歌。莫言同调少,只怪别离多。
凉月摇丛桂,轻烟澹薜萝。有情堪入赋,笔彩定如何。
秋日感怀 其六
何事群山不遍过,啸歌常在此山阿。十年屡见伤心事,恐有猿声惹泪多。
寄慰王宣佩下第
秋风辞建业,落日到祁门。壮士夜光在,还家无泪痕。
山川天改色,鸡鹜世呼群。吾道岂终否,襟期托岭云。
沈守正
(1572—1623)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无回。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都察院司务。工画,擅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雪堂集》。► 175篇诗文
秋送吴景先归休阳 其三
巨先归闻游天台诸胜诗以讯之 其一
秋日感怀 其一
灯夜咏所见 其二
岁暮舟行
挽许葵午
赠柴云倩 其四
赠吴符远并谢其借书末章及之 其二
赠李孝子
答曹能始示蜀草
送吴公子自天台归阳羡
霜降前一日怀休仲
赠湖州康半刺 其三
送朱修能 其一
入雍署
赠柴云倩 其二
谒朱子祠
九日沈倩明黄及生应百禄庆云陈长孺仲孺招饮九峰寺
中元鲁弥生张尔唯罗尚之招饮同郝刘二校书
署中怀人十绝 其十 山人赵文度左华亭人小笔之美擅乎东南
和吴司李老僧岩韵 其二
岣嵝山房
送钱长人赴蕲州 其四
壬子冬送休复北上俯仰今昔情见乎词 其一
登方山绝顶
寄哭赵文度 其三
寄怀沈君接 其二
借鹤 其一
送朱修能 其四
依隐精舍次修能韵
春日万都尉仲晦邀游白石园同汪梧丘吏部朱白岳侍御李于鸿大理 其 ...
送王宣佩归祁门 其二
秋日山居 其二
戊午初度
答献叔折杏花见赠是日予初度
留别王甥元建
送吴司李拂衣 其一
过宝应
登北高峰顶
秋日山中柬周谷王 其一
送朱澹修休假南还
巨先归闻游天台诸胜诗以讯之 其三
舟泊东昌闻有古楼不果登登仲连台而返
秋日山居 其九
秋日山中柬周谷王 其二
留别王献叔上舍
游方山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