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卢靖寰大参之任西川

送卢靖寰大参之任西川

明代 孙传庭

雄风万里动双旌,酌酒相看壮此行。花发锦江明驲路,云浮玉垒度山城。

文翁旧化风应好,汉檄新传寇未平。到日定知经纬裕,草堂遗老漫怦怦。

诗人孙传庭的古诗

园居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窥园时纵履,随地得悠然。曲涧双桥转,危崖一径穿。

摘蔬遴嫩菌,试茗汲新泉。憩荫垂杨下,飘飘意欲仙。

梁大煦来自白下因言道逢倪武双致询出其扇头次韵诗次之

明代 孙传庭

燕台一别几经秋,兄弟天涯尚黑头。音信漫凭天外雁,行藏都付水中鸥。

梁园才子如君几,南国佳人不可求。二十四桥明月好,不知今夜共谁游。

咏松塔二首和田御宿焦涵一作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浮图耽夙寄,对此意殊饶。细叶攒峰削,高柯累级遥。

沸涛仙梵落,掩盖宝幢摇。舍利应曾贮,君无讶后凋。

山行 其四

明代 孙传庭

不识五峰路,真游杳霭间。回岩行欲住,曲径往疑还。

惜马知僮健,寻僧信客閒。翠微如见许,投老键柴关。

挽杨斗玉少参 其四

明代 孙传庭

愁瞻素旐下荒原,执绋伤心不可言。梁狱上书应有恨,楚臣作赋本多冤。

河山斗北千年气,风雨滇南万里魂。有友如余殊任侠,安能为尔叫天阍。

萧武子以诗见贻次韵答之

明代 孙传庭

与君晋阳日,倾盖结深欢。太行山色古,汾水朝阴寒。

陵谷有时变,不渝惟寸丹。咫尺秋风起,君应振羽翰。

即蹶君仍在,宁足挂眉端。祖鞭吾先着,翻疑多此官。

南州高士榻,信宿尚堪安。世态羞鸱鼠,交情自凤鸾。

男儿重意气,母悲行路难。士为知己死,念之发永叹。

涵虚阁四咏

明代 孙传庭

流觞溪水曲,杂坐列群仙。筹借新花作,杯凭细浪传。

飞扬尘外客,潇洒镜中天。远忆兰亭迹,山阴脩褉年。

黄年伯京兆招饮园亭留咏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招游忽漫问名园,把酒偏怜北海樽。花径芳菲通近沼,竹篱宛转护高轩。

三春浍水烟光远,一曲芒山夜色繁。尽醉不妨归去晚,几将时事坐中论。

赋得看剑引杯长十韵

明代 孙传庭

别有临觞意,非关饮兴频。琴樽徒寂寞,诗酒漫逡巡。

狎厌东山妓,喧憎北海宾。胸原饶磊块,世未息烟尘。

何物堪酬主,斯时合致身。龙精惊在握,虎气喜相亲。

雷焕占非偶,风胡辨独真。芙蓉锷上灿,霜雪匣中新。

睥睨怀仇齿,盘桓念蹇屯。连呼尽百斗,此际意谁伦。

又菊四咏 其一 醉杨妃

明代 孙传庭

宿酒沉沉困未抛,犹馀醉态倚香苞。真同妃子柔无骨,殊异先生懒折腰。

妆罢岂容飞燕似,睡来不数海棠娇。凌霜晚节胡如此,堪与倾城作解嘲。

送田御宿大参归里 其十

明代 孙传庭

吾生常落落,于世总悠悠。龙剑殊难合,骊珠岂易投。

浮樽分郢唱,飞舄共梁游。自许生平在,当为知己酬。

涌泉寺八咏 其三 象坞云深

明代 孙传庭

谁将大士座,寘向山之阿。因以象名坞,猛气狎烟萝。

坞上经挂衲,无雨云自多。我来探灵迹,或恐是龙窝。

送田御宿大参归里 其七

明代 孙传庭

图隐有新寄,懒斋及澹园。数椽兰作室,十亩竹为垣。

静有琴樽对,僻无车马喧。避居非傲物,吾道拙中存。

九月七日署中小酌

明代 孙传庭

小院惊秋老,天涯忽二霜。干戈连五月,风雨近重阳。

作赋惟乡思,当歌任酒狂。巡檐频感事,丛菊为谁黄。

秋兴四首用田御宿大参韵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塞下悲风九月来,乱馀天地不胜哀。桑田馀讶成沧海,池水曾闻是劫灰。

感奋有人应击楫,疏慵如我合衔杯。祗怜病骨逢多难,蒲柳那禁秋又催。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其十三 九青

明代 孙传庭

倚槛延清赏,那禁眼并青。吾方嗟落落,尔自惜惺惺。

拂镜齐生态,纫兰互袭馨。荷阴堪覆庇,风雨勿飘零。

涌泉寺八咏 其四 仰公春晓

明代 孙传庭

浮生觉如梦,至理色即空。林莺一声曙,天地为启蒙。

名蓝存胜迹,新花发故丛。此中有密谛,安能启仰公。

冯忝生侍御还朝有赠

明代 孙传庭

绣衣使者有殊庸,揽辔今看报九重。骢出吴门非众马,剑来丰狱是真龙。

皂囊已吐台中气,白羽还销塞上烽。开府伫应承宠渥,还将雨露洒尧封。

送曲阳令宋玄平入觐兼膺内召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雁南一望思纷纷,遮道遥传送使君。仙舄道萦龙塞柳,御书宵捧凤墀云。

时艰击目谁堪济,民隐关心帝欲闻。应为并州濡谏草,频河寇警近方殷。

秋夜不寐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劳攘凭将一枕休,却惊长夜转多忧。微霜鬓里秋先到,大火心头晓尚流。

有我楚臣非独醒,何人天姥与同游。谩言世事如蕉鹿,好梦怜今无处求。

孙传庭

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 20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