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于谦
新月似银钩,弯弯挂客愁。相思万里外,薄暮倚层楼。
蚤春登楼遣兴
千条柳线织春愁,不放韶光入画楼。远塞天低云漠漠,长入风静水悠悠。
十年客路双蓬鬓,万里归心一叶舟。南北往来成底事,此身无恙任沉浮。
晚凉书怀
九日炎蒸一日凉,晚来无事立徜徉。松篁月印当窗影,荷芰风传隔浦香。
京国虽饶非故土,梁园徒好是他乡。何时谢老西湖上,为徬云山构草堂。
水村
茅屋三椽徬浅沙,门前蒲柳绿交加。凫鹥并宿藏荷叶,蛱蝶双飞绕菜花。
甘雨一犁滋谷麦,轻烟数里接桑麻。晚风天际孤帆客,舣棹来寻卖酒家。
立春后寒甚二首 其二
坐拥红炉尚怯寒,边城况是铁衣单。营中午夜犹传箭,马上通宵不解鞍。
主将拥麾方得意,迂儒抚剑谩兴叹。东风早解黄河冻,春满乾坤万姓安。
送赵参议之浙江
枫宸初拜命,江浙已驰名。到任君应喜,西湖彻底清。
还京述怀
眉间黄色应归期,正值清秋八月时。封事预需当宁问,音书先慰倚门思。
宦情落落从来懒,吏牍纷纷欲去迟。好在故园三亩宅,功成身退是男儿。
春阴感怀
连日轻阴雨未成,万株烟柳暗春城。野花偏向愁边发,池草多从梦里生。
越水吴山频引领,沈腰潘鬓不胜情。何时归去西湖路,载酒携柑听早莺。
济宁道徬古冢
伊人埋骨已多年,三尺荒丘圮路边。野鸟凄凉啼落日,石麟颠倒卧寒烟。
良平计策今安在,房杜功名亦偶然。吊古欲询何代客,断碑零落独堪怜。
忆老婢
吾家有老婢,行年近五十。虽云极丑陋,所幸少过失。
我昔少年时,垂髫发如漆。锐意取功名,辛苦事纸笔。
双亲命老婢,给使读书室。余时方气刚,未知抚爱术。
斯须不如意,骂詈信口出。老婢受不辞,未始怨且泣。
我壮忝科名,旋登显要职。老婢亦欣慰,且言所愿毕。
家人自南来,致意我家室。此意久未报,吾心恒郁郁。
作诗寄所怀,相见应有日。
夏夜步月
明月入我户,清风吹我衣。散步下瑶阶,仰看星斗辉。
万籁寂不闻,群动咸息机。啸歌振林薮,鸟雀争分飞。
兴尽却归来,此意知者稀。
病起登楼
晚来扶病强登楼,迢递山川入远眸。紫塞接连沙漠去,黄河还绕郡城流。
天涯芳草重重恨,风外飞花点点愁。往事惊心如梦寐,几回翘首望神州。
观书
汴城八景 其六 资圣薰风
杰阁凌空岁月深,公馀乘兴一登临。偏宜殿角凉飔细,不受人间热恼侵。
却扇顿忘三伏暑,阜财还忆五弦琴。清心最是檐前铎,响落层霄杂梵音。
上太行山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重过天井关回辙庙
天井关前策马过,道徬古庙郁嵯峨。石留辙迹深如许,道在人心耿不磨。
残雪初消山似洗,暖风才动鸟如歌。自缘景物萦怀抱,莫怪重来感慨多。
黄河舟中 其一
顺风催浪片帆轻,顷刻奔驰十数程。舵尾炊烟犹未熟,船头已见汴梁城。
从军五更转 其二
二更天气冷,孤月照三军。谁奏边笳曲,凄凉不忍闻。
见白发偶题
世间白发最无情,才近中年次第生。碌碌俄惊四十载,萧萧初见两三茎。
黄花晚节依然好,金液还丹岂易成。贪得由来戒迟暮,何须辛苦事功名。
送顾克新南还
都门三月柳飞花,把酒相看日未斜。充贡已看先得意,承恩仍喜蚤还家。
轻风细浪征帆稳,芳草长亭客路赊。君去故园春尚好,令人归思满天涯。
残春漫书
借问春归何处所,天涯芳草路茫茫。杨花不解留春住,空逐东风上下狂。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305篇诗文
闻朝觐官有喜且以致勉励之意于属吏云
祈雨蔬食
送知县莫文渊致仕归钱塘
汴城八景 其二 大河春浪
平阳分司
七夕二首
春日客中谩兴
夏日公馀
徐沟道中
荒村
读王荆公赵清献公文集
从军五更转 其四
飞絮
再用前韵答陈绣衣
秋闺二首
初度自责
倒用秋夜酒醒韵
冻鹊
夏日晚景
题光武扳倒井
悼内六首 其三
嘲灯花鹊噪
悼内十一首
过南阳挽孔明
梁园
列石挽窦鸣犊
连日灯花鹊噪漫成
寓清源
送张御史还京
拟吴侬曲三首 其三
谷日喜晴
因观王金陵效白乐天何处难忘酒之作,喜其切近人情,乃亦效颦,非 ...
王大参以春景诸作见遗赋此以答
忆璚英
雪霁之夕闻檐溜有声因赋
和余吾驿壁间诗
夜四鼓城隍庙合祭群神
秋晚山行
题金璧山水二首 其一
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 其三
秋声
沛县歌风台
汴城八景 其五 金梁晓月
和梅诗二首 其一
纪梦中作
思归诗文卷
无题 其一
秋林
秋日述怀
夜寒不成寐起坐观书
古意 其二
耕
清化镇道中
村舍桃花
秋花
初度
交城道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