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沈守正
九日携樽到九峰,峰藏修竹列高松。篮舆幸有门生□,红饮欣无俗子逢。
孤塔出林留夕照,古藤余兴待疏钟。三年令节皆为客,南北东西愧短筇。
饮涧西桥同谷王贞伯子山闻持树
石桥碧涧又斜晖,人有高情寄翠微。入坐秋声催叶下,当杯宿鸟乱云归。
僧无俗韵供排笑,酒散凉风恣指挥。昏赤穿林灯影细,草头零露遍濡衣。
自出东郊插柳 其一
绕溪越陌渐成行,自笑闲身为柳忙。安得好风兼好雨,催他踠地万条长。
答金浦凡惠画
西子湖头春草生,越王台畔暮霞明。知君块磊无从寄,不博当年画苑声。
邻家榆树
借荫知怜独,分钱似念饥。两年为客似,一叶敢言微。
干耸晨晖满,丛深众鸟归。社枌思郁郁,宫柳共依依。
彼树犹如此,人情何太稀。
牡丹亭寻梦
佩解惊还在,钗横怯未安。不禁春澹荡,犹似雨汍澜。
昨日逢欢易,今朝顾影难。那知谁是梦,梅馥送人寒。
登北高峰顶
直上高峰顶,灵山一覆丘。烟中盘鸷鸟,天际辨孤舟。
落日秋无极,同人我独愁。因之念重九,风雨不登楼。
送柴式谷赴保定韩中丞幕 其一
一官何拓落,又送子长征。雨湿袍襟重,秋随马足轻。
别离多感槩,疆场兜戈兵。稳坐莲花幕,凌烟在笔耕。
赠湖州康半刺 其三
两岐麦秀稻花秋,打鸭船随问俗舟。何事儿童迎竹马,至今惟说郭并州。
过宝应
扁舟遥指草萋迷,宝应城头乌渐啼。胜事不离浓柳外,客情都在落霞西。
沙横白月连天远,岸没芦花拂浪低。北燕南鸿终日过,怜予去住未安栖。
留别王甥元建
海内存知己,何人一脉联。可儿原足爱,似舅未云贤。
萝薜宜加护,琴书莫浪传。长安多便羽,迟尔寄佳篇。
春日万都尉仲晦邀游白石园同汪梧丘吏部朱白岳侍御李于鸿大理 其 ...
名园曾屡过,今得主人将。白石同邀坐,青山似梦长。
柳摇争水绿,莺占落松黄。花信因寒禁,逡巡半吐房。
山房堂牡丹 其二
粉晕红潮俨向人,雨晴晴雨养花神。六桥急管芳非尽,此地能留十日春。
中州道中
马首西驱问大梁,木棉花似露葵黄。木无绿醑存酿气,漫说青精杂豆香。
□处驾犁翻作地,家家剥柳织为筐。少宽东省潢池警,□□□情未悦康。
夜泊松陵 其二
爱此如圭月,加衣倚石坡。村醪醺意薄,蛮语客舟多。
树秃鸦声乱,牛归稚子歌。吴田虽早获,其奈饷催何。
借鹤 其二
凌霄落落恨偏多,雌去雄留可柰何。为间韵人能作合,一声清唳一声歌。
赠萍踪过访示集
耳熟诗名久,何期促膝看。道从无字得,僧以不禅难。
三复烟霞句,弥嗟岛可寒。闻将迁谷口,来日喜能宽。
留别王献叔上舍
两年叨末契,忽别意如何。一榻吾难稳,千秋尔孰多。
江山渐风雪,东北况干戈。相忆凭鱼腹,焉能似屡过。
依隐精舍次修能韵
依隐亦何为,爱此精庐癖。青山若围带,斜连城数尺。
插柳虽未成,有竹摇寒碧。篱落隔沟塍,牛行不见脊。
风翻杮叶黄,云系山腰白。遥见林薄间,先霜数点赤。
不记几枰棋,山鸟忽焉夕。我亦客中主,况子客中客。
共谋一日欢,安问来与昔。幸无俗人嬲,惬此清言适。
秋日山居 其九
老树秋先赤,石桥霜后寒。落霞人影静,图画固应难。
送王宣佩归祁门 其二
合涧成沟水,黄山隔洞猿。行人秋作客,居者月同樽。
各抱难言恨,宁辞折简烦。岂予工怨别,雅道几能存。
沈守正
(1572—1623)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无回。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都察院司务。工画,擅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雪堂集》。► 175篇诗文
王献叔招饮绣球花下
将入都 其二
灯夜咏所见 其一
秋日感怀 其一
读冯开之先生集
邸舍立秋 其一
题画怀柴式谷
巨先归闻游天台诸胜诗以讯之 其三
壬子冬送休复北上俯仰今昔情见乎词 其二
都下友人寄岕茶至
赠柴云倩 其二
喜凌巨先同两儿至
赋得眠鬟压鬓花
和长蘅画柳扇诗
再答吴司李江瑶柱诗用韵
赠柴云倩 其三
入雍署
送钱长人赴蕲州 其四
题载鹤图
署中怀人十绝 其七 郡守沈千秋圣岐乌程人病废往日风流都尽
新得听昄亭喜述 其一
挽吴司李堵夫人 其一
送张叙伯入都补令 其一
送柴式谷赴保定韩中丞幕 其三
秋日感怀 其八
秋日山居 其二
送吴司李拂衣 其一
赠湖州康半刺 其二
梦长蘅
新得听昄亭喜述 其三
赠吴符远并谢其借书末章及之 其一
留别黄岩东郊诸胜 其三
赠柴云倩 其四
送朱修能 其四
初度 其二
壬子冬送休复北上俯仰今昔情见乎词 其一
送钱长人赴蕲州 其二
送畲氏兄弟 其二
戊午初度
赠巨先用长蘅画上限韵
游方山寺
巨先归闻游天台诸胜诗以讯之 其一
重至黄岩署中 其三
新得听昄亭喜述 其四
谒朱子祠
题画雪
赋得月出梧桐高
黄岩怀古二首 其一 古城
送吴公子自天台归阳羡
秋日感怀 其六
秋日山居 其六
山阴逢朱晋明
送钱受之请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