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一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去年岁饥民减口,晨无炊烟閒甑缶。面馀菜色短气中,经营有钱易升斗。

抱孙买锄今岁丰,黄云

诗人释德洪的古诗

时余适金陵定居定林超然将南归从余游以为诗谶也复次其韵

宋代 释德洪

袖手对君增白业,照溪嗟我减朱颜。遥知岁晚归心急,不为江南卧看山。

次韵惠梅禅师见寄秋日四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客情容易到双眉,乾没晴湘夜月晖。风露满庭人未寝,飞萤故入小帘帏。

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 ...

宋代 释德洪

脱梏宁知缚禅律,但欲闭门长不出。死祸平生九蹈之,痛恨防身苦无术。

此言了如意在弦,此心烱如月临泉。山中乐可骄稚世,一榻暑风清昼眠。

寄题胜因环翠亭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遥知与客登临处,看得云山到落晖。四注小亭清入画,万竿寒玉碧成围。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四苏频陀尊者

宋代 释德洪

石床之外,老松挺拔。玉瓶之中,山花自发。手持如意,默而说似。

梵帙不看,知离文字。

送雷从龙见宣守

宋代 释德洪

子苍布衣昨日脱,今日便校秘阁书。勿惊韩雷相隐显,今来古孙名姓俱。

君看守道已华国,先生徂徕犹把锄。嗟君六丧寄空馆,富人满前那可拣。

坏衣悬鹑无一钱,想像郭公四十万。青云故人气如春,解令寒谷生和珍。

江浦买舟春水生,片帆何日到宣城。府中若见空青老,从渠为觅诗遗藁。

秋晚三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碧云红树晚相间,伫立不堪游子情。划破秋空一行雁,断肠南去两三声。

汾阳十智同真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十智同真面目全,于中一智是根源。如今要见汾阳老,劈破三玄作两边。

次韵李商老匡山道中望天池

宋代 释德洪

幽人修水上,春涨冒陂田。时时想见之,笑颊微涡旋。

往来柴桑间,妙语生云烟。庐山自高寒,青碧开晴天。

倚藤望绝顶,风味如斜川。我思从之游,子亦当勉旃。

诗成聊假寐,归梦历层颠。

次韵方夏日五首时渠在禹溪余乃居福严 其四

宋代 释德洪

水阁风微快葛衣,沙村返照淡馀晖。数声楚些无情思,不似吴中缓缓归。

信上人自东林来请海印禅师过余湘上以赠之

宋代 释德洪

五湖东归风转柂,柔橹声中飞鸟过。开蓬不信是庐山,忽惊落瀑从空堕。

道人个中三十秋,那知今始载归舟。白藕池边月初吐,应对邻房说旧游。

都下送僧归闽

宋代 释德洪

汴水悠悠去不回,绿波垂柳眼初开。日边无意事迎送,海畔有山归去来。

白却人头忙日月,缁飘山衲乱风埃。此行若到忘情处,拂石猿声后夜哀。

分韵得风字

宋代 释德洪

鸥寒争浴暮雨,舟闲放纵江风。一幅花光平远,谁藏觉范诗中。

治中吴傅朋母夫人王逢原之女也傅朋作堂名养志乞诗为作此

宋代 释德洪

少节暮年名太重,诏书致之坚不动。当年捧檄良为亲,安知坐中有张奉。

茅容避雨依树丛,旁人夷踞渠独恭。朝来杀鸡本供母,从教床下拜林宗。

两翁高行今谁继,吴侯作堂深措置。镜中勋业姑置之,自广其心养其志。

传闻绝似广陵公,从来孟陶风味同。

未能侯门烦倒屐,想见窗户开青红。夫人年高视听捷,扶持不用如华妾。

十分金叶寿千龄,笑看醉红潮玉颊。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觉庵

宋代 释德洪

念起则为凡,觉之则为圣。人言此为觉,此觉未真正。

但了一切空,圣凡皆幻影。宴坐不言中,心波如古井。

大雪戏招耶溪先生邹元佐

宋代 释德洪

昨夜颠风吹裂石,晓来雪片大如席。耶溪先生醉不知,拥絮雷霆喧鼻息。

痴奴搥门呼不应,但闻含糊语呵叱。先生行世如行川,虚舟触人无怨言。

逢人觅钱即沽酒,得钱不谢犹傲然。我欲看君堕帻醉,便觉两颊微涡旋。

款段自能驮醉起,归路逆风吹冻耳。入门儿女啼饥寒,瞪目瞠然作直视。

佛鉴兴修天宁而大檀越辐凑六月初吉有双莲开殿庭之西池作此

宋代 释德洪

露井银床照碧苔,地灵献瑞亦奇哉。将成万寿千楹搆,故遣双莲一夜开。

赠器之禅师

宋代 释德洪

器禅鄱水来,一钵自笑傲。偶然家此山,十见青林槁。

寒骨耸诗律,枯笔作行草。韵如绛阙容,日月不能老。

伊余曾闻名,再见遂倾倒。情高付无求,语妙知有道。

兹山得君居,便觉山愈好。何时卜东岩,邻径云共扫。

时时从君游,吐词觅遗藁。

六世祖师画像赞 二祖

宋代 释德洪

顶峰朝露,神光夜生。堪任单传,荷担上乘。自寻其心,不见归宿。

如视环轮,求其断续。用狱除间,履瘦知肥。淫坊酒肆,尽其尘机。

雪中斫臂,愿续佛寿。儿孙闻之,竖毛呵手。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九

宋代 释德洪

夜凉静话欣同榻,春晚分题喜共窗。解笑疏狂才莫敌,诗禅美誉旧传双。

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