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德洪
分外浓甘黄竹笋,自然微苦紫藤心。东坡铛内相容摄,乞与馋禅掉舌寻。
王舍人路分生辰
贵出贤王裔,宗连母后因。秋容漱毛骨,春色照簪绅。
报国忠诚著,惊人句法新。惯看青禁月,屡梦玉关尘。
博古知无敌,穷经亦绝伦。后宵通七夕,今日是生辰。
佳气凌湘浦,非烟压楚闉。绿醽浮白蚁,绮席绕花轮。
寿缀诸天献,词容野客陈。不凋蟾窟桂,难老海山春。
已作瞻双阙,行看据要津。功名先入手,图画在麒麟。
送能上南参源禅师
我昔游东吴,曾过南山寺。一识山中南,知是黄龙子。
超然精悍姿,晓日出尘滓。坐令平生怀,未吐心已死。
别来今十载,岁月乃如此。近闻归南都,老色更丰美。
遥知君见时,机妙乳生水。道眼真鹅王,拣辨不容拟。
应怪纳饭师,赶逐倒脱履。万象争惊吁,虚空笑启齿。
却归下板头,破衲蒙冻耳。他日重相逢,烦君再指似。
初夏四首 其一
嘒嘒新蝉绿叶遮,一声临晚到山家。未应春色全归去,犹有芳丛刺史花。
赠诚上人四首 其四
对书只图遮眼,题诗何必须编。且看无情说法,群山雪尽苍然。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书华光墨梅
一枝已清妍,交枝更媚妩。见之已愁绝,那复隔烟雨。
钱塘千顷春,想见西津渡。他日到南屏,莫忘孤山路。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第一轩
名园富家致,此轩冠群目。槛次状元红,窗横尊者竹。
坐客定无双,试茶谷帘绿。愿闻圣谛义,飞辩横麈玉。
何忠孺出芝草三本皆黄色指其小者曰昔登第时产此今重华为作此
家山又产灵芝瑞,天独于君著意深。层秀已成重盖兆,色黄更类笏头金。
大圆庵主以九祖画像遗作此谢之
大圆庵中亦何有,但有草座枯藤枝。但来壁间亦图画,何从貌此宁馨儿。
发光抹漆肤琢玉,坐睡俛然方拄颐。当时两脚不肯举,今虽有口如当时。
知谁逸想寓此意,必也高人非画师。我遭俗瞋坐多语,坐客厌处终不疑。
兴来曳杖出门去,路穷回反无涧溪。见之心怍有愧色,君以赠我聊针之。
亦知褊心当服韦,命车何必先锋为。从今靖然痛坚捍,正恐习气时决堤。
细看忽忆孔北海,曾读曹瞒禁酒词。
琛上人所蓄妙高墨戏三首 其二
脩叶闹花增秀色,为谁幽径撒秋香。还如此元行藏处,不为无人亦自芳。
赠胡子显八首 其七
弄晴雨过秧针出,花信风来麦浪寒。想见丰登民讼少,长官行摺道书看。
睡起又得和篇
幽梦惊回烟雾帐,清泉起弄雪花盆。风檐斜日一区蚊,淮水雨开萦练净。
钟山云卷露龙蹲,痴禅刚道属乾坤。绿发笔端能吐凤,雪髯胸次尚盘霓。
道山归去定何时,身外声名徒暴曜。梦中忧患自临巇,乌靴长恨涴尘泥。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七
枝上啼禽毛羽光,商量密叶恰能藏。路旁垂柳阴堪歇,墙外樱桃小可尝。
送季长之上都
十年不踏黄尘路,老尽归心馀一缕。老同夜语想京华,归心百尺游丝举。
前年别我楚山边,解鞍班草弄云泉。今年送公古城北,花发水流闻杜鹃。
眉间秀色照春晚,青云故人纷满眼。门前车马气如云,知谁倒屣迎王粲。
行看腕脱供十吏,玉堂风景非人世。万乘扣扉宫月斜,梦惊呼烛度窗纱。
破灶堕和尚赞
嵩山屋老灶有神,民争祠之日宰烹。师与门人偶经行,即而视之因叹惊。
此唯土瓦和合成,是中何从有圣灵。以杖敲之辄堕倾,须臾青衣出笑迎。
谢师为我谈无生,言讫登空如鸟轻。门人问之拜投诚,伏地但闻破堕声。
君看一体情非情,皎如朗月悬青冥。未證据者以事明,鞭草血流石吼升,涅槃门开见户庭。
老安怜儿为作名,金屑虽贵翳眼睛。
华严居士赞
遍界难藏,而应缘震旦。通身是眼,而现形宰官。粲如景星,矫如翔鸾。
贩夫灶妇,欣闻悦观。医国法门,笔端三昧。奋迅出入,游戏自在。
居然不容,世议迫隘。梦游海南,御风骑气。觉来浙东,有口如耳。
且置是事,聊观其一。戏以称性印,印毛印海。光生佛僧,沮却魔外。
惟我可与此道人游乎大华严毗卢法界也。
和曾逢原试茶连韵
霜须瘴面豁齿牙,门前小舟尝自拿。茅茨丛竹依垄畬,君来游时方采茶。
传呼部曲江路赊,迎门颠倒披袈裟。仙风照人虔敬加,秀如春露湿兰芽。
