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唐之淳
喜得天风送去舟,还从楚尾识吴头。浪花白处鱼吹雨,梅子黄时麦弄秋。
一派棹歌连觱篥,两行旌旆杂兜鍪。路人解说朝天马,昨日清明过泗州。
次孟熙韵
发凤阳途中呈徐公子
联骑发濠州,梅天雨似秋。马多同栈乐,人少异乡愁。
小嶂藏轻雾,深涡走浊流。榆花零落尽,春去若为留。
自京还越道中杂占六绝句 其五
黄昏月出大湖东,霜叶无多也自红。一色金波三万顷,垂虹亭子正当中。
奉和松轩公子敬受鞍马鹰鹘之赐
沙塞得风霜,王庭被宠光。锦韝鹰眼疾,玉勒马蹄香。
搏击当思奋,驱驰未可忘。恩荣有如此,知尔继岐阳。
题东牧青山白云图
残云近县山,落日远江树。潮归人未归,孤舟伴閒鹭。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
船上复车上,徐州仍宿州。不因河冻合,那起客乡愁。
晓饭霜侵匕,宵眠月拥裘。家人裁小帽,邻伴饷乾糇。
坂曲惊疑簸,川平稳胜舟。纼寒牛背涩,轴垫仆心忧。
古迹迎人问,诗题隔日搜。计程常屈指,惜别屡回头。
岂有欢倾盖,谁能怒挟辀。因思安稳客,文酒日风流。
又和颐庵见贻韵
自别金陵笑语稀,中途相见得相依。也知幕府无多客,共候将军几日归。
李龙眠画雪中捕鱼图
送松轩公子之大宁 其一
玉殿承恩日,秋风出塞时。山川开道路,书剑逐旌麾。
文雅时贤惜,聪明圣主知。鹡鸰原上望,莫遣马行迟。
泊五河县
夜泊淮堤近五河,恶风吹面叹蹉跎。青山更比吴中少,绿浪翻同汉水多。
去国何须事弓剑,思亲有泪落烟波。三千里外江南客,却倚月明闻楚歌。
泗州第一山追和米南宫韵
书画船从此地还,云霞草木尽毫间。江淮多少名山水,此是君家第一山。
常中过乡中二僧官
去京三四日,乍喜见扁舟。塞梦犹惊马,诗怀却借鸥。
耳边吴语熟,云外楚山稠。更得逢禅侣,羊车肯暂留。
滁山道中杂题 其九
狭路转多歧,多歧可问谁。试询曾到客,犹似未来时。
奉和南涧公送别之韵
自甘天地一閒人,偶得从游南涧滨。吟到好风兼细柳,锦囊字字合阳春。
拟唐人游仙二首 其二
家住蓬莱第几峰,静如云水动如龙。九天官府无人到,八海山川有路逢。
岩畔牧羊曾化石,坐中吹饭或成蜂。夜来青鸟双飞去,寄得麻姑信一封。
赋得乾坤一草亭
天地之间寄此身,九州随处结比邻。邓林东影扶桑国,弱水西沉析木津。
坐上竹书开宇宙,壁间藜火落星辰。不愁风捲三重破,惆怅谁为百岁人。
邳州八景 其八 剑台野望
荒郊不见徐君墓,此地空闻挂剑台。三尺英灵如有在,九原魂梦亦堪哀。
林烟拂水青萍合,山雨飞空紫电来。望极吴中忆遗庙,春风几度野棠开。
淮安月夜
处处南风藕自香,人烟多处是山阳。两城烟垒车轮小,一水中流衣带长。
哀怨昔曾歌布粟,盛衰元不问金汤。今宵偶作淮东梦,无柰月明思故乡。
奉怀北平庄上将出关者 其二
出关容易入关迟,久客寻常恨别离。昨夜灯花开半朵,也因相见不多时。
堤上行
桃枝著叶杨枝软,芹芽出土蒲芽短。堤边人唱蹋春词,河豚吹雨晴江暖。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265篇诗文
和答赵孟玘二首 其二
送仲权百户之山东兼问薛正言
重游香林寺得游字
徐王庙下作
涂阳八咏 其七 西峰夕照
扬州竹枝词四首 其三
过盱眙旧县怀南涧公
营中闲夜(六韵)
题夏山欲雨图
四女树曲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二
吕梁庙
过江浦县与高昂霄联句
秋日杂题 其二
秋日杂题 其五
邳州八景 其六 沂水春澜
过张秋伤河决都水监
中秋有怀
临清闸
访马参卿得微字
送袁公子省亲大宁
滁山道中杂题 其八
燕山八景 其八 西山积雪
奉怀白先生兼寄二公子方大参
严子陵墓
会庆堂
题桐庐孙盘谷中峰先生兄弟墓铭卷后
沧洲
松稍月色得西字
望辽阳
直沽口占
登蓟州城楼得园字
道中怀故乡诸友
涂阳八咏 其六 土河夜雨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槐亭得长字
送一斋公子还凤阳四首 其三
奉和公相群斋夜话之韵二首 其二
六月十日夜宿江上韩桥店
寿公相
邳州八景 其四 磬石秋风
怀乡中马蔡三友生 其二
陌上暮春
十月十一日夜登天喜寺塔
奉怀国公大公兼寄杨镇抚
滁山道中杂题 其四
奉和公相群斋夜话之韵二首 其一
舟中生日
和答颐庵先生寄示二绝句之韵 其二
燕山八景 其一 蓟门飞雨
六月望寓宁轩对月
奉和寄存翁善世之韵
车上
大宁杂诗 其一
登独乐寺观音阁得闻字
泗州舟中怀乡友
大宁杂诗 其三
滁山道中杂题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