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唐之淳
最忆吴中与越中,千崖烟雨六桥风。歌传桃叶围红袖,酒熟松花注碧筒。
山面城池高阁绕,水心亭院小船通。于今忽作边城客,辜负沧浪一钓翁。
和答颐庵先生寄示二绝句之韵 其二
凤凰台上望庄台,喜得云缄手自开。就里频频问乡信,阿罗三月没书来。
舟中四咏 其一 筚篥
昔向马前奏,今来船上闻。分明关塞月,吹破楚天云。
通州立夏日作
涉春尚鲜雨,入夏转多风。扬尘眯人目,鲜云丽璇穹。
夕夜河汉白,朝日旌旗红。驱马出营门,凭高望云中。
草色青万里,惊沙飒飞蓬。灵景耀宇宙,流光激烟虹。
天兵赫以壮,敌气销无容。顾言孱薄姿,翩翩送羁踪。
孟阳舍吴会,南陆蓟门东。缨緌易介胄,颜状惊仆僮。
老亲政在望,弱息未有从。岂不怀所归,所归我元戎。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四
读罢鼓三挝,香消烛卸华。苦寒除是雪,频起听窗纱。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其二
松上好山川,曾游二十年。云连双树下,天与一僧传。
海日生斋钵,江华起法筵。杨林烦与问,何日买归船。
涂阳八咏 其七 西峰夕照
西峰含积阴,落日载暝色。照见猎归人,扬声下沙碛。
秋夜怀孟熙
燕山八景 其二 瑶岛春阴
王城古帝都,宫阙宏且丽。中有千仞峰,岧峣压幽蓟。
念昔椎凿初,本自人力致。烧蜃插文石,奇功夺天地。
蛟鸾失其仪,涛岳逊其势。况当灵雨馀,葱郁蔼生意。
深留云雾阴,润聚圭璧气。忽闻桑扈鸣,君王思秉耒。
奉和松轩公子敬受鞍马鹰鹘之赐
沙塞得风霜,王庭被宠光。锦韝鹰眼疾,玉勒马蹄香。
搏击当思奋,驱驰未可忘。恩荣有如此,知尔继岐阳。
滁山道中杂题 其十二
宿草发新荑,沙乾叶未齐。待教寒食雨,绿映锦障泥。
登独乐寺观音阁得闻字
层级带城云,仙凡此地分。野花为佛供,庭柏当炉熏。
雨坏檐前铎,蜗添石上文。凭虚应领妙,亦足破声闻。
营中閒夜
閒夜乐从戎,将军百代雄。佩刀悬玉虎,缸烬剔金虫。
远柝微侵月,清笳迥带风。香腾垆面紫,火射箭头红。
舞剑知书法,谈棋识战功。明朝将阅武,传令选雕弓。
客睡
客睡浑无寐,归心况入秋。月色圆又缺,行色去仍留。
多病非关酒,长吟不破愁。家书空写遍,无计达南州。
中秋有怀
去年夜醉渔阳月,身逐边鸿寄天末。幕中逐采六七翁,歌舞喧呼至明发。
今年独客钟山阳,有家不归仍异乡。午时雨落晚未息,桂树无影星收芒。
寒砧楚曲秋声早,南北东西故人少。明年又复在何乡,且吸清尊慰怀抱。
扬子桥
白浪迎船走玉龙,船头人听广陵钟。朱帘寂寞琼花落,二十四桥空碧峰。
奉和公相池河驿中留示之韵
君亲俱在念,风雨肯迟留。不作随阳雁,真如泛水鸥。
寸心驰万里,一日似三秋。料得承恩处,南薰五凤楼。
毛沧儿歌
九月六日催菊赋得何字
江雨茫茫涨白波,东篱秋色竟如何。十分犹较三分少,九日争先二日多。
西子睡浓方敛笑,太真娇重不成酡。花神好雨匆匆发,莫负公家金叵罗。
奉怀国公大公兼寄杨镇抚
一从驰驿向西秦,几欲封书托使臣。渭水白云生马足,函关紫气接车尘。
众中持节传宣久,到处题诗访古频。藩府官寮多属望,料知杨震独情亲。
又和颐庵见贻韵
自别金陵笑语稀,中途相见得相依。也知幕府无多客,共候将军几日归。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265篇诗文
大宁杂诗 其三
忆吴越风景 其二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一
泊五河县
野营曲
和徐公子同游
怀乡中马蔡三友生 其二
池河驿
舟次龙涡驿
登蓟州城楼得园字
秋日杂题 其一
赋崔彦晖雪林小隐
拟唐人游仙二首 其二
和徐公子怀公相两岁不得同赏端午韵
蓟门秋色得消字
堤上行
李龙眠画雪中捕鱼图
秋日杂题 其六
过盱眙旧县怀南涧公
和公相舟行即事韵
送白先生还越
漫翁禅师枉顾寓所适送友未还明日以诗奉谢
滁山道中杂题 其三
和荅南涧公晚别后见寄之韵二首 其二
项王城
九日得乡字
秋日杂题 其五
奉怀北平庄上将出关者 其二
东昌府
对花不饮
渡淮有感
邳州八景 其一 岠峰霁雪
留别颐庵先生及李徐袁高四公子分韵得朝字
元夕东池上作
富谷驿雨过
滁山道中杂题 其四
吊钱塘卢清源墓
十月十一日夜登天喜寺塔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二
奉和忆邳城寓馆之韵
送松轩公子之大宁 其一
道中怀故乡诸友
沧洲
徐王庙下作
夜过泗州
中秋夜燕集
病起池上作
留别钱塘友人戴钱二公
五月朔日雨中有怀灵谷禅师
马上 其二
和颐庵安山湖对月之韵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二
燕山八景 其七 道陵夕照
临清闸
闻国公重镇大宁得云字
清流关晓望
暂宿八鲁庄梦颐庵公独宿城中
送黄大舍回山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