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元肇
高台一上一消魂,触目犹多古迹存。触水流来闻越号,舟人指点是胥门。
烟云弄晓青山澹,城郭初晴碧瓦昏。鱼跃鸢飞归至化,当时歌舞不须论。
润云
高结据空虚,吴中大隐居。碧云生暮景,清气浥楼书。
座上通玄客,门前长者车。东隅贯休阁,相望复何如。
石湖晚泊
磨子峰头日已倾,楞伽塔顶月初生。鸱夷去后烟波冷,怅望吴台与越城。
送王右曹知南剑
列宿守延平,旌旗过浙迎。地传龙化剑,州傍水为城。
劲气民情直,澄波政样清。公庭应事简,所得是诗名。
天台山中十首 其六
山中产灵药,四望清蔼蔼。神仙久不逢,世上何人采。
桃源路岂遥,蓬莱非隔海。惟有天地根,古今常独在。
酬赵菊庄
读来诗百首,清绝少如君。碧水有明月,青天无片云。
台山才一见,衡岳又相分。此处多回雁,新题到里枌。
次柳倅见寄
是中空洞任天游,去住飘然百不忧。黄独有苗师懒瓒,碧云无语继汤休。
才名如此分千里,道术相忘混九流。寄得诗来乘月看,满身风露一庭秋。
上官右史庆幸堂
先生何庆幸,年老乐安闲。得地无多亩,营堂不数间。
种花皆结子,移石便成山。只有双双鹤,相随日往还。
菖蒲田
一从神武挂冠缨,便入千峰适性情。已向耆英逃姓字,肯因杨柳作歌行。
石田水冷菖蒲节,茅屋云深薜荔荣。白发山僧知此意,时时来听野泉声。
题石瑶林山录
天姥紫芝岑,仙灵宅下临。幽光千古月,孝德一生心。
拱木秋声早,寒泉泪滴深。彼苍知不远,同聘入书林。
与郑明府四首 其四
天外横河泣露寒,中秋月好傍楼看。高标不及康庐远,难博渊明一笑欢。
写照王肖岩
王君善写真,当世独超伦。才见皆能识,方知妙入神。
鸳行传国士,麟阁貌功臣。安有工夫到,寒岩枯木身。
送印宝章知温州
东嘉山水郡,灵运后知名。孤屿云簪笔,清江玉带城。
伏波思雁远,春草梦诗成。五马人生贵,二难时共荣。
披云庵
绝顶住居安,千峰翠作攒。风吹云影破,天漏月光寒。
野水无行路,孤松半倚看。有时吟到晓,清韵激飞湍。
晋元帝庙
元帝遗宫在石头,年年长吏祀春秋。几多整顿乾坤手,閒绕回廊看不休。
王荆公半山祠
来往钟山住半腰,骑驴松下莫萧萧。只因墩号分人我,到了经纶恨不消。
陈孺人
静正成家道,贤明训子孙。园林冬出笋,霜露早摧萱。
有泪瞻遗像,无言似倚门。伤心夜台月,不照再承恩。
台城道中
枝暗花成子,风飘絮作萍。雨侵溪涨白,山脱晚云青。
又过仙人渡,还登酌水亭。往来人自老,双鹭立烟汀。
怀吴中
消息传来竟不真,杨花落后更无春。谁知十载游吴梦,却作桑乾渡水人。
和洪提举送平斋集
平斋大全集,千古播幽芳。骚雅杜陵老,雄深马子长。
天能留稷契,世可致虞唐。乐府尤清丽,难回铁石肠。
叠石
澄彻池光上,嵷巃相对闲。谁将太湖石,叠作小庐山。
种树蟠春长,栽花带土悭。当时真隐者,只在篆烟间。
释元肇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186篇诗文
送深禅人归衡岳隐山
寒岩
更深亭
送凌佥判
姑苏台放生
建边报
哀通人俘虏二首 其一
送陈省元归通川
秋日庵居
题杨梅山人渭川图
同游归故隐
啸岩
舟中雪
寄池阳许史君
董丞相去国
足庵寄朱新父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三
送赵宪使除郎归班二首 其二
过无怀故庐
送尹教授
西园晚春
与郑明府四首 其二
海门道中
送黄宰之江陵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七
寄南叔凯
水心先生挽章二首 其一
起夫
送正西堂
题陈藏一山房
天台山中十首 其十
送僧归武昌
和天目送行
林酒仙
赠四明赵秀才
吴荆溪大监
送江西益禅人
和天目见寄
天姥
送潘提干
次吕教授游江心韵
上水心先生三首 其三
酬杜北山
赵东阁奏院
贾浪仙像
送赵守寺丞除郎
送僧还里
哀通人俘虏二首 其二
洞庭翠峰
题饮仙图
送赵宪使除郎归班二首 其一
客陈园二首 其一
和魏侍郎登虎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