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于谦
露布星驰上玉京,三边战气一时平。人间玉石铭勋业,天上银河洗甲兵。
罴虎有劳咸进秩,烽烟无警可安生。从今海宇风尘静,庙算应知出圣明。
秋晚即景
猎猎西风捲客衣,茫茫衰草澹斜晖。山横暮霭牛羊下,树带寒烟鸟雀归。
几杵疏钟鸣梵宇,一村镫火掩柴扉。林梢喜见初生月,照我骖騑下翠微。
雪霁之夕闻檐溜有声因赋
人皆愁听客中雨,我独喜闻窗外声。报国常怀喜稔念,关心不是别离情。
沾濡最爱滋群品,点滴何妨到五更。倏起披衣成兀坐,焚香读易候天明。
七夕二首 其二
华月窗间过,凉风扇底生。抚时追往事,幽恨不分明。
残春漫书
借问春归何处所,天涯芳草路茫茫。杨花不解留春住,空逐东风上下狂。
秋光
秋水无痕彻底清,秋山如画更分明。雁鸿影里云连塞,砧杵声中月满城。
映日丹枫辉锦树,傲霜黄菊绽金英。不须频上高楼望,此景由来恼客情。
王大参以春景诸作见遗赋此以答
乌府联镳忆旧游,新诗慰我客边愁。胸中生意由天造,笔客行云似水流。
清唳喜闻空外鹤,浮名笑破水中沤。何时共遂归田计,千里邮筒迭唱酬。
题壁间画
看山如看画,听水如听琴。水流碧溪转,山高白云深。
俯仰天地间,万物本无心。松风飒然来,为我涤烦襟。
和余吾驿壁间诗
煌煌使节下并州,俯仰乾坤豁远眸。万里关河迂马足,十年风雪敝貂裘。
北连河朔风尘静,东望都门瑞气浮。车骑纷纷催晓发,一声鸡唱五更头。
暮春后归兴
雨洗乾坤净,群峰露翠微。水清鱼自见,花谢蝶还稀。
零落惊春暮,蹉跎与愿违。耳边山鸟语,劝我不如归。
田舍翁
田舍翁,老更勤,种田何曾辞苦辛。鸡皮鹤发十曾秃,日向田间耕且斸。
雨旸时若得秋成,敢望肥甘充口腹。但愿公家无负租,免使儿孙受凌辱。
吏不敲门犬不惊,老稚团圞贫亦足。可怜憔悴百年身,暮暮朝朝一盂粥。
田舍翁,君莫欺。暗中朘剥民膏脂,人虽不语天自知。
和高佥宪杂咏
手扪水中月,误触清虚殿。窃药归掌中,祗恐姮娥见。
秋夜赏月
风清月白水无波,不饮其如良夜何。美酒千钟舒逸兴,洞箫一曲和高歌。
香浮绮席飘丹桂,影落金杯浥素娥。沉醉却疑霄汉近,乘槎直欲泛银河。
暮春小雨
舟中漫兴
一叶扁舟驾顺风,黄河九曲路西东。沙鸥野鹭飞翔远,岸草汀花点缀同。
望断归心帆影里,惊回乡梦橹声中。推篷独坐无馀事,祗有吟哦兴不穷。
示冕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鬖鬖。好亲灯火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梦江南。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余吾道中
荒村古路人烟少,零落邮亭屋数椽。野渡冰生寒雪后,遥山鸟没夕阳边。
思家怅望频回首,信马徐行懒著鞭。归计不知何日定,眼前风景又残年。
夜坐念边事
萧然一室如僧舍,秉烛焚香坐夜阑。却笑酒酣毡帐暖,谁怜漏永铁衣寒。
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世事关心成感慨,旋移书卷就镫看。
春日怀京师风景
阊阖风暄瑞霭飘,御沟水满雪全消。花迎剑佩趋青琐,柳拂旌旗映画桥。
一派箫韶仙仗拥,千家帘幕酒旗摇。不堪马上春如梦,怅望蓬莱隔九霄。
郑州留别沈平之
秉烛连床坐夜分,漏声和月度辕门。重论幼稚多堪笑,细数交游半不存。
最好知心成白首,可能醒眼对金樽。明朝又是梁园别,两地相思劳梦魂。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万凿 一作:万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全不怕 一作:浑不怕)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305篇诗文
除夕夜坐感怀
闺思
秋日述怀
春阴感怀
题蒲萄图
夜四鼓城隍庙合祭群神
夏日即事
欲登楼未果先赋一律以见意
离京
栖霞亭卷二首 其一
雨后散步
得外舅安丰董先生书
和梅诗二首 其二
汴城八景 其二 大河春浪
大风
秋暮汴中述怀
喜雨二首 其一
荒村
忆老婢
春昼曲
春风吟
平阳道中
晚坐窗下偶题
秋峰
偶题三首 其一
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 其二
叹贾平章废宅
送知县莫文渊致仕归钱塘
秋波
清化镇道中
夏夜步月
秋夜独坐复倒用酒醒感怀韵东陈绣衣
立春后寒甚二首 其二
栖霞亭卷二首 其二
寄内
喜雪三首 其一
秋林
咏煤炭
池边散步
送顾克新南还
薇垣春晓为山西王大参赋
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 其三
豫让桥怀古
七夕感兴
过夏县挽司马文正公
蚤春即景
连日灯花鹊噪漫成
徐州戏马台
谷日喜晴
送赵参议之浙江
八月四日夜月
从军五更转 其二
送道士史志中
耕
重过天井关回辙庙
过韩信冢
山行驻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