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慧空
南询歌
南询士,标致殊,发言落落中疏疏。瘦藤一握铁相似,孤身万里云不如。
作者前,致一问,分明直得绳床震。失脚踏翻楼阁门,通身不挂毗卢印。
佛祖言,甚热椀,一剑当头百非刬。大展禅宗定古今,火里蝍蟟三只眼。
谢颜庵主拄杖
拄杖一枝,苍龙出水。大流激湍,众峰齐峙。
送鉴维那弼侍者之径山 其二
弼禅弼禅,紧峭草鞋阔著步。莫似山僧,绳床角头立地时。
径山老人我知识,横膝竹篦三尺铁。那吒顶上吃一掣,金刚脚下流出血。
别别,辰锦砂兮未为赤。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 其一
徐卿天上石麒麟,天遣来清地下尘。一扫明珠三百斛,尽情乞与世间人。
四景
颂古 其十二
我脚何似驴脚,车轮顿生八角。三千刹海波澄,一阵西风叶落。
送实兄入闽 其二
钵饭元无那免乞,家山既有要须还。莫愁剑水急于箭,入得飞猿总不难。
送湖州觉化主
题石室并和澹庵 其八
衣雨调阶泉淅沥,青烟绕屋树扶疏。异时有问碧岩境,举似酬之莫道无。
疏山作糊饼草堂老师出语云色香味触具四尘且道糊饼具几尘是时众皆 ...
一处打开,五处捏就。中下之流,槌声断后。
观音真赞 其二
静处藏身,动中跳出。全起灭心,为自在力。耳闻不知,眼见不识。
天下人称,圆通第一。
送人往临漳 其一
通身红烂不堪归,只为无人识得伊。觅得休粮圣方子,刺桐花下笛横吹。
造桥道者并诸化土写求
谢卢居士法衣 其二
长者施法衣,山僧肩上搭。有口今懒开,只凭衣说法。
与眉州远上人
左握峨眉右五台,新罗吃粥七闽斋。朝来不省何方去,背却三门著草鞋。
与南雄明上人
马祖接得大雄峰,一喝当机三日聋。近来丛林无此作,多是活埋文字中。
君不见鬻薪客,特石坠腰供七百。一字不能人为书,继续衣盂是伊得。
又不见周金刚,满车载疏游南方。纸灯忽灭眼睛出,白棒一挥吾道昌。
玄中人,甚眼目,指金成鍮石作玉。圣凡命在渠手中,凛凛威风谁敢触。
直得如斯未称渠,尔曹何苦犹贪书。是间纵得不为贵,天外出头方丈夫。
与撮药曹道
当阳拈出大家看,来处分明去处端。总是诸人自遮护,先生豪发不相瞒。
和支提秀和尚
尊宿老河东,丛林之眼目。灵明剑倚天,秀润山含玉。
忆昨台雁行,再拜初接足。森严听法徒,天冠千眷属。
不以空也愚,斯事力见笃。别来化城钟,屡度新丰曲。
一字妙无传,四方牢记录。安得从之游,寒泉荐秋菊。
送延福专使 其一
金身荷去万钧重,千里持来一物无。且喜重关俱透彻,浩歌归路倒骑驴。
才仲出示巨轴佳篇复档案新诗降叹不已又似欲置人于苦海中惟恐堕其 ...
先生词源真汹涌,已如鸣鹤闻于天。隋珠却把暗投掷,但觉惊捧蛟槃圆。
终须负鼎于明主,况其致治如烹鲜。伊尹未聘独耕野,先生是以由居廛。
古人投笔真不浅,为有妙技非难捐。风流顾恺虽可尚,要之无乃痴为缘。
愿言自信龟手药,无使小子讥便便。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291篇诗文
送圆上人归云居
送照上人
送化主 其六
与修漏头陀 其二
题石室并和澹庵 其五
和曾运使 其三
与符侍者
送茶头并化士 其十五
和彦正居士见寄并勉定兄及再和梦石 其一
用询山堂韵寄澹庵 其二
送隆首座
和草堂送通直岁归龙舒
送支提化士
庵前蜂去数日复返因作 其三
和钝庵见留 其一
送化主 其八
过灵石赋顽庵 其二
送白上人还丰岩
戒庵主示诸老船子图偈赞因与之结缘 其四
造桥道者并诸化土写求 其二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 其三
送白兄归豫章
送愿兄化永嘉 其二
和赵超然 其一
和钝庵见留 其二
四景 其一
又用前韵送僧
和秀峰 其一
送延福专使 其二
乱后入黄龙途中示道伴
和东禅以李侍郎庵招 其一
送茶头并化士 其九
过灵石赋顽庵 其一
览妙喜和尚衡阳示众
送清知客
悼觉庵 其一
送德上人归故山
谢丹山秀首座竹筇 其一
谢庞道惠茶
与海上人
四威仪 其一
赠龄首座主庵 其一
和曾运使 其二
赠寥元饰 其三
喜温首座至 其一
题石室并和澹庵 其二
庵前蜂去数日复返因作
与郛郎作骨董羹四首 其三
和无在悼惠书记 其一
别圆融庵主
送僧游天台 其一
览印无在语
谢丹山秀首座竹筇
赠龄首座主庵 其三
颂古十首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