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子瞻送陈睦龙图出守潭州

次韵子瞻送陈睦龙图出守潭州

宋代 苏辙

海上石桥馀折栋,大舶记君过铁瓮。
东行万里若乘空,老蜃辰鲸应入鞚。
波摇风卷卧不起,免教髀肉鞍磨痛。
归来过我话艰苦,惊汗津津尚流汞。
海涯风物旧图,错落天吴兼紫凤。
至今想象隔人世,往往风涛吹昼梦。
长沙欲往压飞楫,幸有千兵作迎送。
文章清逸世少比,科第峥嵘声自重。
远行屡屈众所叹,出祖谁攀车欲动。
明朝鼓角背王城,莫听单于吹晓弄。
子雍奉使三韩,辙时在南都,见其往返,故此诗言之。

诗人苏辙的古诗

求黄家紫竹杖

宋代 苏辙

曾家紫竹君家种,曾园竹与荒藤共。
藤骄竹瘁如畏人,不似君家竹森耸。
我来买宅非为宅,爱此风梢时一弄。
磨刀向藤久未忍,树倒藤披真自送。
繁阴一豁新笋地,狂鞭欲向青春动。
我身病後少筋力,遍求拄杖扶腰痛。
萧萧瘦干未能任,一亩君家知足用。
一枝遗我拄寻君,老酒仍烦为开瓮。

高邮别秦观三首

宋代 苏辙

蒙蒙春雨湿邗沟,蓬底安眠画拥裘。
知有底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笔端大字鸦栖壁,袖里清诗句琢冰。
送我扁舟六十里,不嫌罪垢污交朋。
高安此去风涛恶,犹有庐山得纵游。
便欲携君解船去,念君无罪去何求。

送任师中通判黄州

宋代 苏辙

一别都门今五年,剧谈精壮故依然。
厌居巴蜀千山底,决住荆河十顷田。
老去功名无意取,身闲诗笔更能专。
黄州无事聊须饮,世俗方今自足贤。

和子瞻铁柱杖

宋代 苏辙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
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
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
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
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
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题方子明道人东窗

宋代 苏辙

纸窗云叶净,香篆细烟青。
客到催茶磨,泉声响石瓶。
禅关敲每应,丹诀问无经。
赠我刀圭药,年来发变星。

中秋夜八绝 其二

宋代 苏辙

谁遣常时月,偏从此夜明。暗添珠百倍,潜感兔多生。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下邳黄石公

宋代 苏辙

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识天真。
十年却见谷城下,寂寞同收一梦身。

因旧

宋代 苏辙

君不见林上鹊,冬深始营巢,
及春巢已成。又不见梁上燕,
春深作窠,及夏雏已生。
我为一区屋,三年费经营。
纷纷伐梧楸,日厌斤斧声。
老境能几何,何日安余龄。
一言愧吾儿,事忌与力争。
青杨易三栋,赤榆换双楹。
指顾行即具,构筑役亦轻。
酇侯念子孙,不处高閈闳。
吾今何人斯,此则坐右铭。

次韵刘敏殿丞送春

宋代 苏辙

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
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韵不飞。
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
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従今日日非。
〈四月十一日立夏。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

宋代 苏辙

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水深不可涉,上有横桥渡。
溪外无居人,磐石平可住。
纵横远山出,隐见云日莫。
下有四老人,对局不回顾。
石泉杂松风,入耳如暴雨。
不闻人世喧,自得山中趣。
何人昔相遇,图画入纨素。
尘埃依古壁,永日奉樽俎。
隐居畏人知,好事竟相误。
我来再三叹,空有飞鸿慕。
逝将従之游,不惜烂樵斧。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

宋代 苏辙

奏课西南最,分符江海冲。
往来观惠术,蟠错试余锋。
文字従堆案,樽罍强解容。
金山只隔水,时复听晨钟。

送梁交之徐州

宋代 苏辙

湖水清且深,新荷半犹卷。
未见红妆窈窕娘,先排翠羽参差扇。
水面风生人未知,欹倾俯仰长先见。
崖上游人莫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
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樽餐白饭。
坐中飞将忽先起,轻衫出试彭门远。
百步洪西白浪翻,戏马台南云岫满。
江山雄丽信宜人,风流孰似梁王苑。

和强君瓦亭

宋代 苏辙

君为魏博三年客,日有江湖万里心。
暂得野亭留马足,强循疏柳步堤阴。
无人携手共吴语,得意摇头时越吟。
何日东郊过微雨,并骑鞍马去同寻。

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

宋代 苏辙

长怪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马列旌旄。
才多莫厌官无事,郡小不妨名自高。
庶子定应牵赋咏,醉翁聊复继游遨。
试寻苦战清流下,要识经纶帝业劳。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宋代 苏辙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
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
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
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
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
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过杨无敌庙

宋代 苏辙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宋代 苏辙

山岩岩,奠南西。
嗟我民,匪神依。
伐山木,蓺稷黍。
求既多,诉不已,
犹我许兮。

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

宋代 苏辙

身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寻僧忽忘归,饱食莫携手。
畏人久成性,路绕古城后。
茅茨远相望,鸡犬亦时有。
人远市井罢,日落狐兔走。
回风吹横烟,烧火卷林薮。
草深径渐恶,荆棘时挂肘。
褰裳涉沮洳,斜绝汙池口。
投荒分岑寂,欹侧吾自取。
二君独何为,经岁坐相守。
游従乏车骑,饮食厌菘韭。
周旋未忍弃,辛苦亦何负。
归来倚南窗,试挹樽中酒。
笑问黄泥行,此味还同否。
〈子瞻谪居齐安,自临皋亭游东坡,路过黄泥坂作《黄泥坂词》。
二君皆新自齐安来,故云。
〉主

广福僧智昕西归

宋代 苏辙

老人寄东岩,萧然四无邻。
八尺清冷泉,中有白发人。
婆娑弄明月,松间夜相宾。
平生指庚壬,终老投此身。
筑室颍川市,西望长悲辛。
故山比丘僧,茧足超峨岷。
归涂三千里,秋风入衣巾。
北崦百步外,我梦一轾新。
速营三间堂,永奉两足尊。
我归要有时,久远与子亲。
悟老非凡僧,瓦砾化金银。
归来味玄言,见日当自陈。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七舜泉诗

宋代 苏辙

历山岩岩,虞舜宅焉。
虞舜徂矣,其神在天。
其德在人,其物在泉。
神不可亲,德用不知。
有冽斯泉,下民是祗。
泉流无疆,有永我思。
源发于山,施于北河。
播于中逵,汇为澄波。
有鳖与鱼,有菱与荷。
蕴毒是泄,污浊以流。
埃壒消亡,风火灭收。
丛木敷荣,劳者所休。
谁为旱灾,靡物不伤。
天地耗竭,泉亦沦亡。
民咸不宁,曰不享耶。
时雨既澍,百谷既登。
有流泫然,弥坎而升。
沟洫满盈,虾黾沸腾。
匪泉实来,帝实顾余。
执其羔豚,苹藻是菹。
帝今在堂,泉复如初。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