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河阳张先父秀才

次韵河阳张先父秀才

宋代 沈与求

云疏日薄九秋深,故国悬知咏稿砧。试拂青萍怜气在,更携绿绮觉尘侵。

浮家泛宅三年梦,临水登山万里心。小骑羡君盘谷去,肯如思越费清吟。

诗人沈与求的古诗

复次韵呈维心拙涩不工当为抵掌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岐亭幽梦堕微茫,百草先春自不芳。山雨压低临涧影,天风吹下满林香。

梨花少韵非俦匹,竹叶多情故敛藏。长记江桥闲立马,落英谁扫重情伤。

江城子(和叶左丞石林)

宋代 沈与求

鱼龙戏舞近幽宫。乱山中。似途穷。绿乱堂深,门敝兽铺铜。无限青瑶攒峭壁,花木老,映西东。
消磨万事酒千钟。一襟风。鬓霜蒙。忧国平生,堪笑已成翁。惟有经纶心事在,承密诏,看重重。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宦学差池已倦游,一犁真欲老西畴。天公为作丰年信,更喜将军入蔡州。

次曾宏父韵 其三

宋代 沈与求

微官似有不如无,老去因循负壮图。但得诛茅三亩宅,世缘端欲付轩渠。

次律兄饷鱼鱼不至而诗至颇类南海使君送酒辄成三绝一笑而已赐茗少 ...

宋代 沈与求

凭虚公子骑鲸后,乌有先生控鲤初。可是凡鱼亦仙去,空馀一纸腹中书。

刘希颜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随处喧铜马,何人炫木牛。轻捐小山句,急捍大江流。

行迈心疑醉,周爰事喜谋。招呼隐君子,高浪兀虚舟。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肠断故园春到时,浇花日日绕芳蹊。而今梦逐东风去,小榼深杯手自携。

报中有盛年休官者感而赋诗

宋代 沈与求

中都如海士如鳞,乘雁双凫亦见驯。林下已无长往客,江头谁伴独醒人。

因循傥使能成事,彊健何须便乞身。但喜高风激颓俗,要令钟漏一番新。

沈景修宗博示试院书事二章次其韵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岩谷何人叹久幽,纻袍一一赴兼收。衔枚尽欲成坚敌,怀璧浑疑忌暗投。

独讶终篇惜鸡肋,更须添烛校蝇头。文章到此无殊律,共赋菁莪汎汎舟。

托长兴吴宰僦居

宋代 沈与求

一区无地可经营,宦牒东西寄此行。宦舍它时聊尔耳,浮家今日太劳生。

肯将口腹累安邑,正欲弦歌闻武城。为我三间卜茅屋,夜深来听读书声。

行简以曾守韵见贻复和一篇

宋代 沈与求

续经无复补嘉禾,老去忘怀及见多。摘尾簿书宁问署,点头章句仅成科。

求田下泽吾行且,招隐空山子谓何。千万买邻真左计,一丘端约老相过。

和张仲宗送柯田山人归隐 其三

宋代 沈与求

谁为双眼青,自失两鬓黑。溪山招客子,占胜清凉国。

古人如可作,晚岁意何及。是中但可饮,慎勿忘酒德。

酒酣动长忿,惊问兵谁勒。

曾宏父作诗别行简索仆同赋

宋代 沈与求

俗间忘胜践,客里度春愁。拄颊真狂度,焦头乏远谋。

刚疏徒自许,德怨浪相求。奏乏三千牍,诗惭一百筹。

岂能资宦达,端合办归休。遣兴鹅儿酒,销魂燕子楼。

枯筇青草渡,老屋白蘋洲。此意无穷乐,今怀未满忧。

转喉宁问讳,绕指叵思柔。二妙看腾踏,频年叹滞留。

花时闭深院,云际渺轻舟。应念骑曹掾,平生信谬悠。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九

宋代 沈与求

翰林胸中浩千古,笔头戏作江海潮。子行造膝可问法,门前烟浪拍溪桥。

申应时以图寻山图所载湖之西溪也为作二绝句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故国山川真可老,十年尘土负归期。而今更笑申夫子,似我平生费梦思。

晓过邻村

宋代 沈与求

推枕梦初断,篮舆踏露行。岁登人意乐,风急雁行惊。

曲涧哀湍泻,危桥独木横。清霜莫欺客,云日自晶明。

杜季习游恒山谒府帅刘公辄次刘彦常韵作二诗送之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勇往都忘去路难,胸吞螭虎气桓桓。吴头楚尾三年梦,塞北江南五月寒。

瘦马系门留我别,明珠携袖许谁看。书生自有西江量,何止能濡舌本乾。

石壁寺山房即事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望断南岗远水通,客樯来往酒旗风。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书怀三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暗中人易记,名下士非虚。此道凭谁办,它时或自如。

真能食万户,定复愧三闾。富贵虽吾有,当令功可书。

土人腊蛙见饷为作此诗

宋代 沈与求

此族知何族,生涯一废池。似能矜喜怒,那复辨官私。

暑雨浮萍闹,秋风牡菊迟。肯嫌同腊鼠,小嚼为纷披。

沈与求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 19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