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慧空
渊明非达士,乞食拙言词。谁知我辈人,佳处正在兹。
所化果何物,持来复是谁。山前小麦熟,行矣今其时。
素上人为普贤办供过溪上需偈予曰与普贤有素不可无词乃作五偈遗之 ...
千邪堆里容开手,万毒丛中许夺标。不堕功勋夷险外,前头宝所即非遥。
和才仲五字韵 其一
豹变惟君子,吾方见一斑。君宜为世瑞,未用爱僧闲。
文出东西汉,诗成大小山。殷勤五字句,乞我薜萝间。
四景 其四
快霁初无象,豁然千里间。十年归客眼,一点沃洲山。
用询山堂韵寄澹庵 其一
泥牛石女本同宗,一个惟聪一个聋。问著威音已前事,总言裴楷号精通。
和东禅以李侍郎庵招 其二
敢将不出以为高,朽索其如六马何。赖有舀溪长柄杓,不妨霜月在松萝。
送支提化士
天寒忽忆大支寺,迢递晚钟烟际山。安得腰缠十万贯,亦随君去饭天冠。
和彦正居士见寄并勉定兄及再和梦石 其一
学道穷年无寸勋,忘机似可置鸥群。谩劳长者开青眼,送与高岩卧白云。
机钝莫酬摩诘问,鼻端终待郢人斤。归来不寐思君语,落涧寒泉深夜闻。
送人往临漳 其二
休处言休便好休,家山春色满扬州。何须更说通身句,历历东风百草头。
造桥道者并诸化土写求 其二
这汉一生担版,垂老出来住院。清真气味全消,恶业因缘顿现。
说禅罔圣欺凡,乞食走州历县。试看帧上传来,辊得成甚觜面。
送化士 其十
秘在形山元是碍,散于人世亦非真。还从是碍非真处,收取归来要见人。
送定勋二上人
定禅快为师子吼,勋禅莹净玉无垢。两禅同居渊不分,一日用之左右手。
超方独脱王老师,向何壁立今何慈。杓柄短长锅大小,揭而示之无可疑。
末后更有一句子,未省两禅著何语。东山有句不敢书,恐著替渠出山去。
与隐上人
一庵老兮藏百拙,隐不隐兮吾何说。空心曾食梅州梅,赤脚又踏雪山雪。
归去来兮何似生,一朝云突辽天鹘。
谢曾运使惠诗并石炉二首 其一
公诗妙天下,当与天下共。我欲私藏之,奈此知者众。
乃持海一滴,施作无尽供。莫生文字见,句句是日用。
和可上人
梦里身投九泽乡,共惊日月去堂堂。江湖乱后人虽健,鸿雁不来书亦亡。
访旧悲凉山起雾,得君谭笑目生光。犀牛扇破犀牛在,宜有清风可播扬。
喜温首座至 其二
两翁相对好机缘,点在人人本命年。点外笑谭无忌讳,梦中歧路说迍邅。
自从打破秦时镜,总是花开腊月莲。或问两翁年几许,寻常儿唤首罗天。
喜温首座至 其一
我昔识此老,谓之定上座。是时朋辈中,个个道与么。
一别二十年,相逢皆老大。把手两风颠,傍观尽惊倒。
翻思往者言,幸尔欺得过。若是在今日,管取遭一唾。
观音真赞 其三
此大开士,愿力弘深。初无自相,随众深心。或以土木,至于缕线。
但有少缘,悉皆出现。终不自言,我自于谁。惟令见者,默尔知归。
送深书记
送妙修造
昔人架屋著闲汉,同道嗔之不与语。秀峰屋下没闲人,不是超佛即超祖。
佛祖至大渠更超,此屋黄金君勿惮。下山遍访檀施门,必有奇人咄嗟办。
和刘天启对牡丹歠茶
优昙惟时乃现,馀芳得暖争抽。谁肯不萌枝上,折来一洗春柔。
小智劳乎刻画,钝根溺在熏修。纵是根同体一,皆为蝶戏蜂游。
所以南泉一指,顿开陆子双眸。披秀因斋庆赞,东山助出茶瓯。
不是云居安乐,绝胜黄檗中洲。更看年年二月,扁舟逆上春流。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291篇诗文
与法界才庵主 其二
送忍禅游方
与昙上人
球堂真赞
和曾运使 其三
谢曾运使惠诗并石炉二首 其二
与南雄明上人
与法界才庵主 其一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 其三
送化士 其三
颂古 其十五
与岳麓范老
题石室并和澹庵 其九
梦石真赞
和刘天启并留别 其二
颂古 其六
览妙喜和尚衡阳示众
送泐潭化士 其二
观僧作小字宗派图 其二
赠龄首座主庵 其一
送空兄 其一
戏题渊知客水墨图
南华定兄访予疏山临分欲偈作此
送悟大师重造金刚
送化主 其六
跋白鹿不庵续寒山诗卷后
送茶化士
庵前蜂去数日复返因作
题石室并和澹庵 其四
送僧之育王
送茶头并化士 其十五
送永兄游浙 其二
和钝庵见留 其二
与聚道者造白林桥 其二
送茶头并化士 其七
偈十三首 其三
和曾运使 其四
送光侍者充街坊
又送出闽
送广州达珠二化士 其四
与正信庵吴居士
乱后入黄龙途中示道伴
庵前蜂去数日复返因作 其二
送琏兄之云门
送化士 其十四
华光墨梅
和慈觉炊字韵并送兰蕙 其一
送岸上座出队
与纯尧二上人
送天衣化士
送圆上人归云居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 其一
送泐潭化士 其三
和讷庵送秀上人之湖湘
回泽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