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其二
高屋宽箱虎豹裀,相逢燕市不相亲。忽闻中有京华语,惊喜开帘笑杀人。
盆池白莲
逍遥堂会宿二首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⑴?”其后子瞻通守余杭⑵,复移守胶西⑶,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⑷,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⑸,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颍州择胜亭诗
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试诸生
施君既去复以事还戏赠
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 其一
青山开四面,白水绕三禺。野阔时闻籁,人闲旧据梧。
画船留上客,遗迹问田夫。事少日常饮,才疏世未须。
决河初荐至,胜事偶相俱。燕子卑无取,滕王远可模。
飞涛隐睥睨,落日丽浮图。同舍新持节,专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驾,已放下淮舻。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戏题菊花
送王璋长官赴真定孙和甫辟书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一 和见寄
才堪簿领更无馀,赢得十年闲读书。宠辱何须身自试,穷愁不待酒驱除。
故人归去无消息,佳句新来屡卷舒。前日使君今在此,不妨时复置双鱼。
登封道中三绝 少林寺赠顿起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燕山
张安道生日二首
葺居五首
次韵刘贡父従驾
大秦寺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上元前雪三绝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湖桥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秋社分题
周昉画美人歌
题李公麟山庄图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望云楼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试院唱酬十一首 戏呈试官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其二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读旧诗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 其一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莘老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
梦中咏西湖
罢提举太平宫欲还居颍川
久雨
次韵答张耒
壬辰生日儿侄诸孙有诗所言皆过记胸中所怀亦自作
自陈适齐戏题
宿荥阳甯氏园
许州留别顿主簿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其十
次韵王钦臣秘监英殿井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一文殊院古柏
泛潩水
九日独酌三首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 其二
次韵子瞻寄贺生日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
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
过九华山
己丑除日二首
馈岁
闭居五咏其三读书
次韵毛君感事书怀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二待月轩
秦穆公墓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 其一
种花二首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次韵王临太博马上
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
初到陈州二首
索居三首
腊雪五首
兴州新开古东池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六国论
次韵景仁招宋温之职方小饮
和王晋卿都尉荼蘼二绝句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