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唐之淳
虎帐螭头鼎,犀床雁足灯。韔弓收夜月,诗砚得春冰。
送陈中复先生
水国春雨鸣,云开远洲曙。帆樯载风色,言指东霞去。
月落蒋陵钟,潮生越江渡。方忻盍簪乐,欲别愁反遽。
邳州八景 其六 沂水春澜
雪融冰泮发漪澜,望入河流杳霭间。杜若未生黄鸟起,夕阳犹在白鸥间。
声翻煖浪沉芳树,色漾晴岚灭远山。春服已成来禊祓,傍花随柳欲忘还。
圈里村
晓望嘉祥山,晚投孙家圈。墟曲烟火乱,天高云景鲜。
道旁一废碑,纠结苔蔓缠。知是古乡校,篆笔有瑶镌。
况兹邹鲁邦,文物自古先。云何丧乱后,俎豆没戈鋋。
当时揖让地,草木牛羊膻。方今际文明,百举无弃捐。
子产如可作,诸生思执鞭。
中秋夜燕集
白云破秋色,飞虫起商声。渔阳明月夜,钟鼓閟寒城。
城寒逼塞门,枥马萧萧鸣。及兹展良会,座客欣合并。
飞觞接软语,鹤发间华缨。明河西南泻,列宿正纵横。
虽非帝乡见,稍慰羁旅情。木落长白山,霜飘大宁营。
上公未旋旆,我辈当遐征。且尽今夕乐,戎车有严程。
大宁杂诗 其二
边头极目正漫漫,随处平川似海宽。地势北来通白霫,塞尘西去接乌桓。
冰霜山谷千秋雪,风露衣裳六月寒。故国老亲知念我,凭谁传语报平安。
三月十五日夜对月
春来海月圆三度,一月一圆看一处。吴城雨落灯花稀,滁水风高花满树。
那知今夜客东昌,蓬窗坐纳星斗光。月似两人还对影,人看三月转思乡。
乡路四千云汉外,后夜月圆何处在。安得月圆长不亏,我身在家无别离。
邵伯镇龙王庙
夜合花香槐子肥,庙门人集祭龙妃。灵风洒面云旗湿,知是朝来行雨归。
和荅南涧公晚别后见寄之韵二首 其二
寄来诗句慰情亲,首首清和字字真。不合王维合王建,前身多是盛唐人。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二
灯窗翻阅久,丹墨校雠多。总喜珠还浦,谁疑豕渡河。
访马参卿得微字
公馆秋清坐不归,酒卮茶盌送斜晖。相逢尽是天涯客,且借桐琴奏式微。
滁山道中杂题 其八
公馆借吟诗,行厨送午炊。数株临水柳,曾得系金羁。
营中口号
晓问前驱晚问营,橐驼牛马一时鸣。贪依水草宁辞远,恐湿旌旗却爱晴。
灯火照山星万点,箭筹传令月三更。渔阳已尽辽阳到,早卜宁边息战争。
中秋有怀
去年夜醉渔阳月,身逐边鸿寄天末。幕中逐采六七翁,歌舞喧呼至明发。
今年独客钟山阳,有家不归仍异乡。午时雨落晚未息,桂树无影星收芒。
寒砧楚曲秋声早,南北东西故人少。明年又复在何乡,且吸清尊慰怀抱。
渡淮有感
十年前问临濠渡,今日重登淮水船。一片征帆沉夕照,两行客泪落春天。
远兴
汉家新筑受降城,沙漠长驱百万兵。不为三边劳战伐,须知四海庆升平。
临清闸
长舟走浮梁,双桨如鸟羽。今日复何日,欣然慰羁旅。
所忻遇我公,使节还天府。文章为冠佩,仁义作干橹。
铿锵烛下咏,脱略酒边舞。顾惭蜀严幕,宾客非杜甫。
寒生临清关,白日欲亭午。淹留当异途,踌躇起凄楚。
邳州八景 其二 仙掌晴霞
何处丹霞似赤城,仙人掌上最分明。若非玉女裁衣罢,定是天孙织锦成。
孤鹜齐飞天欲雨,断桥斜映夜还晴。会须绝顶营茅屋,采作朝餐咽日精。
登独乐寺观音阁得闻字
层级带城云,仙凡此地分。野花为佛供,庭柏当炉熏。
雨坏檐前铎,蜗添石上文。凭虚应领妙,亦足破声闻。
固镇
汇河镇门东,河水清如苔。其原发湖涧,其流入长淮。
是日天气和,惜此风日佳。试临清泠渊,洗我肮
项王城
泗州城北项王城,千古令人叹未平。韩信归刘知有主,范增辞楚计无成。
江淮不洗英雄恨,鱼鸟犹疑叱咤声。欲唤春醪奠遗迹,风帆催客赴脩程。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265篇诗文
舟中有作奉呈公相
舟中四咏 其三 燕子
留别南涧公
堤上行
赠袁公子
又和颐庵见贻韵
和颐庵翁赠窗下菊韵二首 其二
寿昌驿
自濠抵邳杂诗四首 其三
望北平
舟中对花
秋日杂题 其八
题东牧青山白云图
长至日
和徐公子怀公相两岁不得同赏端午韵
邳州八景 其一 岠峰霁雪
秋日杂题 其五
夜坐怀钱塘友人六言
滁山道中杂题 其五
毛沧儿歌
月桥晚步 其二
滁山道中杂题 其九
雪水烹茶
送黄大舍回山东
重至邳州
军屋燕
邳州八景 其八 剑台野望
元夕东池上作
寿公相
题赵彦徵晴双骑图
戏题桐窗
题桐庐孙盘谷中峰先生兄弟墓铭卷后
怀乡中马蔡三友生
望钟山有怀灵谷浚禅师分韵得灵字
营中闲夜(六韵)
泗州第一山追和米南宫韵
邳州八景 其四 磬石秋风
秋日杂题 其六
夹沟驿待后船不至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吃秋桃有感
拟唐人游仙二首 其二
登邳城楼
四月十五日夜潞阳看月
夜过泗州
燕山八景 其八 西山积雪
山居八事诗 其四 蓺药
暑坐喜雨
赋徐公子澄碧轩十二韵
涂阳八咏 其四 玉川秋草
清流关晓望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一
秋夜怀孟熙
送仲权百户之山东兼问薛正言
忆吴越风景 其六
安山湖口阻风
通州立夏日作
泊两河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