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元肇
吴城多第宅,毋过蕙岩家。不是门如海,都缘刺似麻。
风声虚动竹,日影渐移花。清兴浑无奈,归来自煮茶。
酬张槎溪
一笑相逢白下城,秋光满路雨初晴。沧江上与天河接,应是乘槎到玉清。
更深亭
幽趣上林梢,添高一把茅。乾坤常在定,日月自相交。
云怕人知处,门开僧不敲。丛台歌舞散,空有燕来巢。
挽高鼓院
叶堕遥空万景沈,致刍谁不重伤心。仕当钓石归来蚤,闲比香山乐更深。
一片新碑难载德,百年故土绝遗音。定从兜率天中去,莫向桃源路上寻。
汤西楼新居
闻君移住处,相近太平坊。旧日同吟侣,新来认草堂。
避喧犹未可,在陋亦何妨。只有西楼月,清光不改常。
水心先生挽章二首 其一
归自金陵后,情疏狎隐沦。身缘忧国瘦,家为著书贫。
江海星沈夜,池塘草不春。门生天下是,椽笔付何人。
送深禅人归衡岳隐山
江浙参寻遍,仍思故隐山。不知人住处,惟见雁飞还。
说法龙来听,长年云闭关。莫将残菜叶,流落在溪间。
清月溪
万劫高超一念轻,来非住相去何曾。定逢葱岭当年使,谁访洪川旧日僧。
舍利未安无缝塔,伽梨空对短檠灯。凌霄多少薰风泪,吹入淮南紫翠层。
起夫
木叶初飞夫去时,家家连夜办征衣。关河只在淮南北,未著寒衣可得归。
题杨梅山人渭川图
不识山人面,今见山人竹。鹅溪半幅山,渭川千亩足。
细细穿石泉,猗猗动寒绿。望之意已凉,况当亲㩜触。
贤哉怀隐居,畴能继高躅。
哀通人俘虏二首 其二
见雁南飞欲寄音,裂衣刳血写乡心。书成刬地添惆怅,又恐无人射上林。
赵东阁奏院
东阁王孙贵,才名似谪仙。可怜颁郡下,不及盖棺前。
家乏千金计,诗应万古传。生来同四柱,岂料哭君先。
过郑文昌庵
腊天三四日,曾到锦峰来。世上无知己,松根坐古苔。
茶烟凝户晓,风雪打船回。却忆星辰履,如今安在哉。
张宰湖山堂
别来萍梗浙东西,得向湖山手重携。风定波间鸥出没,云深天阔雁高低。
拟将脩竹题归隐,长恐扁舟路欲迷。明日棹歌回首处,苇花蘋叶冷凄凄。
寄上制使贾端明二首 其二
天台山压众峰高,极胜穷幽是石桥。在昔一诗留翠壁,至今万壑响青霄。
淮南草木皆沾润,塞北烟尘即便销。将相功名古来有,可曾江上问渔樵。
送江西益禅人
世路今方隘,情亲别更难。孤篷和雨宿,十月渡江寒。
诗到愁时涩,书来约岁阑。青青狼伍寺,何日共阑干。
得坐
一室坐春空,寥寥万境容。月移旁砌竹,风借别楼钟。
暗处元非滞,明边亦是逢。五更侵早起,清露滴长松。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三
十年瓶钵走天涯,四海声名一永嘉。不趁新霜尝橘柚,了无归梦到蒹葭。
江头来往春强半,门外推敲月又斜。换骨夺胎如得妙,愿从勾漏问丹砂。
啸岩
丘石虎西蹲,月明烟水村。扣舷穿蠡口,长啸彻苏门。
要得却胡骑,应须梦至尊。苦吟天地窄,万物本同根。
赵计议半云
苍苍茫茫烟树昏,静是青山动是云。待得从龙为雨后,一间茅屋与平分。
礼嵩明教塔二首 其一
饥寒万卷寄萧疏,越路三千去上书。明主既知尧舜事,故山依旧爱吾庐。
释元肇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186篇诗文
客陈园二首 其二
莲华峰
和洪提举送平斋集
万年开新塘
中秋下含辉亭
许来亭
拟寒山吴下庵居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三
和天目见寄
送凌佥判
叠石
寄郑司业直院右史
送赵守寺丞除郎
吊无著塔
上官右史庆幸堂
张廉州奏院
江上雪
同游归故隐
徐神公墓
建边报
赠四明赵秀才
天台山中十首 其四
题饮仙图
酬杜北山
桃红菊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二
湖上秋日
过无怀故庐
送僧归淮西二首 其一
次赵莼湖饱看风雨楼韵
送正西堂
洞庭用白乐天韵 其二
送印宝章知温州
送潘提干
贾浪仙像
送月上人之东州
禁渡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一
与郑明府四首 其三
寄题孤屿琚师半云
谢史春坊远招
姑苏台放生
忆冯宗谕
华顶峰
初至建邺
陈府判
送王右曹知南剑
舟别浦禅师塔
归涂雪
寄江阴史君尹梅津
琴川图
送赵宪使除郎归班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