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于谦
怪来寒气入重关,风约飞花扑坐间。银海平吞云际月,琼峰暗换屋头山。
诗怀不为寻梅好,酒价从教辍俸还。岁事丰穰应有兆,九重喜色动天颜。
济宁道徬古冢
伊人埋骨已多年,三尺荒丘圮路边。野鸟凄凉啼落日,石麟颠倒卧寒烟。
良平计策今安在,房杜功名亦偶然。吊古欲询何代客,断碑零落独堪怜。
拟吴侬曲三首 其三
侬在西边郎在东,深堂宅院几重重。浮麦磨来难见面,厚纸糊窗不漏风。
十七夜灯
一杯浊酒送残灯,岁月无情感慨增。垂老渐忘儿女态,从教客况似山僧。
秋夜睡醒偶赋
风送新秋爽入帘,楼头初月正纤纤。三杯上脸成红软,一枕忘情到黑甜。
清露凝晖沾宿草,明河倒影挂脩檐。客窗又动乡关念,却把灯花仔细占。
飞絮
飘飘随意点轻裘,播荡东风不自由。乱逐红尘迷客路,轻随綵燕入歌楼。
梁园飞雪惊春梦,渭水斜阳送客愁。莫向樽前苦惆怅,绿阴还在粉墙头。
上太行山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雪霁之夕闻檐溜有声因赋
人皆愁听客中雨,我独喜闻窗外声。报国常怀喜稔念,关心不是别离情。
沾濡最爱滋群品,点滴何妨到五更。倏起披衣成兀坐,焚香读易候天明。
元日寓太原分司独坐感怀
客中况味似枯禅,岁月无情任转迁。不是五更闻爆竹,那知今日是新年。
咏石灰
秋兴用陈绣衣韵
黄鹄摩云壮气增,青虹贯斗剑光腾。半生出处惭无补,一代经纶学未能。
指下徽音弹夜月,笔端草圣袅秋藤。西风不尽思乡意,回首天涯忆旧朋。
过菊江亭
汴城八景 其四 夷山夕照
不用携壶上翠微,夷山相对伴馀晖。疏林返照牛羊下,远树斜明鸟雀归。
僧逐暮钟还宝地,客寻旅馆扣柴扉。壮怀未尽登临兴,一任西风振锦衣。
立春后寒甚二首 其二
坐拥红炉尚怯寒,边城况是铁衣单。营中午夜犹传箭,马上通宵不解鞍。
主将拥麾方得意,迂儒抚剑谩兴叹。东风早解黄河冻,春满乾坤万姓安。
过五攒山
五攒山下路盘旋,曲阜崇冈远接连。十里邮亭数椽屋,几家村落一丘田。
林梢日没僧归寺,涧底冰消鹿饮泉。诗思多从鞍马得,骅骝不用苦加鞭。
喜雪三首 其三
秋日即事
风静林塘好,波光一鉴开。金鱼穿绿藻,翠竹映苍苔。
幽草锄还长,驯禽去复来。时清公事简,冠盖日徘徊。
送知县莫文渊致仕归钱塘
解组还乡未白头,身安意适复何求。六桥有路閒来往,万事无心任去留。
阖境吏民思旧泽,入门儿女具新篘。明朝我亦休官去,同向西湖理钓舟。
春日客中谩兴
客怀虽寂寞,春意自堪怜。草色翠如织,花枝红欲燃。
鸣鸠疏雨后,啼鴂暖风前。翘首天涯路,韶光又一年。
雨后夜坐玩月
凉飙拂树半含秋,一雨先将暑气收。夜色远分天际月,清光直入水边楼。
玉箫有韵惊乡梦,银汉无波洗客愁。遥想梧桐最深处,美人和泪拨箜篌。
夏日忆西湖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305篇诗文
过夏县挽司马文正公
秋晚即景
连日大风至十八日午后乃止喜赋
无题 其一
七夕二首
因观王金陵效白乐天何处难忘酒之作,喜其切近人情,乃亦效颦,非 ...
秋林
欲登楼未果先赋一律以见意
初度
雨中山行
新年客怀
秋夜独酌
二月初三日出使
王大参以春景诸作见遗赋此以答
登太行思亲
从军五更转 其四
王一宁学士哀挽
春昼曲
登楼书兴
题古寺
太原道中晓行
又顺用韵
秋峰
杨花曲
北风吹
春日客怀二首 其二
晓发太原
忆晋祠风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除夕
春圃生意图
见新月感怀
题壁间画
和梅诗二首 其一
见白发偶题
偶题三首 其一
偶得
蚤春登楼遣兴
夏日晚景
新城请水祈雨有应
石灰吟
过南阳挽孔明
秋鸿
秋花
暮景
薇垣春晓为山西王大参赋
到泽州
马上郎
冻鹊
赋得琼岛春云
春寒
咏煤炭
示冕
春日客怀
悼内六首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