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台山中十首 其二

天台山中十首 其二

宋代 释元肇

千山万山中,翠薜相交罗。春风来何迟,积雪常峨峨。

折木有清响,采薇闻远歌。不因寻石桥,长年无人过。

诗人释元肇的古诗

送陈省元归通川

宋代 释元肇

买宅船桥住,情深得共论。儿能学吴语,老念出齐门。

绿树阴行色,清江涨别痕。邻人相过处,欢乐胜羌村。

题石瑶林山录

宋代 释元肇

天姥紫芝岑,仙灵宅下临。幽光千古月,孝德一生心。

拱木秋声早,寒泉泪滴深。彼苍知不远,同聘入书林。

天台山中十首 其九

宋代 释元肇

野草纷其类,托根孤高地。谁荣谁瘁之,动摇春风至。

凄迷烟雨中,碧满闲庭际。王孙归不归,山深易寒气。

菖蒲田

宋代 释元肇

一从神武挂冠缨,便入千峰适性情。已向耆英逃姓字,肯因杨柳作歌行。

石田水冷菖蒲节,茅屋云深薜荔荣。白发山僧知此意,时时来听野泉声。

牧野图

宋代 释元肇

焦头烈尾痛成功,麟阁何曾见画工。争似淡烟杨柳岸,四无阑圈自西东。

洞庭翠峰

宋代 释元肇

峰点浮螺翠,遥波界玉田。云中听鸡犬,路入趁渔船。

浓淡霜天晓,青黄橘户烟。寺因明觉住,清响有人传。

送僧归淮西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元肇

高堂无地寄征衣,淮水西边近解围。想得夜阑更秉烛,天寒木落一僧归。

和天目见寄

宋代 释元肇

共折梅花竹岭西,白云粘袖带诗归。东风著尽青青子,双径峰前落照微。

哀通人俘虏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元肇

见雁南飞欲寄音,裂衣刳血写乡心。书成刬地添惆怅,又恐无人射上林。

送僧游岳

宋代 释元肇

上人年少易抛乡,湖海茫茫道路长。凭内州军莫游尽,雁飞不肯过衡阳。

方蕙岩常簿二首 其二

宋代 释元肇

夙昔住山缘,来吴已八年。独怜寒塔影,时到碧岩前。

埋玉亡何日,愁云过别天。东风减回首,家学子能传。

洞庭用白乐天韵 其二

宋代 释元肇

西缈东峨日未沉,洞庭山水更幽深。洞茫雪浪疑浮玉,杳霭烟霞似紫金。

坛上绿毛遗灶冷,橘中皓首采芝吟。桃花洞口年年发,自是寻人不尽心。

万年开新塘

宋代 释元肇

八峰聚首最幽奇,驱石拦云贮碧池。驱拥旌幢千影树,平沈星象一枰棋。

争鸣已被蛙先觉,归宿多应鹭未知。肝胆到来都照了,何须更待入门时。

天台山中十首 其十

宋代 释元肇

为爱檐前竹,特立万竿玉。萧萧送雨声,沈沈照窗绿。

风雪凌压之,可摧不可曲。澹然如幽人,长年在空谷。

寄南叔凯

宋代 释元肇

苦思南叔凯,相别已多年。生与慈云近,灯从智者传。

怜渠如我癖,忤俗是诗篇。桥畔青松老,期来看瀑泉。

建边报

宋代 释元肇

高皇宏远立规模,建武犹能复壮图。建道烟尘暗淮海,梦成风雨落江湖。

可无归雁传家信,定有非熊出钓徒。目断关河正愁绝,东风吹绿入平芜。

莲华峰

宋代 释元肇

绝顶高峰上,如何下手栽。崔嵬出云际,菡萏向天开。

大寂身千劫,浮图雪一桅。横担楖栗去,曾有几人来。

上浙翁

宋代 释元肇

凌霄峰顶极高寒,中有高人把钓竿。万里江湖未归客,满天风雪独凭阑。

医和世遇肱三折,慈氏门开指一弹。管领梅花春有意,免教回首望长安。

池梅

宋代 释元肇

水净方塘晓镜清,依依冷照玉娉婷。昭君莫怨毛延寿,此意如何画得成。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三

宋代 释元肇

面对香炉峰,朝昏起云雾。飘飘无定形,忽被风吹去。

去去还复留,半挂长松树。悠然会我心,政自有佳趣。

释元肇

释元肇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18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