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坐念边事

夜坐念边事

明代 于谦

萧然一室如僧舍,秉烛焚香坐夜阑。却笑酒酣毡帐暖,谁怜漏永铁衣寒。

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世事关心成感慨,旋移书卷就镫看。

诗人于谦的古诗

秋夜独坐复倒用酒醒感怀韵东陈绣衣

明代 于谦

冠中白发映朝簪,马首关山北又南。鱼雁乡书淹岁月,莼鲈归兴动江潭。

堂堂宦业鹏程远,碌碌浮生蚁战酣。烟寺昏钟犹在耳,鸡声已报五更三。

庭前葵花盛开诗以赏之

明代 于谦

庭院深沉白日长,群芳无处避炎光。独将翠叶承朝露,自吐丹心向太阳。

夜短不愁花睡去,春归何用蝶飞忙。关情相对薰风里,剩把新诗咏锦囊。

初度日

明代 于谦

年年马上度生辰,老景偏攻客里身。白发无能酬圣主,清宵有梦觐双亲。

仙家漫说延龄术,尘世应无不死人。脩短荣枯天赋予,一官随分乐清贫。

用秋夜睡醒韵

明代 于谦

尽日西风不捲帘,轻阴无奈两廉纤。莲含碧实心应苦,瓜熟红瓤味正甜。

夜半关情蛩近户,昼长乞食鸟窥檐。两藩弭节欣无恙,进退行藏岂用占。

过夏县挽司马文正公

明代 于谦

破瓮机锋岂偶然,活人手段自髫年。闾阎稚子知司马,海宇群黎仰涑川。

出处遂关时治乱,死生难免世推迁。苍松劲柏环祠墓,凛凛清风在目前。

次日阴云密布不雨复散

明代 于谦

泼墨浓云布,漫空雨意悬。斯须露红日,依旧睹青天。

祈祷知何益,焦枯亦可怜。菲才膺重寄,值此更悽然。

闻蝉声

明代 于谦

密槐高柳覆华堂,满地薰风白昼长。却怪蝉声惊客思,不白蝶梦到吾乡。

清高最喜含朝露,断续何须怨夕阳。蚤晚凉飙天际起,万山秋色又苍苍。

汴城八景 其八 百冈冬雪

明代 于谦

冻合长河岁暮天,喜看三白兆丰年。东风柳絮沾衣袂,夜月芦花覆钓船。

爱客不愁添酒兴,摽梅何必耸吟肩。梁园词赋应堪羡,赢得新诗入管弦。

闻朝觐官有喜且以致勉励之意于属吏云

明代 于谦

圣主当天运,诸侯述职归。佩声辞禁阙,香霭散朝衣。

戒敕颁天语,生成显化机。勉旃图报称,莫使寸心违。

汴城八景 其二 大河春浪

明代 于谦

冰泮洪河春意深,桃花新涨涌千寻。凌波钓艇纶竿湿,近水人家树木阴。

危岸堕沙沉鸟迹,长风鼓浪听龙吟。临流自得沧浪趣,一曲高歌绝赏音。

夜宿山馆书怀

明代 于谦

萧然山馆似僧房,三尺寒檠一炷香。风捲松涛清入梦,窗涵月色冷侵床。

倦来不觉良宵短,明发从教去路长。但愿两藩民物阜,不知何处是他乡。

路傍老叟

明代 于谦

路徬遗老亦堪悲,问着仓皇只泪垂。恒产卖馀无业次,比邻逃尽少亲知。

衰残满冀升平日,饥困仍逢旱涝时。见说朝廷宽赈恤,也来叩首拜恩私。

秋波

明代 于谦

雨足江湖水色新,碧琉璃滑净无尘。潮回万顷铺平縠,风过千层簇细鳞。

野鹭沙鸥争出没,白蘋红蓼倩精神。个中浩荡无穷趣,都属中流举钓人。

漫题屋壁

明代 于谦

卜得幽居好,秋来景倍佳。堂虚先得月,城近每闻笳。

雨洗苍梧叶,风吹白藕花。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

太原道中晓行

明代 于谦

星稀月落晓风清,犹听鸡声报五更。山势平吞沙漠境,河流曲绕晋阳城。

天涯何处寻归路,野景无边动客情。车骑纵横皆故道,不须候吏远逢迎。

汴城八景 其五 金梁晓月

明代 于谦

金梁迢递接西城,晓骑腾腾踏月明。素魄随人如有意,馀光伴影最多情。

尘昏宝镜轮蹄动,树堕冰轮鸟雀惊。却忆彤庭朝谒处,几番拥笏候鸡鸣。

宿仁义驿

明代 于谦

公馆萧条野水边,山深地僻少人烟。窗风吹梦不成寐,独拥青绫思悄然。

别四川方伯邢景

明代 于谦

十年佐政向中州,一旦超迁宠数优。全蜀行沾张咏化,两河未许寇恂留。

月明巫峡猿争啸,雨过瞿塘水乱流。还惜故人成远别,客中无日不登楼。

列石挽窦鸣犊

明代 于谦

列国难逢世主贤,孤忠非命亦堪怜。临河不返宣尼辙,未必声名万古传。

再用前韵答陈绣衣

明代 于谦

西风吹鬓雪盈簪,千里瞻云目极南。天外青山围故国,雨中黄叶下空潭。

孤怀触景情何限,壮气凌霄酒半酣。最爱霜台能赋客,新诗赓和不离三。

于谦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30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