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日同潘升允侍御薛行坞简讨宋泗洲验封集李龙门枢部宅漫赋 其二

九日同潘升允侍御薛行坞简讨宋泗洲验封集李龙门枢部宅漫赋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登高作赋本吾俦,閒馆清欢亦胜游。天入幽燕瞻上国,地连豫晋忆并州。

从教月色开新爽,莫遣边声起暮愁。回首关河劳梦寐,南云北树几悠悠。

诗人孙传庭的古诗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其十一 六麻

明代 孙传庭

把盏看芳蒂,真如客兴奢。疑将双劝酒,岂合独开花。

居共藐姑射,名同萼绿华。泽癯难应接,次第酌流霞。

送别武子有感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此去休悲行路难,高斋樽酒暂留欢。荷香乍度飘官路,榴火新垂照绣鞍。

念乱有人争解绶,怀才我辈始弹冠。秋风咫尺高南浦,明月宁教按剑看。

秋兴四首用田御宿大参韵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落木萧萧叶渐稀,客閒犹厌岫云飞。三秋卧病逢迎少,十载为郎踪迹微。

兵火自馀松菊径,风霜不碍薜萝衣。故人漫切弹冠望,为语西山蕨正肥。

山中杂吟 其六

明代 孙传庭

空林寂无人,清言共谁订。流水涧中鸣,泠然动我听。

中台

明代 孙传庭

中峰清胜俯诸天,六月登临倍爽然。泉迸都从绝顶出,雷鸣还自下方传。

经楼骋望群峰列,佛塔投诚一炬燃。衲子似怜尘梦苦,梵声彻夜醒人眠。

至日南郊恭纪同徐嵋云文选孙三如考功黄率行验封限韵

明代 孙传庭

祗天大礼三先甲,罄地精诚七阅辰。正廑地忧连下土,转思至德合穹旻。

望灵夙戒勤将享,奉贽亲临毖祀禋。云绕郊宫华似盖,月依辇路碧如轮。

儒臣履舄联双佩,卫士兜鍪挽六钧。气肃牲牷登豆列,光浮玉帛鼓钟陈。

釐樽馨馥初将酒,燎火辉煌不尽薪。煖入管灰宵动玉,漏催宫箭晚传银。

紫烟轻拂仙韶远,黄道重旋御仗新。肃驾凫趋环左掖,庆成嵩祝彻中宸。

忭欢自叶迎阳义,抟捖知回造物仁。九塞无虞烽尽息,万年有道福长臻。

秋夜同杨慕垣贡二山小集醉后闻二山诵曹孟德短歌声甚悲壮漫赋

明代 孙传庭

雨馀官署动新凉,纵饮高呼自酒狂。忽忆昔年歌转啸,相怜此夜慨当慷。

愁听魏武乌三匝,惊见燕京雁几行。尽醉不须悲去日,乾坤万古总苍茫。

园课

明代 孙传庭

园居有密课,早起向前除。花径随风扫,药畦趁雨锄。

閒临鹅换帖,闷检蠹留书。琴画兼诗赋,萧然雅兴馀。

又菊四咏 其一 醉杨妃

明代 孙传庭

宿酒沉沉困未抛,犹馀醉态倚香苞。真同妃子柔无骨,殊异先生懒折腰。

妆罢岂容飞燕似,睡来不数海棠娇。凌霜晚节胡如此,堪与倾城作解嘲。

山中杂吟 其三

明代 孙传庭

天畔数声钟,听之清思发。独起步空阶,但见空山月。

亳都秋兴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十年萍梗叹浮踪,一篆忧劳滞宋封。久客益工离乱赋,长愁欲失壮游容。

楼头夜月吹双凤,塞下秋风泣九龙。为忆故人天极北,何时归去日相从。

留别吴鹿友中丞 其三

明代 孙传庭

正切安危倚,胡兴归去情。道看八座浅,官较一邱轻。

鸾凤惟应隐,虎狼未是横。怜余不解事,叱驭一何营。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其十五 十四盐

明代 孙传庭

俱饶清远致,相并不相嫌。目岂学鱼比,翼非效鸟鹣。

总缘头角异,奚但色香兼。若作芙蓉锷,应劳紫气占。

九月七日署中小酌

明代 孙传庭

小院惊秋老,天涯忽二霜。干戈连五月,风雨近重阳。

作赋惟乡思,当歌任酒狂。巡檐频感事,丛菊为谁黄。

樊淑鲁以九日灯下作见示次答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冷署栖迟意不违,更逢佳节与诗宜。斗星错落惊新赋,风雨萧疏忆故篱。

吟罢襟怀还自放,狂来鬓发岂羞吹。登高有约成虚负,独傍孤灯却语谁。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其三 三江

明代 孙传庭

矫矫风尘外,竞芳两不降。秪因无物并,只许自成双。

湛露分襟挹,炎威合力扛。芙蓉空好妒,冷落向秋江。

亳都秋兴 其四

明代 孙传庭

海上神仙十二楼,珠宫贝阙拥丹邱。紫云宫泛明河晓,白露清分太液秋。

有客逍遥看鹤舞,何人寥落对猿愁。尘游自笑浑无定,又见长空大火流。

秋夜不寐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劳攘凭将一枕休,却惊长夜转多忧。微霜鬓里秋先到,大火心头晓尚流。

有我楚臣非独醒,何人天姥与同游。谩言世事如蕉鹿,好梦怜今无处求。

过观来石断愚上人留斋微雨旋霁遂行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灵石知何自,观来几岁华。地幽疏履舄,僧韵带烟霞。

香供雷生菌,元言雨散花。阴晴莫递变,津渡已无差。

朱抱贞参戎擢阳和恊镇赋赠

明代 孙传庭

东西戎马日纵横,谁挽天河洗甲兵。上党将军今大树,雁门关塞古长城。

亲提虎旅新驰捷,曾勒燕然久著名。制府政虚帷幄待,伫看倚剑落欃枪。

孙传庭

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 20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