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今沼
刺桐鲜映绿槐芽,春水初平海堰沙。江燕掠泥寻旧垒,山樱成子落馀花。
雨残时见桑梯倚,林外遥逢酒旆斜。最爱村原寒食候,杂香晴径野人家。
赠蜀中喻胜力居士
颊边耸带蜀中山,鬓脚言从乱后斑。未到汉原悲旧国,才离海岛似生还。
一篙绿水寻僧远,半榻疏钟到梦閒。莫厌虚房强留住,半生曾几住人间。
行乞从化宿李某石峰堂因赠
新堂筑几年,奇石复巍然。座客乐时满,架书经乱全。
城阴篱落下,山色屋隅边。相对已如梦,况忆十年前。
碧鉴溪泛舟
带郭人家野霭间,一溪深棹不知还。一晴近海低成雨,水色连莎淡到山。
好影入诗愁不尽,欢心着事累终閒。他年若别高峰去,定向渔翁占一湾。
送朱紫葆归嘉禾
安居海边寺,庭景西北衔。日永人群稠,午食慰半馋。
何当乱峰内,瀑布洒松杉。缘沟垂穗香,茆檐剡长镵。
朱君揖别去,曳棹扬轻衫。泽国几千里,南风满归帆。
我亦思幽栖,匡庐徒寄缄。
招隐诗 其一
薄暮瞻庭除,庭槐微风发。披衣试素微,搴帷见明月。
皤皤漆园吏,拮据乱世哲。世途险以难,中道易故辙。
贫贱夙所安,荣华焉所设。幽谷有崇兰,怀芳度严节。
贮以文草筐,佩以夜央缬。如何妙佳人,旷今音尘绝。
戏效杜体
陶公茅斋垂柳长,卧疾已过园林芳。水浅渐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
洒桑野老开蚕屋,薰树儿童换蜜房。巡食沙渠一白鹭,忽冲烟雨过横塘。
酬黎务光养疴海云寺以余营亡友李仲藏丧还见示之作
清羸得静在云林,药碗绳床近树阴。恳向医王频接足,寂依禅子与栖心。
疏篱槿吐伤荣促,曲岸波回感逝深。几日浮生同怆恨,独吟君句夕阳沉。
寄顿公
雁带馀声入海烟,霜林空末望高天。愁团半是送行日,閒咏偏多寄远篇。
枕畔湖山风叶搅,书边意况雪花溅。春来纵有莺尖惠,不得桥边招隐泉。
赠郭亦知参军
盛朝身属邮亭长,越岭燕台走马闻。壁满题诗当路客,堂多勒铭教儿文。
重辎几散黄巾栅,深巷閒拖白练裙。昨约林僧扫园径,半庭残叶落纷纷。
秋日华首台院
山衔古寺秋,石路晚幽幽。谷掩云移树,钟残月在楼。
烟萝和露滴,风叶乱泉流。禅暇閒来往,东西溪上头。
和李直庵先生七夕酌酒怀友
正好衔杯夕,离离天上星。淡云流远汉,微月下中庭。
玉匣开仙缕,银灯照凤軿。莫愁双剑别,且待玉梭停。
就麦子小榄馆别钟山诸子
何事意不适,所求仍友声。相随及春鸟,忽异故林鸣。
我去玩芳草,汀兰逐岸生。衣间倘同佩,掇取报亲情。
赠前宪副汤惕庵
箨冠麻服混埃尘,座上犹钦峤岳身。千里海津逢故吏,一肩行橐倩邻人。
殊方案牍谁相问,旧国瓜园且自贫。庐顶蒿茆吾欲剪,浔阳踪迹可能频。
送人归闽中
闽山粤水无多异,为积羁愁始欲归。离绪暗滋伤逝恶,客心长计浪游非。
从经海岛诗偏怪,欲别林僧话转稀。世故为儒谁可奈,苍苍苦觅旧渔矶。
醴泉帖故人谢溶所遗每一展观辄为怆然
故人遗帖留残匣,几度临书似旧时。懒拙已忘王卫法,凄凉徒有范张悲。
墨痕尚忆师秦漏,石拓犹闻辨宋螭。今日清斋想奇字,玉楼天上勒新碑。
城影
遥阴兀兀在城濠,一带因山影愈高。倒照宿乌连埤堄,趁凉归卒绕周遭。
昼承古木临偏巷,夕转荒郊落野蒿。漠北塞垣孤障在,云黄沙白更萧骚。
送何兵曹拜命赴端州行在
新加露冕拜纶丝,远水寒山木落时。天子刻期传诏诰,三军指日罢旌旗。
思乡欲上高崧路,望阙先扳古桂枝。别后若逢佳节近,数丛黄菊拟东篱。
閒园怀朱子
清秋云物趣,暮适閒园心。独见池边树,同栖烟外禽。
露光微上叶,霜气暗疏林。远念羁游子,离居直至今。
中渡作
偶随潮水去,缆放水津开。半日未百里,前山时几回。
同舟济海客,息帆越王台。予独投村浦,鸣鸦入草莱。
旅馆与邻人麦朴生夜话
故里已应无第宅,异乡今始见邻人。异篱浊酒惊初定,高阁明灯话重陈。
阶下暗虫愁往事,枕边黄叶梦归身。乱离旧业知谁在,共道飘零泪满巾。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91篇诗文
月城听柝
出家日自嘲 其二
访甘竹黄符升村居
省英卓今病因留宿旅舍经旬临别赋此 其二
咏蜀葵花
省英卓今病因留宿旅舍经旬临别赋此 其一
宿广朗洞赠陈元孝
宿西樵与麦徐二君夜寻陈元孝山楼
赠江村马巡司
送石鉴大师住栖贤
日落江上作
山中怀旧游
黄某邀同过公子黄符让却赠
秋朝山寮柬黎务光
戏赠黄塾师
何石人仿王叔明笔作画赠余入匡山竟不果行题此
咏蛱蝶
塔影
客舍梦故山寄无师
秋日效齐梁体
除夕乌洲怀徐圣甫
秋日晚郊咏归
送陈牧止客游江南特约石大师同舟
千佛道场即事
游宝积寺汲卓锡泉至石洞经宿而归
赠刘菭石宪副归荆南
题萝坑玉岩书院
春楼
哭英卓今 其二
春日村郊
赠莫先生
放翠鸟
留别黄符谦昆仲各赋一物得滩声
七夕何园寄邝无界
送人归宿五羊驿因忆匡山感而成梦
宿华首阁
大牛师以书示却答
与英卓今坐邝无傲轩西待雨
初秋与诸子登宝莲寺风雨大至
咏井
何园夏夜呈朱叔烈
柬秦山人
秋江萧寺寄谢法航
出家日自嘲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