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谒台初发

谒台初发

明代 孙传庭

炎天城市畏喧豗,特觅清凉谒五台。暑溽觅从兹日去,山灵应道此人来。

驱车翠巘排空出,卷幔新花夹路开。为语奚囊休索莫,尽教领取入诗裁。

诗人孙传庭的古诗

送别萧武子

明代 孙传庭

宝剑黄金赠远人,雄风万里动车尘。却怜一雨添离恨,愁杀长亭酒数巡。

岳莲篇寿田御宿大参

明代 孙传庭

我闻华岳之顶,池生千叶莲。采而服之成神仙,华岳之名以此传。

雁门使君神仙者,自幼生长华岳下。早探玉版嚼金丹,驾鹿骑龙如走马。

使君咄咄薄霞举,挥手山中谢毛女。徜徉陆地漫浮沉,冥搜时共岳灵语。

岳灵使君相下上,烁烁莲花开五脏。落腕雄文擘巨灵,山鬼叫号混沌丧。

一日声名动帝闉,夷然束带向风尘。凫舄蹁跹聊玩世,骢马腾骧亦避人。

骢马春明不可留,玉节雄藩领上游。才向匡庐观瀑布,忽依勾注揽斗牛。

勾注烟云接五峰,文殊见后多遐踪。遍地平铺金菡萏,倚天高插翠芙蓉。

使君静对意何有,紫塞烟销靖刁斗。扫榻焚香诗思幽,欲唤太华共杯酒。

每来访我荷池边,如临玉井意嫣然。为言十丈花开处,使我两腋同飞仙。

仲夏六月荷英鲜,恰逢使君开寿筵。我有白云不堪赠,特为赋此岳莲篇。

惟愿使君如莲还如岳,赤英倾日绿阴稠,千秋万载标卓荦。

山中杂吟 其六

明代 孙传庭

空林寂无人,清言共谁订。流水涧中鸣,泠然动我听。

又合斥蝇蚊二首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贪残相济逐炎来,奋击何当假迅雷。绮席闻香先客至,纱幮扺隙伺人开。

青衣集似蚁为阵,素羽飞疑絮作堆。独有游仙堪去汝,知难高逐向蓬莱。

许州道口仆夫偶折牡丹一枝置舆中

明代 孙传庭

舆中忽见一枝春,带雨含烟自可人。正是洛阳饶富贵,穷途也得借花神。

题竹居宗正园亭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小山兀起势疑倾,面面奇峰削不成。微径自能藏宛曲,幽岩原不碍空明。

登临此日无三岛,开辟当时有五丁。何处忽闻清啸发,恍从缑岭听吹笙。

涌泉寺八咏 其二 霜林归鸟

明代 孙传庭

根尘无了息,性真日以深。悟彻无早晚,元始自可寻。

肃杀满天地,泬寥秋气清。有鸟忽归来,凄然霜满林。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其四 四支

明代 孙传庭

清溪标异致,灼烁照涟漪。元以一生两,翻因偶见奇。

季昆畴命玉,伯仲孰操篪。芍药轻相谑,故因事可离。

郡城夜眺

明代 孙传庭

立马城头月未阑,楼台新霁暮空寒。客心此际真悲壮,指点欃枪仔细看。

乙亥警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去岁游兵猎雁门,雄关虎豹自云屯。请缨漫切书生志,闻鼓偏销战士魂。

草垛阴风吹白昼,桑乾燐火照黄昏。只今痛定方思痛,又见烟尘满冀原。

送卢靖寰大参之任西川

明代 孙传庭

雄风万里动双旌,酌酒相看壮此行。花发锦江明驲路,云浮玉垒度山城。

文翁旧化风应好,汉檄新传寇未平。到日定知经纬裕,草堂遗老漫怦怦。

乙亥警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频年戎马任纵横,此日长驱气转盈。两镇元戎争料敌,一时健旅尽婴城。

楼烦碛外朝鸣角,石岭峰头夜合营。燕壁晋藩俱咫尺,令人击目泪如倾。

秋兴四首用田御宿大参韵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塞下悲风九月来,乱馀天地不胜哀。桑田馀讶成沧海,池水曾闻是劫灰。

感奋有人应击楫,疏慵如我合衔杯。祗怜病骨逢多难,蒲柳那禁秋又催。

涌泉寺八咏 其四 仰公春晓

明代 孙传庭

浮生觉如梦,至理色即空。林莺一声曙,天地为启蒙。

名蓝存胜迹,新花发故丛。此中有密谛,安能启仰公。

梁大煦来自白下因言道逢倪武双致询出其扇头次韵诗次之

明代 孙传庭

燕台一别几经秋,兄弟天涯尚黑头。音信漫凭天外雁,行藏都付水中鸥。

梁园才子如君几,南国佳人不可求。二十四桥明月好,不知今夜共谁游。

园居 其三

明代 孙传庭

迂僻真成性,终朝静掩门。就中微有会,此外复何言。

种得花千树,沽来酒一樽。自非庭畔鹤,不许破苔痕。

同梁大煦工部饮王宜苏吏部园亭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城市开佳胜,登临拟辋川。莓苔新著雨,竹树晚含烟。

水部才谁似,山公兴独偏。何当逃吏事,长此共留连。

送田御宿大参归里 其十

明代 孙传庭

吾生常落落,于世总悠悠。龙剑殊难合,骊珠岂易投。

浮樽分郢唱,飞舄共梁游。自许生平在,当为知己酬。

九月七日署中小酌

明代 孙传庭

小院惊秋老,天涯忽二霜。干戈连五月,风雨近重阳。

作赋惟乡思,当歌任酒狂。巡檐频感事,丛菊为谁黄。

涵虚阁四咏

明代 孙传庭

流觞溪水曲,杂坐列群仙。筹借新花作,杯凭细浪传。

飞扬尘外客,潇洒镜中天。远忆兰亭迹,山阴脩褉年。

孙传庭

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 20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