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刘元瑞参政夜归见寄

和刘元瑞参政夜归见寄

明代 孙一元

林下轻凉惬素裾,雨晴薄暮景偏馀。闭门晴好香残后,捣药声高月上初。

世上风尘元自厌,山中静业未全疏。他年杖屦来寻我,同在罗浮顶上居。

诗人孙一元的古诗

席上沈启南先生限韵赋白荷花因柬钱士弘水部

明代 孙一元

越女起新浴,亭亭立晚凉。波明吊清影,露冷荐瑶觞。

与月还同调,无人只自芳。永言老南浦,愿不嫁东皇。

松厓歌寄方方伯寿卿

明代 孙一元

吾闻徂徕之山,巀嶭高万丈,上有古松千高蟠踞厓之颠。

白日行天不到地,苍藤翠茑倒挂相钩连。皴皮剥落根半露,偃盖反走枝相缠。

下有元精山灵秘流膏,入土今千年。樵人牧竖不敢伐,乃知神物天能全。

阴厓半夜起蛟蠖,哀壑万里含云烟。世间此木不见用,偃蹇独卧空山前。

只今大厦将倾圮,风雨无庇真堪怜。呜呼安得此木供采用,能令四海苍生重熙然。

春晚归山中草堂

明代 孙一元

生涯未了乌藤杖,裹足茅茨年复年。报答清朝浑是句,破除尘事总宜眠。

生来白石仙人分,老结碧山学士缘。剩有一裘行带索,等閒懒坐野狐禅。

题美人图六首 其一 斗草

明代 孙一元

草色风晴绿满坡,佳人拾翠众相过。衣裳带得芳鲜气,一笑归来春意多。

程节妇

明代 孙一元

君身椅桐枝,妾身葛藟草。相感缠绵意,永言百世好。

一朝讵摧伤,妾身宁自保。生死愿从君,寸心日杲杲。

不学浮萍花,东西荡风沼。

梦游华山

明代 孙一元

半空隔风雨,万壑闻长松。我往采三秀,骑龙莲花峰。

十五夜与汝盛泛舟湖中再叠前韵

明代 孙一元

西湖雨过荷气新,船头对坐言笑频。清樽到手有真意,明月堕地延高人。

一双沙鸟忽近座,无数岩花吹满巾。两江事业不须问,来伴渔樵终此身。

江上别吴廷高约明年同游严陵钓台

明代 孙一元

一曲离歌日欲晡,寒云漠漠乱蘼芜。晚风江上人初别,黄篾楼中酒漫沽。

冻树裹花春有迹,暮林无叶月平铺。明年准拟桐江去,共访严陵旧钓徒。

南轩下梅数花初放对酒尽日

明代 孙一元

春日南轩下,数花梅已香。疏枝通月色,淡影接溪光。

忽忽小诗就,悠悠孤兴长。会须怜独立,对坐领年芳。

春日王氏池亭一首

明代 孙一元

别浦渔歌近,临流水槛开。主人时杖屦,斜日在莓苔。

沙净新篁出,亭幽群鸟来。习池风景异,喜有葛强陪。

题美人图六首 其二 围棋

明代 孙一元

棋局当窗笑语清,雁行云阵各纵横。缃帘疏簟无人见,庭鹤时惊落子声。

简程确斋

明代 孙一元

有美人中杰,名应入邵评。易传殷末世,文尚汉西京。

樽酒观群化,衣冠异俗情。率溪有长雚,钓取北溟鲸。

夜访吾舍人廷介留酌

明代 孙一元

白首相看笑语同,满楼秋色坐来空。瓶开楼酒晚留我,心到古人今有公。

一夜好诗灯晕里,十年旧梦雨声中。故山风物浑无恙,还结茅茨八九弓。

赠黄得之二首 其二

明代 孙一元

我爱黄江夏,云山夙有期。风流怀上世,潇洒有清诗。

笑拾沧江月,行歌青桂枝。嵇康得石髓,王烈许从师。

江上逢春感兴

明代 孙一元

严雪散寒雨,坚冰开积霃。青阳变脩条,东风回旧林。

节物感孤志,连翩春江浔。椒花远自媚,清尊强费斟。

十年一被褐,百回结尘襟。岂无乡关念,所愧国士心。

开匣抚神物,床头流泉音。冥运诚崄巇,履兹思何深。

不徒一朝奋,要在万物任。清诗继绝响,聊此抱膝吟。

仲冬一日闻雷有感

明代 孙一元

仲冬一日忽闻雷,无乃皇天号令乖。白日风云时自晦,横江波浪起争豗。

千官不见居庸道,八骏空驰黄竹哀。北望何人经国计,野臣孤愤泣蒿莱。

杂咏四首 其三

明代 孙一元

雾霭湿空山,招提路未分。穿林人不见,钟磬却相闻。

闻郡使者救水荒

明代 孙一元

地入鼋鼍窟,天连鹅鹳群。君心时注念,使节日忧勤。

沧海流云气,青山捲浪文。岁功犹足望,歌颂动江濆。

三隐逸诗 其二 徐孺子

明代 孙一元

刑人弄神器,汉道日将覆。群贤抗大义,机露身先戮。

矫矫南州士,云卧匡山曲。高鸿眷青冥,潜虬媚幽独。

朅来世可遗,力耕食自足。四海吊黄公,千里刍一束。

下榻走陈侯,身尊道不辱。缅邈有斯人,千古仰高躅。

近夫雨中载酒夜访

明代 孙一元

夫子多高逸,为官解爱贤。冲泥山径里,访爱桂丛边。

不废清时兴,还开文酒筵。寒枝通宿鹊,细雨湿浮烟。

盘出银丝鲙,诗歌渔父篇。草堂元自僻,华烛更成妍。

绝胜习池饮,接䍦倒载还。

孙一元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