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唐之淳
水滨浮石势参差,风急秋清出韵迟。总是虞廷春贡后,不同萧寺夜禅时。
响连月壑蛟龙惧,静荅霜林虎豹知。何处钟声起迢递,分明律吕远相随。
对花不饮
好花名酒两堪誇,酒面花容一样霞。昨日饮多花笑酒,今朝病酒笑看花。
和徐公子怀公相两岁不得同赏端午韵
涨天风雨揽离情,忽得新篇破宿酲。眼底字疑山月照,耳根声似石泉清。
每经佳节身多客,却忆征途梦亦惊。艾叶榴花濠上酒,元戎此日共谁倾。
题衍斯道诗卷后 其一
二十年来老辈稀,白头僧见说当时。西风落叶前朝寺,读遍燕山一卷诗。
元夕东池上作
又和颐庵见贻韵
自别金陵笑语稀,中途相见得相依。也知幕府无多客,共候将军几日归。
舟中对花
河畔庄前无数花,折来船上饮流霞。故园亦有如花树,争奈开时不在家。
大宁杂诗 其三
城郭迢遥雉堞危,新添四面壮威仪。日华煖映青油幕,云气时分赤羽旗。
塞口古河非禹迹,冢边荒寺有唐碑。正南回望家山远,挂席三江未可期。
松亭关
少弱不更事,矻矻亲简编。武经既靡习,文义亦罔宣。
忽值李轻车,挟我越幽燕。辞亲拜辕门,下榻礼殊专。
夕卧蓟北月,晓冲湾河烟。出入行伍间,招邀相后先。
时于壶矢暇,共览穰苴篇。仪容见新态,魂梦生旧怜。
今晨始出关,回顾眇以绵。岂不念王忾,私怀动中悁。
军容赖末光,师克愧无镌。愿陈征战绩,以付台阁贤。
六月望寓宁轩对月
好在涂山月,如何看不归。枕添连夜梦,人著向秋衣。
刁斗声偏急,星河影自微。王师千里外,绦水欲尘飞。
邳州八景 其八 剑台野望
荒郊不见徐君墓,此地空闻挂剑台。三尺英灵如有在,九原魂梦亦堪哀。
林烟拂水青萍合,山雨飞空紫电来。望极吴中忆遗庙,春风几度野棠开。
奉和公相群斋夜话之韵二首 其一
幕府趋陪旧,寒斋兴绪新。敢邀诗作友,宁卜醉为邻。
月没三更夜,阳回四海春。来朝好云物,纪述定频频。
始食菜
脂辖青阳初,结车朱夏末。绝塞饶风沙,秋夏无时发。
仆本吴越士,怀归若饥渴。况乃藜藿姿,膻食非所悦。
当庭播嘉种,日夕迟其茁。甘雨从东来,夜气亦旁达。
勾萌既肤寸,颜色转葱郁。朝来芼吾羹,风味不可夺。
未论五内骇,已畏匕箸竭。津润生齿牙,精神及毛发。
道固希为珍,物有微见拔。由来盘中飧,岂是塞上物。
从兹慰羁旅,灌溉自无阙。博矣天地仁,永愿充采掇。
秋日杂题 其二
蠮螉塞外风吹雨,鸡鹿山头露欲霜。为恐寒惊慈母线,起来先著旧衣裳。
扬子桥
白浪迎船走玉龙,船头人听广陵钟。朱帘寂寞琼花落,二十四桥空碧峰。
涂阳八咏 其八 东崦春岚
云破始见日,雪消微露岚。马头春梦里,惊道是江南。
奉和公相群斋夜话之韵二首 其二
节盖重临日,辕门号令新。将才原不忝,文字更无邻。
箭射张山雪,谈生羽帐春。自惭门下士,训倡敢辞频。
四月十五日夜潞阳看月
前月在鲁今在燕,两方对月非偶然。人怜明月有圆缺,月光却与人周旋。
维南有箕北有斗,箕翕其舌斗张口。我从斗口望南箕,一身万里方思归。
山居八事诗 其二 牧牛
耕云东坞西坞,饮水前溪后溪。野老时能叩角,家童已解扶犁。
读千里题赏静诗因而有寄
旧闻诗学有渊源,喜见新题赏静轩。拾得珠玑愁海客,织成云锦费天孙。
竹烟茶熟风生枕,鹤梦秋清月到门。我亦钟山爱唫者,好烦尺牍寄瑶琨。
客睡
客睡浑无寐,归心况入秋。月色圆又缺,行色去仍留。
多病非关酒,长吟不破愁。家书空写遍,无计达南州。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265篇诗文
自濠抵邳杂诗四首 其二
中秋有怀
奉和松轩公子敬受鞍马鹰鹘之赐
留别颐庵先生及李徐袁高四公子分韵得朝字
秋日杂题 其五
郓城县
奉和公相韵
题夏山欲雨图
池河驿
风雨叹
奉和寄存翁善世之韵
六月二十二日雨 其二
梦北郭生
舟中有作奉呈公相
徐王庙下作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四
夜过泗州
燕山八景 其一 蓟门飞雨
送一斋公子还凤阳四首 其一
发凤阳途中呈徐公子
奉和南涧公送别之韵
燕山八景 其七 道陵夕照
舟中四咏 其四 黄犬
送黄大舍回山东
沧洲
和答颐庵先生寄示二绝句之韵 其二
五月朔日雨中有怀灵谷禅师
燕山八景 其三 太液秋风
军屋燕
邳州八景 其五 鹿湖烟雨
槐亭得长字
漫翁禅师枉顾寓所适送友未还明日以诗奉谢
中秋夜燕集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其二
清流关晓望
邮亭残花
会庆堂
谒关侯庙
滁山道中杂题 其十二
松稍月色得西字
登邳城楼
过江浦县与高昂霄联句
送陈中复先生
忆吴越风景 其四
送松轩公子之大宁 其一
夜坐怀钱塘友人六言
滁州逢王云庄谈蔡萝屋
陌上暮春
和答赵孟玘二首 其二
道中怀故乡诸友
过高丽寺又小高丽寺 其一
吃秋桃有感
暂宿八鲁庄梦颐庵公独宿城中
九月六日催菊赋得何字
送白先生还越
赋崔彦晖雪林小隐
忆吴越风景 其二
通州立夏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