和如东风吹奇葩,马蹄归路冲飞花。青松转壑登龙蛇,路人聚观不敢哗。
诗筒复肯来山家,想见戟门兵卫遮。湘江玉展无纤瑕,但闻江空响钓车。
嗟予生计唯摝虾,安识醉墨翻侧麻。喜如小儿抱秋爪,宣和官焙囊绛纱。
见之美如痒初爬,爱客自试欢无涯。身世都忘是长沙,院落日长蜂趁衙。
园林雨足鸣池蛙,诗成句法规正邪。细窥不容铢两差,逸群翰墨争传誇。
坡谷非子前身耶,沅湘万古一长嗟。明年夜直趋东华,应有佳句怀烟霞。
登洪崖桥与通端三首 其二
鸡声乱人语秀,山色涴我衣裳。洗尽人间热恼,还君坐上清凉。
仁老以墨梅远景见寄作此谢之二首 其一
荒寒扫横斜,稀疏开未遍。烟昏雨毛空,标格终微见。
吴姬风鬓乱,睡色馀妒面。谁令种性香,风味极不浅。
道人三昧力,幻出随意现。塞管玉纤寒,无劳写哀怨。
沩山轼禅师赞
天骨岩岩,美髯玉颊。冰雪在躬,霹雳为舌。轩昂万僧,众星中月。
视其心胸,山包海容。大沩小兴,振其家风。丛林百世,见者肃恭。
与谦知藏二首 其二
诸方法席慵抬眼,懒墯成群妒忌深。此老把茅如覆顶,却能努力捍丛林。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临川康乐亭碾茶观女优拨琵琶坐客索诗
郑南寿携诗见过次韵谢之
东坡羹
孜迁善石菖蒲
送瑫上人奔母丧
嵩禅师赞
子中见和复答之
送向禅者省亲约三月时复来
会福严慈觉大师
赠钦上人
余将北游留海昏而馀祐禅者自靖安驰来觅诗
李运使赞
七月十三示阿慈阙阙
次韵惠梅禅师见寄秋日四首 其三
悼山谷五首 其二
游南岳福严寺
游西湖北山二首 其一
赠云道
宿芙蓉峰书方丈壁三首 其三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五
余游钟山宿石佛峰下因上人自归宗来赠之六首 其三
次韵夏均父寄曾元素三首 其一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 其六 亮公
次韵壁间蒋侯诗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五
信师相别
送僧归云岩
中秋夕以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为韵分韵得见字
题德明都护熏堂
都下送僧归闽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四
泊舟星江闻伯固与僧自五老亭步入开先作此寄之
次韵偶题
莹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 其一
馈岁次东坡韵寄思禹兄
九峰夜坐
次韵思忠奉议民瞻知丞唱酬佳句
次韵超然送照上人归东吴
食菜羹示何道士
赠王敦素兼简正平
潇湘八景 其八 平沙落雁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四 妙观庵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十
次韵超然春日湘上二首 其一
郴州乾明进和尚舍利赞
政和二年余谪海外馆琼州开元寺俨师院遇其游行市井宴坐静室作务时 ...
高氏钓鱼台
自豫章至南山月下望庐山
初入制院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 ...
夏日三首 其二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鉴止轩
题通判学士适轩
慈明禅师真赞
介然馆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宁两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饭于南台口占两绝戏 ...
送英老兼简钝夫
瞻张丞相画像赠宫使龙图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九戍博迦尊者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