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唐之淳
三尺新碑处士坟,乡人犹解说清源。东阡西冢多金玉,不及卢家好子孙。
奉和公相池河驿中留示之韵
君亲俱在念,风雨肯迟留。不作随阳雁,真如泛水鸥。
寸心驰万里,一日似三秋。料得承恩处,南薰五凤楼。
营中闲夜(六韵)
望钟山有怀灵谷浚禅师分韵得灵字
城外钟山山外寺,惯曾看对不曾经。东家骏马客骑去,西土经书亦爱听。
何得烟霞回俗客,便将文字乞山灵。晓来风雨添秋爽,惟见晴岚满郭青。
邳州八景 其八 剑台野望
荒郊不见徐君墓,此地空闻挂剑台。三尺英灵如有在,九原魂梦亦堪哀。
林烟拂水青萍合,山雨飞空紫电来。望极吴中忆遗庙,春风几度野棠开。
滁山道中杂题 其四
浮图连石磴,略彴枕溪湾。驴背东风里,遥瞻管店山。
和颐庵翁赠窗下菊韵二首 其二
腻黄残绿底禁寒,移傍书帷更作阑。自是爱深看养别,向阳浇灌不教乾。
晚望奉怀军前公相
马嘶何当还,鹤望亦已久。道远捷报迟,天凉秋气首。
沙风动百草,城月照高柳。心随土河流,迤逦达辽右。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一
姓字从头数,篇章爱好抄。唐朝人物盛,一一许神交。
次日过安山湖
泰山兼鲁望,积水与河通。月白开鲛室,天青出贝宫。
舟航云物外,郡邑有无中。旅泊无愁晚,终宵野烧红。
和答赵孟玘二首 其二
睡起多从池上行,不宜风雨只宜晴。看知鸟鹊营巢意,听得鲂鱼散子声。
夕径响添惊木落,秋袍凉透觉云生。客边喜遇谈诗友,时复相过慰旅情。
赋得乾坤一草亭
天地之间寄此身,九州随处结比邻。邓林东影扶桑国,弱水西沉析木津。
坐上竹书开宇宙,壁间藜火落星辰。不愁风捲三重破,惆怅谁为百岁人。
谒关侯庙
绿柳苍松取次栽,灵旗风煖庙门开。百年遗构重修处,曾得亲王入梦来。
始食菜
脂辖青阳初,结车朱夏末。绝塞饶风沙,秋夏无时发。
仆本吴越士,怀归若饥渴。况乃藜藿姿,膻食非所悦。
当庭播嘉种,日夕迟其茁。甘雨从东来,夜气亦旁达。
勾萌既肤寸,颜色转葱郁。朝来芼吾羹,风味不可夺。
未论五内骇,已畏匕箸竭。津润生齿牙,精神及毛发。
道固希为珍,物有微见拔。由来盘中飧,岂是塞上物。
从兹慰羁旅,灌溉自无阙。博矣天地仁,永愿充采掇。
舟中有作奉呈公相
喜得天风送去舟,还从楚尾识吴头。浪花白处鱼吹雨,梅子黄时麦弄秋。
一派棹歌连觱篥,两行旌旆杂兜鍪。路人解说朝天马,昨日清明过泗州。
徐王庙下作
好在徐王庙下邻,邻人出酒饮行人。自说王家多宠庇,差科不动是閒身。
读千里题赏静诗因而有寄
旧闻诗学有渊源,喜见新题赏静轩。拾得珠玑愁海客,织成云锦费天孙。
竹烟茶熟风生枕,鹤梦秋清月到门。我亦钟山爱唫者,好烦尺牍寄瑶琨。
军屋燕
军屋初成燕来止,口衔泥沙结新垒。忆昨三军未定居,燕燕依栖冢上乌。
军今有城兼有屋,燕亦来投军处宿。但恐燕归军不见,军归未归看归燕。
滁山道中杂题 其五
人到说旌麾,前朝过下邳。自惭行旅滞,非是恋吟诗。
送贡士会试
别酒频频把,离弦款款听。旧霜枫叶赤,新雨柳条青。
月斧看修桂,牛刀试发硎。故山空蕙帐,谁照读书萤。
登邳城楼
挂剑台前事已非,绊戈山下草离离。城门戈没乌栖早,野渡风高客过迟。
十万牛羊新部落,五千貔虎旧旌麾。泗河东接沂河去,曾与行舟记下邳。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265篇诗文
松稍月色得西字
吕梁庙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五
五月朔日雨中有怀灵谷禅师
邮亭残花
寄香林僧得听字
五月望夜六王川对月
雨中遣兴二首 其一
秋日杂题 其一
和徐公子同游
千里有诗见贻次韵以答
渡淮有感
秋日杂题 其六
射狼曲
马上 其二
过盱眙旧县怀南涧公
秋日杂题 其二
题衍斯道诗卷后 其一
营中口号
寿公相
次孟熙韵
步出城南门
送袁公子省亲大宁
和徐公子怀公相两岁不得同赏端午韵
晚见胡蝶
滁山道中杂题 其六
六月二十二日雨 其一
又和颐庵见贻韵
赋徐公子澄碧轩十二韵
淮安月夜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一
邳州八景 其一 岠峰霁雪
奉和公相韵
客睡
自濠抵邳杂诗四首 其二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 其三
泗州第一山追和米南宫韵
四月十五日夜潞阳看月
蓟门秋色得消字
和答颐庵先生寄示二绝句之韵 其二
秦梁洪
奉和公相群斋夜话之韵二首 其一
送白先生还越
送津上人住杭州兴福寺
月桥晚步 其一
自京还越道中杂占六绝句 其五
邳州八景 其二 仙掌晴霞
重至邳州
暑坐喜雨
槐亭得长字
送松轩公子之大宁 其二
圈里村
舟中四咏 其一 筚篥
题东牧青山白云图
会庆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