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唐代 李端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诗人李端的古诗

归山招王逵

唐代 李端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
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送丁少府往唐上

唐代 李端

因君灞陵别,故国一回看。共食田文饭,先之梅福官。
江风转日暮,山月满潮寒。不得同舟望,淹留岁月阑。

送王羽林往秦州

唐代 李端

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
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

题故将军庄

唐代 李端

曾将数骑过桑干,遥对单于饬马鞍。塞北征儿谙用剑,
关西宿将许登坛。田园芜没归耕晚,弓箭开离出猎难。
唯有老身如刻画,犹期圣主解衣看。

寄上舍人叔

唐代 李端

车马朝初下,看山忆独寻。会知逢水尽,且爱入云深。
残雨开斜日,新蝉发迥林。阮咸虽别巷,遥识此时心。

晚夏闻蝉寄广文(一作郎士元诗)

唐代 李端

昨日莺啭声,今朝蝉忽鸣。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故国白云远,闲居青草生。因垂数行泪,书报十年兄。

听夜雨寄卢纶

唐代 李端

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
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

冬夜集张尹后阁

唐代 李端

乘龟兼戴豸,白面映朱衣。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应门常吏在,登席旧寮稀。远客长先醉,那知亚相威。

九日赠司空文明

唐代 李端

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摘却正开花,暂言花未发。

边头作

唐代 李端

邠郊泉脉动,落日上城楼。羊马水草足,羌胡帐幕稠。
射雕过海岸,传箭怯边州。何事归朝将,今年又拜侯。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

唐代 李端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送雍丘任少府

唐代 李端

丛车饯才子,路走许东偏。远水同春色,繁花胜雪天。
鸟行侵楚邑,树影向殷田。莫学生乡思,梅真正少年。

送窦兵曹

唐代 李端

梨花开上苑,游女著罗衣。闻道情人怨,应须走马归。
御桥迟日暖,官渡早莺稀。莫遣佳期过,看看蝴蝶飞。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唐代 李端

露下晚蝉愁,诗人旧怨秋。沅湘莫留滞,宛洛好遨游。
饮马逢黄菊,离家值白头。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唐代 李端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

与苗员外山行

唐代 李端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将之泽潞留别王郎中

唐代 李端

弱年知己少,前路主人稀。贫病期相惜,艰难又忆归。
事成应未卜,身贱又无机。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

唐代 李端

东西南北望,望远悲潜蓄。红黄绿紫花,花开看不足。
今年与子少相随,他年与子老相逐。

拜新月

唐代 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野寺病居喜卢纶见访

唐代 李端

青青麦垄白云阴,古寺无人新草深。乳燕拾泥依古井,
鸣新拂羽历花林。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
一卧漳滨今欲老,谁知才子忽相寻。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0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