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陈蕉源

寿陈蕉源

明代 释今无

我闻金色妙智身,坚密过于金刚宝。倒易三世如飞腾,寰中日月那能数。

桧柏苍松薄劣根,南山东海成轻尘。有大长者陈居士,妙得此智凌青春。

修长须髯梅花白,舌底风流妙入神。大智文殊七佛师,福成利行号童子。

我今已老君方少,坐饮山茶勿序齿。更睡华山八百年,制成竹马呼君起。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同寓诸夜入蓝田

明代 释今无

人当蓝水去,月向蓟门明。寂寞应吾道,艰难见尔情。

云深茅店路,霜落板桥声。犹幸临岐夜,山夫伴此行。

寄怀刘焕之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仙城羽檄不停驰,野鹤无因问路岐。折柬两招秋叶里,布帆应挂仲冬时。

廿年知己心先醉,万里雕戈力独支。纵有昆崙谈剑客,一杯寒露属襟期。

天中有树名胜音

明代 释今无

胜音无地长花枝,楼阁舒光在此时。驾海云涛归自急,弥天风露濯嫌迟。

对人岸帻宜挥麈,阅世投林欲共谁。打得上方钟磬好,莫教苔藓苦相欺。

寿金国瑞都阃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白璧无瑕方寸心,十年岭海振清音。行间战垒龙泉壮,夜柝诸门虎钥深。

鸑鷟舞回蓬岛月,麟麒高夺泰华阴。交情千古齐仙佛,意气知君不可寻。

寿王仲锡臬宪 其十五

明代 释今无

冰雪为心玉在壶,尘心尘悟梦全苏。夔龙出处原丘壑,不必苍松号大夫。

别张子修

明代 释今无

张子肮脏绝不羁,襟期独与山人知。弯弓跨马聊尔尔,种竹栽麻乃其宜。

吁嗟张子奇不奇,世人皮相何足悲。大宋有僧交子修,崎岖同到琼之涯。

我今事迹复类此,别去情深长相思。

羊桥峡

明代 释今无

山龙火藻与文螭,融结真疑造化私。形段未经心目有,神魂直使水云移。

娲皇炼后留馀火,夏后开来岂计时。五色绮罗裁肺腑,叠成千丈峡峰奇。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 ...

明代 释今无

千峰同听大荒鸡,铁篴刀砧意尽迷。到处月眉遭鬼啖,总非人境怯乌啼。

泪弹瀚海愁难远,日照天山冷易低。生死竟谁能预料,玉关只隔一丸坭。

答丹霞诸兄四章时天老人以海幢主者之席见命遣侍僧走辞作此却寄 ...

明代 释今无

黄昏清昼愿空违,此事那堪再辱之。此住法中当法坏,久知人患是人师。

狮王舌上狐涎溅,虎步蹄惊驽足移。这座不容轻觊觎,执鞭惟有效驱驰。

向有夏鹾使官署一鹤自来梳翎对舞自是主人烟水之情得之独深九皋之 ...

明代 释今无

使君丰骨最相宜,特出仙庭伴素姿。舞影且看三岛远,依人独与七贤期。

玉箫听彻原非梦,华柱啼残欲向谁。不寂不喧官署好,此中怀抱任离披。

寿王仲锡臬宪 其十四

明代 释今无

智珠抛掷古皇前,精白为心自永年。不羡阆风餐石脑,邦之司直足人传。

唁知即

明代 释今无

搆屋须良材,楚僧领此役。不畏北风寒,不避豺虎食。

披蓁陟崇阿,两足罗荆棘。得木放中流,倏忽天宇黑。

陈桥既易王,各郡未捧檄。盗贼变路人,草木皆锋镝。

一衲百结馀,竟与貂裘敌。四逢狄梁公,褫夺遭辟易。

蚊虻咋肌肤,风涛啮指骨。辛苦两月来,生死换得失。

依稀尾生信,髣髴盲龟值。将军略地来,川陆皆罗织。

不必问珠玑,粗岂遗木殖。嗟哉竟徒劳,抱病空叹惜。

次韵答沈融谷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语罢如经雪里行,相期先有道人情。圆伊自可成三点,烟水无劳越百城。

圭组不忻身外重,嵩华自入眼尘轻。郊居已是君能赋,犹恨前人有此名。

黎似仲秋捷

明代 释今无

南溟奋翼是冲霄,上苑春红历乱飘。几世书声添巨笔,千秋文字副当朝。

白华诗向霞亭熟,紫色云从玉阙饶。最是罗浮高见日,喜君衣履御仙飙。

寿王仲锡臬宪 其六

明代 释今无

蒸蒸曾闵此同心,百行源头坐独深。人废蓼莪君朗诵,几回声泪满庭阴。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梅花庄上眼先明,若个人当绝壑行。借问昆崙高几许,昆崙高亦少人听。

留别即兄

明代 释今无

哭罢穷途笑步兵,秋山病叶一身轻。木瓢潦倒人烟饭,竹笠萧条塞雪声。

去住每怜予有恨,别离愈爱汝无情。感公古亦怀冰者,大法依然属老成。

持福堂成移植刺桐树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拱把而今正可怜,栽培爱尔大庭前。从来有相标无相,此意依然又惘然。

海上云霞吹雨气,林间星斗照诗篇。春深叶密须防护,莫使凄凉叫杜鹃。

赠智林

明代 释今无

千僧座上此僧雄,为象为狮气尽空。为佩毗卢尊觉义,人如晋代得玄风。

花开富贵春为国,楼占云霞月作宫。一个路人无处着,却从君意问穷通。

送张东全副戎之京

明代 释今无

玉剑光芒尚绕身,沧波万里拥归津。霸陵未必长能醉,圯上其如有此人。

五岭风烟侵旅鬓,九重心事怆孤臣。他时准备相逢处,一笑辕门甲胄新。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