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今沼
蹉跎到此竟何为,才撇尘缘万事宜。已觉形容除俗态,任教颠倒落僧祇。
眼昏且喜经文大,鬓秃如藏腊序卑。四十披缁谁谓老,只应精猛事吾师。
赠郭亦知参军
盛朝身属邮亭长,越岭燕台走马闻。壁满题诗当路客,堂多勒铭教儿文。
重辎几散黄巾栅,深巷閒拖白练裙。昨约林僧扫园径,半庭残叶落纷纷。
赠江村马巡司
越国才名旧有华,身为微吏滞天涯。重门石壁春流水,独树寒江晚闭衙。
金马几年烦献策,棘林何处更开花。岭云潭月深相忆,农伴欢锄今万家。
閒园怀朱子
清秋云物趣,暮适閒园心。独见池边树,同栖烟外禽。
露光微上叶,霜气暗疏林。远念羁游子,离居直至今。
九日泛舟同梁器圃怀徐圣甫
自客水村里,登高仍泛舟。凫鹥分渚月,鸿雁急霜秋。
篱菊无从把,山萸难可求。有怀成远梦,兹夕在高楼。
留别黄符谦昆仲各赋一物得滩声
君家临远水,乱石与潮分。汩汩迎帆去,潺潺过雨闻。
听残留断岸,度处有孤云。萧飒霜林月,因风一忆君。
春楼
绿屏春晓露珠稀,地尽南天草木葳。石角柳芽风不到,小窗梅绽雨初微。
身随玉液寻仙侣,手捻沉香事小妃。碧草远郊人寂处,开帘唯见燕双归。
重过徐四同宅
宅舍重过又一时,对君诸弟黯然悲。论交既是中年分,学道空多后日期。
风闪疏灯回旧榻,月移寒橘落秋池。直倾一夕无穷泪,不待邻家短笛吹。
赠前宪副汤惕庵
箨冠麻服混埃尘,座上犹钦峤岳身。千里海津逢故吏,一肩行橐倩邻人。
殊方案牍谁相问,旧国瓜园且自贫。庐顶蒿茆吾欲剪,浔阳踪迹可能频。
戏效杜体
陶公茅斋垂柳长,卧疾已过园林芳。水浅渐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
洒桑野老开蚕屋,薰树儿童换蜜房。巡食沙渠一白鹭,忽冲烟雨过横塘。
大牛师以书示却答
洽久志弥喻,钝根尘易侵。那堪暂离索,摇落对秋深。
渐老衰偏觉,向山悲且吟。昨来缄数字,应感恤初心。
咏蛱蝶
春色日芳菲,逍遥邻院归。扑竹添新粉,飞花点素衣。
随风过别浦,曝日向南枝。暗惜双飞处,芳华今未稀。
中渡作
偶随潮水去,缆放水津开。半日未百里,前山时几回。
同舟济海客,息帆越王台。予独投村浦,鸣鸦入草莱。
初秋与诸子登宝莲寺风雨大至
近海炎云变,经秋林壑移。炉烟轻欲灭,园木重能垂。
凉气添深竹,流波瀰漫池。閒情各为默,端坐待成诗。
小舟溯川至山麓宿云路村馆
夙予爱秋山,勉焉苦登践。曳楫随回川,望峰随几面。
轻舠属旋折,合沓形始见。微阳耀林麓,舍舟聊缱绻。
遂造云路峰,石门憩苔藓。村径有高下,茶坪或夷衍。
鸡犬恋茆茨,人事遂初善。投策高崖侧,解装情已缅。
虚窗对落日,孤松媚远甸。雷坛度疏雨,名泉暗流转。
清寐渐良宵,幽怀自兹眷。
寄榄溪同社
离心何处慰,书报过泷舟。旷海愁曾渡,春山忆昨游。
潮鸡喧定夜,滨蛤映居楼。念此一相别,看青芳杜洲。
酬黎务光养疴海云寺以余营亡友李仲藏丧还见示之作
清羸得静在云林,药碗绳床近树阴。恳向医王频接足,寂依禅子与栖心。
疏篱槿吐伤荣促,曲岸波回感逝深。几日浮生同怆恨,独吟君句夕阳沉。
秋日晚郊咏归
枫叶纷纷落径繁,游人望望下郊原。归云挟杖过山涧,落日题诗倚竹园。
孤鹭远翻秋浦静,乱鸦频聚夕阳喧。夷犹月上蓬蒿处,长笛一声城外村。
和李直庵先生七夕酌酒怀友
正好衔杯夕,离离天上星。淡云流远汉,微月下中庭。
玉匣开仙缕,银灯照凤軿。莫愁双剑别,且待玉梭停。
城影
遥阴兀兀在城濠,一带因山影愈高。倒照宿乌连埤堄,趁凉归卒绕周遭。
昼承古木临偏巷,夕转荒郊落野蒿。漠北塞垣孤障在,云黄沙白更萧骚。
送朱紫葆归嘉禾
安居海边寺,庭景西北衔。日永人群稠,午食慰半馋。
何当乱峰内,瀑布洒松杉。缘沟垂穗香,茆檐剡长镵。
朱君揖别去,曳棹扬轻衫。泽国几千里,南风满归帆。
我亦思幽栖,匡庐徒寄缄。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91篇诗文
七夕何园寄邝无界
碧鉴溪泛舟
行乞从化宿李某石峰堂因赠
出家日自嘲 其一
戏赠黄塾师
宿华首阁
酬罗仲髯因苏未仁过钟山同坐月兼附见讯时余与徐圣甫游西樵
山中怀旧游
月城听柝
明月落谁家为孟陬赋
晨起阁上望秋色呈黄杯湖
就麦子小榄馆别钟山诸子
春日村郊
送许离相之苏州
达奚司空像
宿黄氏园亭
送何兵曹拜命赴端州行在
送张尧山归杭州
哭英卓今 其一
除夕乌洲怀徐圣甫
省英卓今病因留宿旅舍经旬临别赋此 其一
访友人村居
长至日题曾某馆壁
黄某邀同过公子黄符让却赠
柬秦山人
出家日自嘲 其二
赠蜀中喻胜力居士
咏蜀葵花
送人归闽中
游宝积寺汲卓锡泉至石洞经宿而归
赠莫先生
送足两师之嘉禾请藏却还庐山栖贤寺
何园夏夜呈朱叔烈
招隐诗 其一
送陈牧止客游江南特约石大师同舟
招隐诗 其二
阿大师应请琼州书到却寄
塔影
山影
咏井
哭英卓今 其二
赠刘菭石宪副归荆南
何石人仿王叔明笔作画赠余入匡山竟不果行题此
千佛道场即事
秋朝山寮柬黎务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